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地鐵建設大軍里有一個施工質量過硬的項目部,其先后承建了地鐵15號線中段、東段的機電設備安裝施工。連續3次獲得北京市工程質量第一的榮譽,成為首都地鐵建設領域施工質量管理的標桿。這個項目部就是中鐵電氣化局北京地鐵15號線機電安裝總承包項目部。
項目部里大多是年輕人,80后占了職工總數的60%,平均年齡30多歲,活潑開朗,激情洋溢,團隊充滿朝氣。
技術創新 保安裝質量
項目部的QC攻關,大都是針對提高機電設備系統管道、管線安裝質量的。地鐵內的消防系統與壓力排水系統管道連接方式按規范為溝槽連接。根據地鐵運行實際情況分析,系統從吸水點到出水點的管路曲折迂回,各種拐彎多,當水泵運行啟停時,系統管路中的水就會在拐彎處產生水撞擊,嚴重時會導致安裝在建筑物懸空部位的管道連接因受力不均而破裂大量露水,給正常運行車輛與人員造成極大安全隱患。通過QC攻關,項目部研制了彎頭防脫器,從而保證了彎頭與管道的柔性連接,解決了在受力不均情況下管道連接的穩定性。
質量把關不僅僅要靠制度和檢查,更多的是要在前期措施和技術方面下功夫。技術補救是項目部針對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采取的一種技術措施,目的是保證安裝質量萬無一失。考慮到地鐵列車通過時活塞風力大、頻繁震動,項目部研制了實用可靠的區間消防管道固定支架,有效解決了質量穩定和安裝美觀問題。
注重細節 施工巧安排
雖然施工一直處于緊張狀態,但項目部始終關注細節,每道工序都有詳細計劃安排,做到了忙而不亂、緊而有序,每道工序、每個環節都注重細節,事先預案,安全質量、工期進度穩定可控。
地鐵管道施工有其特殊性,特別是區間管道施工需要提前預約“天窗點”,在規定的時間內“搶工”。一般“天窗點”只有2個小時,大都在凌晨。由于時間短,所以準備工作必須細而又細,需要多少人力物力,都要在白天計劃好組織好。區間射流風機及管線安裝是“最要命”的,一根管子300多斤,如果沒有協調到軌道車,就得靠人抬人推,組織一次進出就得1個多小時,完成一個點的施工非常艱難,需要多個“天窗點”多次反復施工,一旦得到停電通知,車站及區間風井一次就有400余人同時作業。
站內施工可以用“見縫插針”來形容。有時在一個房間里,少則三四個單位,多則七八個單位,大家同時干,非常擁擠。由于工序環環相扣,而且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內容。連人帶料同時進出特別不容易,為了避免材料上和人員上的浪費,項目部每個細節都要考慮到。一次,項目副經理趙際順在東直門及區間巡檢,看到其他單位施工的消防管預留洞已做好,這個預留洞相當難打,于是當即決定先把連通管做上,避免了日后設備安裝好后再拆再打洞。
防汛搶險 能戰不虛名
去年9月的一天,地鐵15號線石門站直徑1米的自來水管道被挖斷,造成西南出入口灌水。項目部接到搶險通知,項目經理汪志輝果斷啟動搶險預案,迅速調集人員設備趕赴現場展開搶險。此時,急速的自來水混合著泥沙從西南口灌入,涌向車站站廳公共區和設備走廊,涌向軌行區和站臺板夾層,而后匯集于石南區間風井廢水泵房處。為防止污水繼續涌向南法信站,搶險人員立即在廢水泵房抽水排水,大約2公里的淤泥積水3小時抽清排清,以最少的時間完成了搶險任務。
同是去年9月,北京接連下了幾天大雨,雨水倒灌望京東站,站內水深1.5米,接到搶險命令,項目經理親自帶隊,由于交通擁堵,搶險車進不去,搶險水泵都是靠人力推進去的,推完之后職工的鞋全都爛了。車站領導非常感動說:“你們來得太及時了,我們弄了半天也不行,還是你們專業能干。”
在2011年度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防汛搶險應急演練上,項目部代表東直門快軌公司防汛應急大隊參加演練。由于設備完善、組織周密、應變迅速演練出色,得到各方好評和市住建委領導表揚。為此,項目經理汪志輝還以東直門快軌公司防汛大隊長的身份接受了中央電視臺的采訪。
工程竣工交付運營后,項目部堅持“為您服務,讓您滿意”企業核心價值觀,自覺進行“回頭看”質量回訪,至今工程質量為零投訴。目前,項目部正在進行地鐵15號線西段的設計聯絡和前期施工準備,將繼續精益求精,以精品奉獻首都地鐵建設。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