提起李峰,首先映入腦海的是他那“苗條”的身材以及燦爛的笑容。但他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卻是那“拼命三郎”般的工作勁頭。由于他在班組時間長,年齡較大,大家都叫他“峰哥”。
作為施工一線的“元老”級班長,峰哥的心早已經植根于此,用他自己的話說,現場就是他第二個家。30年來他一直踐行自己的諾言,先后參加了攀鋼、衡鋼、昆鋼、南鋼、重鋼、南疆八鋼、酒鋼等大型鋼廠建設,從土建配合到安全生產,從一線作業到施工管理崗位都有他工作辛勤的汗水。他所帶領的班組和現場管理工作多次被公司、業主單位評為“優秀班組”、“先進集體”、“先進質量單位”。他總結的工作經驗就是四個字“精”、“準”、“嚴”、“融”。
“精” 精細管理 降本增效 提高勞動效率
在精細化管理活動中,峰哥首先想到了在公司很多處于癱瘓狀態的工器具、設備。為把這些機具維修好重新利用起來,他在公司內部成立臨時的維修班組,一方面可以讓新員工掌握一些機具、設備的用途,提高員工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維修部分的施工機具設備,為公司節約成本。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公司后,得到了公司領導的表揚,并為他提供大力支持。就這樣一個臨時維修班組成立了,憑著多年的技術經驗積累,沒有哪個機具設備是他修理不好的,再加上他本人性格又好,有耐心,大家都愿意找他維修,稱他為“峰哥大師”。多年來,在他的帶動下,共修理電焊機 20余臺、切割機30余臺、彎管器15臺,倒鏈7個,為公司節約資金3萬余元。
他不但主動想辦法節約成本,在班組的管理上也很嚴格,每次提出輔材計劃,他都要嚴格把關,并堅持做到每天輔材領出都要登記。有一次,班組有位員工在焊接時,將剩下三分之一的焊條直接丟了,正好被他發現,他要求員工撿回焊條,必須把剩余的焊條利用起來,并在班組會上點名批評,罰款100元,使全班節約意識增強,責任意識明顯提高。
2002年在昆鋼項目中,李峰組織班組負責放電纜。按圖紙需要放各種電纜180㎞,為了節約成本,他采取優化路徑的辦法,原本需放180㎞的電纜,只需放140㎞,為公司節約成本10余萬元。后被公司評為“節約型”班組。
“準” 迎難而上 勇挑重擔 攻克技術難關
作為班長、現場管理人員,李峰深知“打鐵還得自身硬”的道理,為了熟練電氣施工技術,他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充電,詳細分析設備原理,甚至對每一個開關、每一個閥門的位置和作用都熟記于心,使他養成了善于解決問題、嚴格管理的好習慣。
1990年5月,剛剛擔任班長的“峰哥”接到公司讓他組織參加攀鋼熱電廠施工的任務。在安裝中控室電抗器母線制作中,由于安裝母線彎多、層數多,長度長,母線的間距難以精確定位,而且甲方要求一周時間完成安裝,當時現場安裝人員十分緊張,施工人員也是參加工作不久的新工人,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面對時間緊、質量高、工藝復雜等情況,他沒有退縮,欣然接受。組織這么復雜的工藝安裝,他還是第一次嘗試,因此必須做好。為了安裝精確,他先從現場計算,再參照圖紙計算,找出差距,反復再做試驗,以提高安裝的準確率,在確定安裝沒有問題后,再進行正式安裝。由于對安裝要求仔細,每一個母線的安裝都準確無誤,最后只用了3天就一次性完成了制作安裝。受到了甲方的高度評價。
他不僅工作細心,對工作也是絕對服從。2010年7月15日凌晨2:00,攀鋼 1450電纜突然發生故障,導致全廠停電,甲方要求公司馬上處理恢復生產。時間就是效益,“峰哥”沒有半點猶豫,馬上趕往現場,在甲方的配合下,憑他多年的施工經驗,很快就找準了故障原因,電纜是因過載時間太長,超負荷運行而至。李峰采取備用電纜代替的辦法,僅僅30分鐘就解決了問題,確保甲方正常生產,得到了甲方的再次肯定。
