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建一所國內一流的現代化音樂殿堂,是浙江人民期盼已久的心愿,而項目的立項、選址、設計卻又顯得相當倉促。特別是2013年8月15日集團簽下工程總承包的合約時,離2015年秋季投入使用的時間節點,連頭帶尾只有短短的兩年時間。要讓602畝土地舊貌變新顏,拔地而起20個單體、總建筑面積達32萬平方米的高水準的音樂殿堂,這無疑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建設過程必然是艱難與挑戰并行。
科學組織搶抓進度
浙江音樂學院校區包含20個單體工程;工期要求緊,實際施工時間只有兩年,而且前期受駕校繼續運營的影響;技術難度大,工程多采用異形結構以追求藝術效果,而且設計變更頻繁。涉及單位多,作為群體工程,囊括了建筑、結構、安裝、弱電、舞臺、裝修、景觀、市政等14個專業分包單位。面對這些嚴峻挑戰,浙江建工集團公司和項目部搶占先機,早作準備,在工程投標期間就著手計劃部署,反復進行實地勘察,對工程面臨的實際困難進行詳細論證。中標后即派遣施工隊伍進駐現場,與原有駕考中心搬遷無縫對接,拉開了工程會戰的序幕。針對音樂學院項目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的要求,陸優民親自設計建設了花園式的生活區和大氣美觀的辦公區,五小設施也做得盡善盡美,堪為樣板。讓人一看就感受到浙江建工非同一般的水平和實力。
為了有效組織大規模的項目施工,陸優民和徐錫平、張海波、蔣亮海、汪瀚澄等項目部主要負責人堅守現場指揮生產。項目部根據群體工程的特點,以搭建項目組織架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完善項目管理流程為重點,創新制定總包管理細則,建立了以總承包管理部為指揮中樞,南、北區綜合工程部為現場生產管理主體,建工勞務班組及各專業分包為作業層的三級管理體系。同時以信息化管理為手段,規范項目管理流程,落實細化責任考核獎懲體系,調動、發揮每個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從而為統籌協調和指揮整個項目的運轉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013年9月初,項目部與駕校完成場地的全面交接后,就召開施工動員會,要求管理人員“認清整體目標、緊抓主要工作、解決突出矛盾、明確職責分工、提高辦事效率、發揚奉獻精神”,在工作中做到“事前充分準備、步調高度一致、行動雷厲風行、過程嚴抓細摳、結算同步跟進”,全面展開了施工會戰。從2014年1月開始,開展了以“比進度、比質量、比安全”為主要內容的“三比”勞動競賽。兩年來,全體施工人員放棄節假日,吃住在現場,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生產高潮,項目施工克服了2013年夏的罕見持續高溫、2014初的冬季嚴寒、2015年春的持續降雨等惡劣天氣以及其他各種困難,圓滿地達成了項目建設的各項階段性目標。項目被省總工會授予了“浙江省重點立功競賽示范工程”的榮譽稱號,
事必盡善確保質量
一流的音樂殿堂,其工程質量無疑是最為關鍵的因素。自工程開工伊始,項目部就確定了“確保錢江杯,爭創魯班獎”的奮斗目標,通過BIM信息技術、QC管理手段等,從設計優化、材料保障、施工組織、成品保護等每個環節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過程的控制管理。由項目部總工程師張海波率領的技術質量管理團隊,認真研究設計圖紙,梳理整合設計問題,以“事必盡善”的態度優化設計,完善了如屋面、女兒墻、地下室、設備基礎、排水溝、檐挑板等節點做法。在方案編制中,針對深基坑土方開挖、超限支模架等危險性較大的高難度施工方案,項目部技術團隊主持編寫、優化方案。小到臨時設施、臨時水電、圍墻專項方案,大到高支模、深基坑重點難點專項方案,累計編制各類施工方案58份、技術交底123份,確保了項目保質保量順利實施,還獲得了浙江省優秀QC成果一等獎。
音樂學院項目結構復雜,深基坑土方開挖、大跨度預應力結構施工、凈高44米的組合型超高超限支模架承重體系搭設、大型現澆混凝土桁架梁等施工都是其中的重點難點。“曲面木紋清水混凝土飾面”更是項目部首次施工。為了確保主體結構混凝土的質量,項目部采用由集團公司研制開發的實用新型專利數字式回彈儀實時檢測。自2014年6月數字回彈儀啟用至主體結構完工,累計回彈有效構件數量達1834個,混凝土強度合格率達99.3%。音樂學院為保留自然原生態的效果,設計有清水混凝土墻,為把效果做到最佳,項目部光樣品就做了10余次。在音樂廳電梯井、音谷云廊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發現拓出的木紋不是很理想,項目部先后做了大大小小近百次試驗樣板,最終取得突破,將設計意圖完美展現,達到了延綿不絕、行云流水般的視覺感受。
多管齊下保障安全
音樂學院項目地形高低錯落的布局和復雜的結構,給安全施工也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為了確保項目安全施工,項目部由項目經理親自掛帥,以創建省“雙標化”工地為目標,制定了“高標準、嚴要求、講科學”的管理方針,會同業主、監理及各分包單位抽調崗位骨干力量組成創建安全文明施工領導小組,制定了現場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高屋建瓴,統籌把控。各組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建立了橫到邊、豎到底的安全生產保證和應急預案體系。同時,對每幢建筑都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確保安全萬無一失。
項目部一方面嚴格依照安全組織設計做好安全防護,另一方面依托“三比”勞動競賽,每月開展一次安全文明生產大檢查。建立“示范民工學校”,對每位入場員工進行崗前培訓、技術考核和安全文明意識培養,設立安全講臺及安全宣傳墻,開展全員安全教育活動,使“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意識深深扎根于每個建設者的心中。同時,對班組開展安全交底、文明施工專題講座等活動。電工按照規范,每天巡查,并進行記錄。現場組織義務消防隊,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演習。
另外,項目部還在現場外圍,在320國道、美院北路等主要形象部位結合企業品牌、工程形象、中國夢、安全園地、消防墻等主題設置長達一公里的景觀圍擋。施工現場內則采用輕質圍墻將各施工段合理劃分,在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場地道路的基礎上進行場地平整,道路硬化,形成主次分明、功能明確、交通流暢的場地布置。各主要施工出入口及通道標示明確,人車分流,為安全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2014年7月,項目部獲得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通報表揚。2014年12月,被公司評選為“美麗工地”和“標化工地”。工程還順利通過了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綠色施工類”立項審批。兩年來,項目沒有出現重大傷亡事故,取得了安全效益和生產效益的雙豐收。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