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建設商砼(商品混凝土)的生產基地,攪拌車、泵車整齊有序地停放在一旁;砂石、水泥等原材料結束了“風餐露宿”的日子,全部進入到安裝了除塵設備的全封閉料倉。每天施工作業前后,工作人員都要認真地用水沖刷施工現場地面,杜絕各種因素造成的環境污染事故,這一項項舉措讓成都建設混凝土攪拌站不再是管理粗放、污染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代名詞,而是逐漸成為中國十九冶商砼最具代表性的“綠色名片”。
2013年,成都建設有限公司從上百家混凝土企業脫穎而出,成功躋身中國混凝土行業綠色生產示范企業,樹立起成都市混凝土行業新標桿。
建立綠色環保生產鏈
成都建設有限公司是中國西南地區第一家實現混凝土集中攪拌生產的企業,多年的不懈追求和發展沉淀,一步步地完成了商砼市場合理布局,先后在攀枝花、郫縣、青白江、崇州、廣西防城港、越南河靜等地建立起商砼生產基地,擁有雙180生產線三套、雙120生產線兩套、雙90生產線一套、雙60生產線一套、外加劑復配廠一個,商砼生產年設計產能達270萬立方米,實際產能達200萬立方米/ 年。
成都建設從商砼生產基地建立起,就堅持綠色生產的信念,將推行綠色生產納入基地發展的總體規劃中,按照安全環保職業健康管理責任制,成立了安全環保職業健康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將綠色環保生產達標工作融入基地日常經營生產當中,不斷提高其環境保護水平。
推行商品混凝土綠色生產是一項系統工程。成都建設商砼生產基地的七大部門——綜合部、經營部、財務部、生產部、質檢部、技術部、材料部,均參與到綠色生產工作中,形成綠色環保生產鏈,即經營部接收客戶的混凝土訂單,并結合同類顧客反饋提出的安全環保職業健康要求下達任務,生產調度接收任務后,按照公司一體化體系管理方針,參照年度安全、環境、職業健康工作計劃,將任務分解轉發給技術部、材料部和綜合部,綜合部按任務訂單組織生產運輸供應,與此同時加強車輛尾氣治理,防止運輸車輛的跑、冒、滴、漏現象發生,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接著,材料部按生產任務和原材料的安全環保職業健康要求,選擇提供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的原材料供應廠商進行原材料采購,質檢部進行原材料批次質量檢驗并將結果轉給材料部。技術部按照綠色環保生產要求設計配合比,生產部機房操作人員根據配合比精確實施自動化攪拌生產。質檢部進行預拌混凝土的質量檢驗,留置試塊并進行試塊檢驗及記錄登記相關資料。最后,生產部按照安全環保職業健康要求和低碳要求調度下達的任務單以及口令,將預拌混凝土保質保量運輸、泵送到用戶工程的施工部位,完成產品交付使用后返回基地站點。
在成都建設商砼生產基地,計財部這樣看似與綠色生產關系不大的部門也在發揮積極作用。計財部有一項專門工作,就是作好綠色生產、環境保護和環保改造升級的財務預算,為公司進行的環保改造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七大職能部門恪盡職守、環環相扣,形成綠色鏈條,對混凝土生產實施全過程控制,確保混凝土生產、運輸及使用的綠色環保低碳。
科技創新支撐綠色環保生產
讓砂石料有了“家”,幫攪拌塔樓安裝上“吸塵器”,給傳送帶披上“風衣”……成都建設商砼生產基地混凝土攪拌站已然不再是噪聲揚塵污染重地。
一直以來公司全力開展全機械化生產和生產過程環保治理,讓混凝土攪拌站實現廢水、廢料、廢漿零排放的環保生產不再僅僅是停留在口號上。
成都建設成立以來,所建的郫縣、青白江、崇州、廣西防城港、攀枝花等生產基地先后完成了對生產攪拌站的全封閉設計安裝,配備了先進的收塵系統、砂石分離系統和漿水回收系統。從2006年至今,共生產商砼近1000萬立方米,為成都市二環路東段、成灌高鐵、天府大道、攀枝花飛機場、郫縣商務中心、崇州災后安置房、中廣核電、華潤橡樹灣、富士康新益州等市政、民建項目提供的綠色環保高品質混凝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然而支撐成都建設商砼綠色施工、環保生產的關鍵在于科技創新。
商品混凝土是由砂石、粉煤灰、水泥及外加劑等成分按一定比例,在攪拌站經計量、拌制后出售的混凝土。綠色環保高效的外加劑不僅可以大大提升原材料的使用率,還可以提高混凝土產品的質量。為不斷打造高端技術混凝土、綠色混凝土等產品,為節能降耗提供技術保障,成都建設于2012年10月在郫縣現代工業港北區籌建外加劑復配廠,并于2013年5月建成正式投入生產。外加劑復配廠生產的普通減水型、緩凝保塑型、早強型等系列產品已為該公司分布于郫縣、青白江、崇州等地的各大混凝土生產基地供應外加劑3500余噸。
2012年,成都建設自主研發的漿水回收系統正式上線運作,開啟了商砼生產基地綠色生產的新篇章。生產基地的工作人員算過一筆賬,漿水回收系統即可確保環保生產,又可以做到合理利用水資源。全攪拌站的場地沖洗、攪拌罐車沖刷清潔等均利用的是循環水,這樣一天下來可以節約10噸水,一年就節約20多萬元的生產成本。
漿水回收系統的研發成功,營造出成都建設商砼在綠色生產方面自主創新的良好氛圍,隨后相繼研發出帆布袋管網收塵系統、攪拌罐車防滴漏裝置等,均得到了成都市混凝土協會的好評。
在自主創新上,成都建設認識到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仍然不夠,與專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相互合作,才能開拓更廣闊的創新空間。
2012年10月,成都建設與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正式簽署技術顧問協議,建筑研究總院隨后派出技術專家來到成都,重點參與成都市東二環路改造工程項目所面臨的技術重點與難點問題,給予現場技術指導咨詢,并對混凝土外加劑的復配生產與技術研發提供技術支持。之后,在郫縣商砼生產基地組建中心實驗室,與四川西華大學建立長期技術合作關系,圍繞市場需求開展環保節能、提升混凝土品質等定向定題進行科學研究。“產學研”結合已成為該公司提升企業環保生產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推行綠色混凝土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混凝土綠色生產技術,實現混凝土的原材料、生產過程至混凝土產品各方面的綠色化,是成都建設有限公司不懈的追求。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