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通明的黃登電站地下引水發電系統內,混凝土運輸車和振搗棒轟鳴著,電焊弧光閃爍著,廠房基 坑工作面上,工人們有的在綁扎著鋼筋,有的在振搗著剛入倉的混凝土,有的在緊張地拆裝著鋼模和搭拆腳手架,混凝土罐車順序駛入,一車車混凝土進入倉內,地 下廠房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水電十四局黃登項目部承建的引水發電系統土建工程歷時5年多,經歷了開挖、支護,實現了由開挖向混凝土施工的轉序,目前已進入混凝土施工的攻堅階段。
面對困境,迎難而上
黃登水電站引水發電系統工程布置于瀾滄江左岸,由引水系統、地下廠房洞室群、尾水系統及500千伏地面開關站等組成,在約0.5平方公里的山體內縱橫交錯的布置了大小洞、井50余條,總長約8.9千米,形成一個規模宏大的地下洞室群。
據項目部總工楊育禮介紹,引水發電系統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地下洞室群工程規模宏大,四大洞室跨度大、邊墻高:地下洞室群共布置地下洞室50余條,主 要工程量為:土石方明挖147.4萬立方米,石方洞挖、井挖140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69.1萬立方米。其中地下主、副廠房最大開挖跨度32米、最大高 度87.0米,工程規模宏大。二是建筑物布置緊湊、結構復雜:在引水發電系統中央面積不到0.4平方公里的山體內布置了主副廠房、主變室、尾水檢修閘門 室、尾調室四大洞室及眾多輔助洞室,大小平洞及豎井30余條,洞室布置密集、縱橫交錯、平豎相貫、立體交叉,布置緊湊。三是地質條件復雜:引水發電系統工 程布置區巖性主要為火山角礫巖、變質火山細礫巖,均夾變質凝灰巖,地質勘探及實際揭露的三級結構面(斷層F)有7條;四級結構面(小斷層f)37條。四是 施工干擾大,協調及銜接問題突出:引水發電系統施工期間,在施工區范圍內其他各標均在施工,有較多施工干擾和協調管理工作,外部存在當地村民阻工、火工產 品供應不足等干擾。五是施工質量及標準要求高:黃登電站的目標是瀾滄江流域的窗口工程,主廠房混凝土要求采用清水免裝修混凝土,防護欄桿、通道、管線等采 用標準化布置。六是施工工期緊、強度高:經歷停工緩建后,業主對引水發電系統工期進行了調整,根據調整后的工期要求,引水發電系統要在2018年初實現首 臺機組發電的目標。
據項目經理張永崗介紹,引水發電系統開挖階段,由于停工緩建、投標單價低、地質條件差、文明施 工難度大、外部干擾大等原因,導致施工中困難重重。首先是由于渣場道路不通暢和火工產品供應不足導致開挖時干時停進度緩慢,嚴重拖延了工期;二是地質條件 差,出現了尾水隧洞與調壓室交叉部位塌方、連通上室塌方,出線豎井反井鉆施工不反水等問題,導致開挖不能向前推進,尤其是出線豎井反井鉆不反水及尾水隧洞 塌方,成了制約引水發電系統施工的關鍵所在,這兩個問題得不到解決,會導致開挖階段工期延長,混凝土澆筑的工期被壓縮,乃至制約整個引水發電系統的施工。
尾水隧洞塌方,頂拱產生了一個高達17米的大空腔,而且塌方面經常掉塊,這對搶險施工帶來了極 大的安全威脅。項目部理清思路,制定詳細的搶險施工措施:先用碼沙袋堵住塌方掌子面,噴車噴混凝土封閉形成堵頭模板,在使用混凝土泵車對頂拱空腔部位澆筑 混凝土進行回填,對塌方產生的松散巖體進行超前大小管棚前預固結灌漿,之后恢復開挖,開挖中嚴格堅持“短進尺、弱爆破、勤支護”的原則,每排炮不超過1 米,開挖一排炮,支護一排炮,鋼支撐及時跟進。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搶險,順利通過了塌方段。
分管生產的項目副經理孫智剛,在進行尾水隧洞塌方段搶險施工時,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親自蹲守在施工現場,指導每一個施工環節,嚴防施工中再出現問題。
