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是一片美麗而又神奇的土地,這里壯麗的自然景觀、濃郁的風土人情給所有的觀光客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一群中國電建人,從遠在大洋彼岸的祖國來到這里。他們無暇留戀這里旖旎的風光,艱辛地耕耘在海外電建事業中。
自2006年山東電建一公司進點巴西坎迪奧塔項目以來,巴西公司人員在巴西已達8年多,用激情和汗水深深地和這里結緣,一路走來一路高歌。山東電建巴西公司干部職工的身上確實有著一種無法用簡單來描述的人生故事和別樣風流。他們同心協力,銳意進取,靠著勤懇務實的敬業精神,處處彰顯電建鐵軍敢為人先的風范,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服務,在南美大地樹立起了中國電建的國際品牌,演繹了中國電建傳奇和精彩。
創建本土公司 開啟發展新篇章
2006年8月,公司中標坎迪奧塔火電二期C項目,“鐵軍人”初到巴西,2010年12月坎迪奧塔火電二期C項目機組順利移交,工程雖然結束,但電建鐵軍在巴西的發展并沒有就此止步,干一個國外項目就要搶占一片市場,不斷擴大在南美市場的發展空間。為了進一步克服在巴西工程招標中對外國企業設置的壁壘和障礙,公司黨委審時度勢,決定在巴西注冊成立山東電建一公司巴西公司,為公司海外業務在巴西和南美市場的發展奠定基礎和搭建發展平臺。
在國內注冊公司尚屬不易,遠涉國外在異國他鄉成立公司的難度可想而知。“乘風破浪凌云志,策馬揚鞭自奮蹄”,為了盡快完成巴西公司的注冊,巴西管理團隊迎難而上,在公司總經理助理、坎迪奧塔項目經理陳衛東的帶領下,制定了詳細的注冊計劃,分工負責,參與注冊的人員個個忙得像陀螺,馬不停蹄,事無巨細,進行注冊工作的研討、跟蹤、推進成了常態,討論的地點甚至從辦公室挪到了飯桌上和上下班的班車上。初期由于對注冊程序和資料的不熟悉,參與注冊的人員吃了巴西登記部門無數次的“閉門羹”,受了不少政府部門的冷眼,但我們仍不厭其煩地拜訪市政府、商務局、稅務局等部門,進行注冊咨詢和資料完善。可謂磨破了嘴,跑斷了腿。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2011年7月5日,山東電建一公司巴西公司在里約熱內盧市正式注冊成立,公司成為國內兄弟單位中第一個在巴西擁有本土公司的企業,為公司在巴西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開啟了公司國際化戰略發展的重要一頁。彼時,歡呼掩蓋了曾經受阻時的沮喪,喜悅拭去了往日烈日下如雨的汗水。
萬事皆有始,欲至終,必慎始。為了更好地立足巴西,促進業務發展,我們深知欠缺的還有很多,要練就“金剛鉆”還有許多功課需要惡補。我們懷著“空杯”心態,從零起步,在巴西財稅上深研,在商務管理上細鉆,在本土化管理上快攻,經過3年多的努力,巴西公司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規模不斷擴大,走過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搭起了持續發展的穩定平臺,電建鐵軍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巴西不斷提升。
深耕巴西 開拓南美新天地
市場是企業的生命,承攬項目是企業的源頭活水,只有抓住這個“牛鼻子”,企業才能夠得以生存和發展。但是,因受到巴西經濟下滑影響,火電項目較少,巴西火電業務開發遇到了瓶頸。在此不利局面下,巴西公司總經理陳衛東對巴西甚至整個南美市場的開發統籌規劃,創造性地提出了“前瞻性市場開發”的構想,決定另辟蹊徑。