“嚴” 以身作則 嚴格管理 打造品牌效益
為了嚴格要求大家,“峰哥”在工作上始終堅持以身作則,扎根施工一線。
2006年,他在酒鋼項目部擔任施工員兼現場的質量管理工作中,發現作業人員在做接地時,對接地裝置防腐處理不合格,接地干線的扁鋼不平直,導線與接地端子的連接不夠緊密。一向認真的他馬上叫現場作業人員停止施工,要求重新按接地標準作業,一些員工不想麻煩勸他說“業主都沒有說,就這樣算了吧”,“堅決不行,我們要對業主負責”,大家看他如此認真,只好重新進行整改,由于現場的勞務工較多,他放心不下,就親自帶領大家一起干,并要求接地體的埋設間距要大于5m,深度超過0.6m,焊接面不小于2倍的扁鋼寬度;焊接后及時敲除藥皮,對鍍鋅層的損壞處進行防腐試驗,對不平整的扁鋼重新進行矯正處理,補充缺失的墊圈,以保證接地面積。整改后得到了業主監理高度評價,稱電裝分公司是一支“靠得住、打得贏”的專業隊伍。
要管好項目施工談何容易,既要確保安全,又要確保施工進度。每次周一的安全會他都要求人人必須參加,風雨無阻。在遇到安全問題上,他也堅決不留情面,每天施工前他都要檢查每個員工的穿戴情況、精神狀況、安全交底情況。高空作業他都要親自指揮,堅守現場。為了確保每天施工任務有條不紊地進行,他每天都是第一個到現場,最后一個離開現場。對現場每個作業人員的技能水平、完成節點情況和施工圖紙要求等他都了如指掌。
“融” 融入團隊 樂于助人 發揮帶頭作用
30年來,從西南到西北、從內地到沿海、從國內到國外……只要施工需要,“峰哥”都是無怨無悔奔波在施工項目上。由于長年在施工一線,加之生活方面的困難,導致他的胃一直不好。
2013年11月,公司安排他馬上趕往防城港盛隆集團參加棒材施工任務,當時就因為胃病他還在十九冶醫院住院,接到任務后,他去醫院開了一些藥,帶上一大堆藥瓶子就趕往了防城港。在施工高峰期,人員緊張,有一位員工家里有事情請假,峰哥給他做思想工作,最后還是讓員工留了下來。員工病了,峰哥主動為其送飯、照顧,他常常對大家說“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融入了一個團隊,就是要團結;沒有親人在身邊,我們都是親人,就是要相互幫助、關心,要形成一個和諧的團隊、一個積極有為的團隊”。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14春節,為了讓大家高高興興回去與家人團聚,他主動提出留下,帶領4名員工堅守在施工現場。
峰哥在工作中是大家的師傅,生活中是大家的貼心人,無論誰向他請教,他都會豪不保留地傳授,有時為讓員工知道怎么做,硬是把員工帶到施工現場,手把手的教,直到搞懂為止。為了增強班組的凝聚力,他偶爾也會與大家一起“小聚”一下,增強溝通,他自己也說“我就是要與大家打成一片,與大家心貼心,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不讓問題在班組出現,不讓事故在現場發生”。
有時候同事問他“你都快退休了,工作為什么還這么認真?”他說:“首先我是一名黨員,我不能做對不起黨、對不起公司的事情”。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工作以來,李峰的榮譽沒有斷過,他先后獲得公司“青年突擊手”、“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在十九冶電工技能大賽中榮獲個人一等獎。這不僅是他辛勤汗水的結晶,更是對他專業技術的肯定。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峰哥沒有滿足于現狀,他將一如繼往,腳踏實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承諾:“忠誠企業、勇挑重擔、傳授技能、發揮黨員骨干的帶頭作用”。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