由于出線豎井口位于強傾倒體內,巖石極其破碎,巖層自穩能力較差。在利用反井鉆進行導孔施工 時,井口60米段出現不反水現象,遲遲不能進行正常施工,嚴重制約了施工。為解決這一問題,項目部果斷采取超前固結灌漿措施,保證了反井鉆施工順利推進。 井口40米段圍巖破碎,井壁松散無法自穩。不良地質段的開挖,堅持短進尺、弱爆破、勤支護、護壁混凝土跟進的方式,采用自制定型鋼模配合組合鋼模的方案用 自密實混凝土澆筑,再用超前預固灌漿的特殊方式固結破碎巖層,取得了良好效果。出線豎井不良地質段開挖、錨桿、護壁鋼筋混凝土、超前預固結灌漿4道工序一 個循環環環緊扣,每周進尺達到了6米,充分體現了項目部的組織管理水平。
談到出線豎井開挖支護及混凝土護壁施工時,洞挖一隊的葉貽剛、混凝土二隊的李銀發和灌漿隊的周佳華感觸頗深,他們說“開挖支護、混凝土、灌漿無縫銜接,混凝土澆筑一完,預固結立即開始,混凝土模板一拆模,打鉆就立馬跟上,這極大的提高了施工進度”。
“2014年4月份來到這里時,面對嚴重滯后的工期和2015年8月份實現轉序、2018年初發電的目標,以及現場零亂的安全文明施工、質量管理,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要在這樣的條件下實現既定目標,那是十分困難的,但我有信心完成”。項目經理張永崗這樣說到。
他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倒,而是冷靜的理清思路,振作起精神,決心帶領項目部闖過難關,一定要實現目標,以強化執行力,抓員工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全面推進項目部生產、安全、質量、技術、經營等各項工作。經過半年多的時間,項目部的各項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確定目標,超前布局
2014年初,黃登水電站正式通過了國家審批立項,業主確立了電站發電目標,各節點目標也得以明確。2015年7月底引水發電系統要實現開挖向混凝土轉序,這已是參建各方關注的焦點。
然而此時的黃登電站引水發電系統,由于前期的種種原因造成的工期滯后和經營巨額虧損,給轉序這一目標的實現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如何來實現這一目標,是項目部必須要面對的兩個巨大難題。
作為水電十四局當前承建的最大地下廠房系統工程,若不能很好的履約,按期實現目標,豈不是辱沒了“地下鐵軍”的名聲。
有著六十多年光榮歷史的水電十四局,在地下工程施工上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經過認真總結和反思,項目部理清了思路,積極與參建各方溝通,多方面創新施工方案,對各工作面的施工方案進一步優化。
項目部機電副總工姚巍介紹到:以往的地下廠房下料系統,都是通過母線洞設置皮帶機,或者從主廠 房疏散廊道通過攪拌運輸車直接下到皮帶機上再到布料機入倉,若用母線洞作為通道,由于GIS層從地面調整到地下,主變室工程量大大增加,廠房混凝土施工將 會大大影響主變的工期,另外從主廠房疏散廊道用罐車直接卸料,對混凝土膠泥材料用量和溫控的影響也較大。而與主變室貫通的出線豎井又遇到不良地質段,開挖 進度十分緩慢,若利用母線洞供混凝土,出線豎井開挖下渣期間無法通行將會嚴重影響廠房混凝土施工。
綜合考慮到以上因素,經參建各方研究決定,將二層排水廊道靠安裝間側適當位置的底板和頂拱進行 擴挖,利用集料斗、給料機和輸送皮帶,經上游疏散廊道利用三級配溜管和緩降器,通過兩套梭式布料機向廠房供料,基坑用管式布料機配合,從而避免了與出線豎 井開挖和主變室混凝土施工的干擾。
據項目總工楊育禮介紹:2014年,由于施工進度計劃的調整,廠房開挖成了主關鍵線路,根據投 標文件廠房八層以下開挖通道從尾水支洞經尾水調壓室下部再到尾水隧洞最后從8#施工支洞出渣,因尾水隧洞塌方而遲遲不能開挖。若不能按時提供廠房下部開挖 通道,將會嚴重制約廠房的施工,從而影響整個引水發電系統的工期。項目部仔細分析了廠房的施工工期,認真研究了尾水支洞的開挖方案,必須先將尾水支洞的上 層開挖完成才能保證廠房的工期,確定了從7#施工支洞增加尾水支洞上層開挖施工的新增施工支洞(新增5號)的方案,并得到了業主、設計、監理的共同認可, 從而解決了廠房施工通道的問題。