目標既定,戰鼓催征。自此,總經理陳衛東帶領團隊打起了“電力行業全鏈條開發,南美市場整體化布局”的市場開發攻堅戰。隨著競爭對手的增多,市場開發道路可謂荊棘滿道。巴西公司通過地毯式的搜索和排查項目,多渠道并行撬開大客戶,打開大市場,不斷拓展市場開發寬度。堅持“任何一次投標都要有收獲的原則”,在海量的客戶中甄選優質客戶,做優投標布陣,不斷提高市場開發的精度。同時進行定期客戶聯系和回訪,保證現有客戶不流失,強化了市場的深度。市場開發部鄒廣偉本著市場開發“三度”原則,帶領工作人員在巴西建筑行業“走村串戶“。“辦公室里孕育不出大市場,必須走出去。”是鄒廣偉常說的話,因此到巴西各州出差成了家常便飯,有時候一奔波就是半個多月,有次出差回來竟被門口保安以不是山東電建一公司的員工而拒之門外。
化零為整,市場開發全體員工齊上陣,商務、財務、技術等人員也在標書制作和投標上苦下功夫,打開他們的電腦,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圖紙和標書等資料,甚至同一個方案,被備注了七八次名稱,密密麻麻得讓人眼花繚亂。
正是憑著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使得市場開發頻傳捷報。巴西公司先后中標了CEEE3個230千伏變電站EPC項目合同。特里斯皮爾斯水電站500千伏配套輸電工程700公里、274公里線路及一個新建變電站的承包合同,累計總合同額超過13億元人民幣。2014年2月,新中標了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線路780公里線路EPC工程,標志著公司正式進入海外直流特高壓輸變電市場,該項目成為中國電建集團中標的第一個直流特高壓項目,可謂意義非凡。
路在腳下,肩負重任,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歇。陳衛東總經理放寬了視野,把目光瞄向了巴西以外的國家,帶領團隊先后去厄瓜多爾、秘魯、智利進行考察,密切跟蹤項目信息。工夫不負有心人,辛勤的付出終于有了新的收獲,一舉中標了厄瓜多爾辛克雷水電站13.8kV輸電線路勘測設計項目,并2014年8月4日成功簽訂合同。在保證巴西境內“主陣地”的同時,開辟了南美市場的“新天地”。
精益求精 打造優質工程
今天的現場就是明天的市場,只有把現有工程做精做細,贏得業主認可,才能樹立企業良好的品牌形象,贏得更多市場,才能為公司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初涉行業標準極高的輸變電領域,我們普遍遇到了土質極為異常、雨季長、戰線長的客觀困難;加之對標準不熟悉、對法律法規掌握不夠、資源匱乏、信息少等不利因素,也使得我們的管理面臨新的挑戰。但是,面對困難和挑戰,不服輸的韌勁激發了我們職工隊伍的昂揚斗志,公司篤定的要求,誓將“一次成優,臻于至善”的質量理念堅守到底。
在巴西公司促進度、保質量的攻堅戰中,巴西公司班子和項目部班子成員秉承“思路清、決策快、督戰嚴”的工作態度和“作風實、勇拼搏、敢吃苦”的做事風格,發揮了積極的模范帶頭作用。黨總支書記管懿常常親臨一線,在項目部的時間比在總部的時間還長,經常是哪里工程施工緊,任務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周之內奔赴3個項目是常有的事,難怪巴西公司干部職工都稱他是名副其實的“流動書記”。戈亞斯線路項目經理楊金川帶頭推行“分區輪流蹲點”舉措,親自帶隊到各分區進行督導和支援工作。馬托格羅索項目經理王聰經常到道路泥濘、沼澤眾多、蚊蟲成群的施工現場進行質量監督。還有白天在現場勘查,晚上回來研究施工解決方案的米納斯項目經理李海,晚上挑燈夜戰,苦心鉆研施工方案,提出了基礎設計優化及施工解決方案,有效地克服了施工困難;經常與項目高管和工程師討論技術方案的克羅蒂亞項目經理陳登升,往往月掛中天時才返回生活區,只能吃“回鍋飯”。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各項目也涌現出了一批敢于吃苦、樂于奉獻的優秀員工。