與廠房下游側邊墻交叉的尾水管,緊鄰母線洞,該部位的挖空率極高,且交叉口位置巖石較差,吸取 了瀾滄江流域其他電站在廠房與尾水管擴散段貫通時應力調整變形較大,存在大面積塌方掉塊的經驗教訓,對廠房的工程安全夠成威脅。另外由于尾水支洞大部分為 火山角礫巖夾變質凝灰巖,且有多條斷層通過,圍巖較差,相鄰洞室爆破擾動發生多次掉塊,損壞了施工設備,對施工人員造成較大安全隱患。
針對這一問題,項目部采取了在廠房基坑開挖前提前對4個尾水管擴散段進行加強混凝土加固,對尾支頂拱掛設主動防護網的處理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強化技術,大膽創新
古語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施工措施是工程建設的糧草,只有超前策劃,及時制定施工技術措施,才能保證施工的正常開展。
2015年以來,項目部工程技術部無論是從人員數量上,還是職工工作能力上來說,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他們有大部分人參加工作不久,從事技術工作時間不長,但在一些有經驗的老同志的“傳、幫、帶”下,他們成長得很快。交談中,技術部主任周維這樣說到。
“2015年以來,截止目前,技字文一共發了306份,有關技術的工作聯系單發放了近418 份,技術措施和技術類工作聯系單都達到甚至以往三年的總和。技術部的同事們為了編寫施工措施,每天晚上加班到深夜才休息,技術部的燈總是最后一個熄滅 的”。技術部副主任黃金鳳的介紹,讓筆者感受到了他們為引水發電系統施工付出的辛苦努力。
“以往其他開挖階段的施工技術措施,大多是簡單的復制其他項目點的措施,沒有與實際相結合。技 術人員缺乏研究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主動性”,在黃登豎井開挖采用小反鏟下井,出線豎井采用絞車、開挖階段吊籠采用防墜器、吊盤、穩繩都水電施工的創 新,項目部聘請的老專家張自祥高興地說。
楊育禮說:進入混凝土施工階段后,很多部位的施工都與以往不同,施工措施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簡單的復制粘貼別的項目點的措施,這就使得他們主動去研究技術。
以前的地下廠房混凝土澆筑,大部分采用溜槽入倉,這樣不僅影響整個廠房的文明施工形象,而且只能采用大塌落度的混凝土,對外觀質量有一定影響。項目部大膽創新,采用了在房建項目上常用的管式布料機,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平倉強度,減少了施工人員,節約了勞動力成本。
據項目部機電副總工姚巍的介紹,過去的進水口混凝土澆筑,都是采用溜槽和泵送入倉,入倉質量不 高,還影響工作面的標準化形象。項目部經過實驗總結,將以前的溜槽和泵送入倉改為了梭式布料機入倉,在壩頂平臺靠進水口邊坡處布置一個9立方米的料斗,料 斗下口連接一條的DN500溜管,并每隔20米左右安裝一個緩降器,溜管底部裝一個帶弧門的6方集料斗防止皮帶機和布料機故障和均勻給料,混凝土放到皮帶 機上,再由皮帶機輸送到梭式布料機上,布料機將混凝土送到倉內,這樣不僅有助于溫控的要求,還加快了施工進度,大大改善了文明施工形象。
張自祥是項目部混凝土施工的高級顧問,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技術狂”,年近70歲的他一直都在為 水電事業做貢獻,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方面。“我就是喜歡澆混凝土,不讓我干這個我就覺得不舒服,到外地去旅游我也會去看別人是怎么澆混凝土的”,他的話讓筆 者感到敬佩。在他的帶領下,項目部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混凝土上施工技術難題,使項目部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力保目標,狠抓進度