馬托格羅索項目付德光在線路勘查時,須要跨過一條不知水深的河流,他主動請纓到河對岸進行勘查,結果快到河中心時湍急的水流將他沖倒,一下將他沖到了幾百米外,幸好他抓住了伸到河里的樹枝才避免了更大的危險;為了加快出圖進度,到森林里進行復測的史志崗、邵國棟忍受著一股股熱浪和蚊蟲的叮咬,兩人臉上、脖子上都是被蚊蟲叮咬的包,森林里的蚊蟲叮咬的包不容易好,而且毒性大,特別到了晚上奇癢難耐,睡不著覺,但他們仍然堅持工作十多天,硬是在這段無人區完成了負責任務,如今他們的臉上雖留下了抹不去的巴西“印記”,但他們笑稱那也是立起來的一座座“豐碑鐵塔”。戈亞斯項目工程部的李繼臣,是巴西公司的老同志了,但卻有一股年輕人朝氣蓬勃的干勁和活力,為了查清線路基礎施工存在困難的每個基位的具體情況,連續一個月天天跑現場,忍受著路上的顛簸,查清了影響基礎施工的因素,為項目解決施工難題提供了詳實的現場信息。
巴西公司將進度和質量兩手抓,在質量上更是將細心推向了極致。輸電工程中的有些塔位點落差大,且多在森林沼澤地區,地形險要,而每一個基塔塔位點都需要精確的定位,橫向標準要求塔位軸線精度控制在30mm內,從線塔基坑開挖定位,到墊層標高控制,再到墊層頂軸線定位,每一項都要精確的測量。但是面對 “點多、面廣、量大、精細”的測量任務。以付德光為首的測量技術團隊沒有膽怯,他們帶著護具、木棍、繩索、全站儀、GPS定位等行頭,全副武裝進入森林里的塔位,途經四周都是松軟樹葉腐爛后的黑乎乎的腐朽物。為了越過異常松軟的沼澤,考察人員把一些木頭放在上面,但人踩上去還是下陷去不少,走鋼絲一樣,找不到平衡的支撐,這個時候如果踩偏了立馬就陷在黑的像墨汁一樣的爛泥里,腿都拔不出來。雖然一路小心,還是常常陷進去。在這種環境下,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查審、測算,唯恐某個地方出現紕漏。拉線塔結構傾斜要求是0.15mm,他們達到了0.08以內,比0.12的優良標準還高。當然這只是巴西施工團隊精益求精保證施工質量的一個縮影,還有戈亞斯線路項目將圖紙工程量所算誤差控制在最低百分點的徐俊杰,米納斯項目將料場盤點在最佳儲存量的王海洋,等等。他們對待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對工程更是質量嚴抓不懈,為每道工序一次成優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正是這樣的干部職工,使得野獸出沒的施工現場變得不足一提,蚊蟲叮咬的森林變得微不足道,深可及腰的沼澤不堪一擊。正是這樣的干部職工通過戰酷暑、斗風雨、披荊斬棘才創造了巴西公司在TP各承包商中的優秀施工業績和多個第一,馬托格羅索項目第一個開工、第一個立塔,戈亞斯項目第一個放線;截止目前,馬托格羅索項目在TP項目中施工總進度最快,戈亞斯項目在TP線路中施工效率最高,克羅蒂亞項目在TP6個變電站中進展最快。
因地制宜 推進本土化進程
為更好地扎根巴西,提升巴西公司的發展合力,巴西公司總經理陳衛東提出了“將本土化進行到底”的思路,由此,巴西公司開始在“因地制宜,推進本土化”的道路上積極探索和前行。
為了將本土化管理落到實處,做好中巴員工共存特色下的混合管理,巴西公司開展了“全面加強本土化管理活動”,定期發布《各項目本土化管理活動周報》、組織了“勞工管理規范月”、“葡語大課堂”等活動,促進了員工觀念轉變,加快了本土化管理進程。為加強巴西勞工管理風險的防控,我們先后建立勞工管理網絡,出臺了《員工招聘管理辦法》、《員工薪酬、福利管理指導意見》等10多個管理制度,翻譯并下發了10多個巴西系列法規,編制中巴員工崗位說明書 130多套。推行了創建一個勞工管理體系、搭建一個勞工知識園地、開辟一個以案說法欄目和聘用一個勞工律師的“3+1”的管理模式,進一步規范了勞工管理。“知識和技能只有充分共享,才可以發揮其不可估量的作用”。利用對項目進行巡檢的機會,外籍人力資源主管lee chien ju(李建儒)和勞工律師對項目的安全、人力資源、機械等人員進行培訓,做到了“送知識到項目”。
優秀的員工創造優秀的團隊,優秀的團隊創造優秀的業績。2013年巴西公司實現經營收入1.3億元,2014年實現經營收入 7億元,創造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