根據2015年施工進度計劃要求,引水發電系統要在2015年7月份實現開挖向混凝土轉序的節點目標,為此,項目部提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2015年是黃登引水發電系統的開挖向混凝土及機電施工的轉序之年,如何來確保轉序目標的順利實現,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圍繞開挖向混凝土轉序這一目標,項目部成立了“混凝土轉序工作領導小組”、“混凝土轉序工作技術組”、“混凝土轉序工作設備物資小組”、“混凝土轉序工作現場實施小組”,“內部機電與土建協調小組”等組織。各小組之間分工明確,使轉序工作有了組織保障。
“項目部的各項管理辦法,大多數都是在開挖階段制定的,現在我們面臨著開挖向混凝土轉序,那些 管理辦法已經不適用了,工作開展起來很不方便”,調度室副主任李曉江這樣對筆者說到。2015年上半年,項目部重點對開挖階段制定的《生產管理辦法》、 《混凝土施工一條龍管理辦法》、《質量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根據現階段的施工生產情況進行了修訂,混凝土施工有了制度保證。
隨著開挖接近尾聲,混凝土施工漸漸增多,項目部審時度勢,對項目部的生產管理部門做出了調整:將以前的開挖一大隊并入總調室,由總調室負責各部位的生產管理;撤銷防洪度汛工程部,成立進水口混凝土大隊,專門負責進水口混凝土施工。
充足的人員設備材料是實現引水發電系統的順利轉序的“硬件”,設備人員不足,就無法正常進行施工。為了順利實現轉序的目標,2015年上半年,項目部增加了大量混凝土運輸罐車、拖泵、布料機、定型鋼模等設備。
以前的混凝土運輸,項目部大多以月租的形式分包給運輸隊,運輸隊無論干多干少都對他們的收入沒 有影響,因此他們從不會積極主動地去干活、增加設備,對施工進度造成了很大影響。進入混凝土施工階段,項目部改變了這種按月租的分包方式,變為根據每月實 際運輸方量來進行結算,這樣就解決了運輸隊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
經過半年的精心準備,2015年6月18日下午,業主、監理、設計和水電十四局項目部員工聚集 在黃登水電站地下廠房安裝間,一起見證引水發電系統施工從開挖向混凝土轉序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17時整,隨著項目經理張永崗一聲令下,廠房內頓時響起陣 陣鞭炮聲,第一車混凝土倒入吊罐,再由橋機吊至2號基坑緩緩送入倉內,標志著黃登電站引水發電系統施工取得重大突破,順利實現了開挖向混凝土轉序的節點目 標,比年進度計劃整整提前了兩個月。
金秋送爽,碩果累累,經過三個多月的艱苦奮斗,黃登電站引水發電系統混凝土施工取得了一個又一 個“碩果”,截止九月底,黃登電站引水發電系統進水口19、18號壩段各完成了兩倉澆筑;1~3號引水上平洞鋼襯段澆筑完成;3#引水豎井漸變段和標準段 已澆筑完成,其余豎井也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廠房1~3號基坑已完成肘管一期砼澆筑,進行肘管安裝中;1、2號尾水隧洞具備施工條件的底拱已澆筑完成,其 中1號尾水隧洞邊頂拱鋼模臺車已投入運行,完成四倉澆筑;2#尾水出口閘門井已完成澆筑。
青山蒼茫,綠水微漾,時光依然肆無忌憚的眷戀著這片土地,回首過往,黃登電站引水發電系統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績,路漫漫其修遠兮,水電十四局黃登項目部全體員工將齊心協力、不辱使命,力爭在瀾滄江畔譜寫出更多華麗的樂章。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