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4日23點,湖北工程有限公司電建二公司承建的哈密電廠4 660MW直接空冷超臨界工程4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西域鴻雁,載著喜訊翩然而來,哈密項目的建設,承載著太多的關注和期待,流淌著來自天山與火焰山的傳奇力量,讓人感受著冰與火的較量。回首哈密項目建設,有喜有憂,更多的是感動和收獲。題材與故事并存,西部開發的光環還未隱去,一帶一路的風韻強勢歸來。十年西域電建情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新疆因其豐富的資源和地理位置成為能源建設企業必爭之地。二公司與新疆這片熱土,早已血脈相連,總有繞不開的牽絆。
2009年,國家西部開發焦點關注新疆。2010年,二公司承接新疆和豐發電廠一期2*300MW工程4號標段。作為二公司開疆大業的先行者,和豐項目建設者在零下20多度的嚴寒天氣下探索,成功克服了積雪封場之苦,為湖北電建人開辟了一條荊棘之路。透過和豐項目,二公司捕捉到新疆市場孕育的巨大商機,全國各地多家極具實力的電建企業都有意進駐新疆火電建設市場,僅和豐項目就聚集了山西電建三公司、東北電建二公司、西北電建集團、山東電力勘察院等多家實力派電建企業。二公司當機立斷,將“十年不出疆”戰略提上日程。走近新疆,讓新疆了解湖北電建,二公司邁出了艱辛而堅定的步伐。精心耕耘之余,二公司的企業品牌信譽在大漠流傳漸廣。“十年不出疆”戰略的實施,使二公司疆域市場開拓捷報頻傳。 2011年1月,二公司中標中泰化學阜康100萬噸/年電石項目動力站工程。該項目正式開啟了與中泰化學集團的合作之門,是二公司在新疆市場的首個主體安裝工程。項目建設者在凍土層達1.5米,持續暴雪的環境下,創造了奇跡,提前達到了開工條件。2011年3月31日,該項目提前開工。同年3月,二公司中標新疆電力公司哈密南牽引站輸變電工程,該項目成為打開新疆電網市場的“敲門磚”。8月,二公司與特變電工新疆硅業有限公司簽定 2*350MW自備電廠項目。9月,二公司大唐新疆呼圖壁電廠2*300MW工程開工,開啟了二公司與大唐集團合作之門。該項目的戰略落地,標志著二公司火電業務成功覆蓋國家五大發電集團,為強化“十年不出疆”戰略提供了實踐支撐。
2012年5月,二公司新疆農六師項目百萬機組正式開工。同年11月,二公司中標哈密電廠4*660MW直接空冷超臨界工程。新疆市場的日趨成熟壯大,為對新疆市場實行戰略協同管理,進一步推動市場開發力度,2012年6月,二公司成立新疆辦事處。該辦事處于2015年3月升級為新疆代表處,獨立負責以新疆輻射中亞市場,志在抓住國家、行業能源建設機遇,啟動國內國際“雙輪驅動”。哈密電廠4*660MW直接空冷超臨界工程是新疆市場孕育中的碩果,雖然隨著新疆市場繼續深耕,相繼中標楚星能源五星熱電聯產新建工程、中泰化學托克遜動力站2*330MW機組工程、新疆國信準東2*660MW煤電項目、新疆潞安準東電廠2*660MW新建工程等,但不可否認,哈密項目備受矚目,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新疆項目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哈密項目不僅開啟了二公司與中國神華集團合作的先河,更是二公司自1959年成立以來國內單筆訂單最大的項目。該項目幾乎面臨著所有疆域項目所面臨的困境,卻又以國家優質工程的標準姿態領跑疆域項目。哈密項目對參建單位的資質、業績、信譽及環保能力都予以高標準嚴要求。二公司與中國神華集團的攜手合作并非偶然之舉,而是企業發展進程中的必由之路。該項目有助于持續創建品牌,挖掘潛在客戶,充分利用中國神華集團煤電陸港航一體化優勢,不斷強化市場后勁。有望在哈密這塊寶地上,繼續發掘風電、太陽能發電等領域的廣闊市場,實現產業多元化。時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府主席,現任國家能源局局長的努爾.白克力曾深入哈密現場開展調研,也對“哈密制造”表達了贊嘆之情,鼓勵項目員工以只爭朝夕的干勁推動項目建設。
十年西域電建情,哈密項目集大成。哈密項目是二公司多年以來西部市場開發的積聚效應,是二公司品牌影響力和傳播力的延伸,更是企業在市場經濟形勢異常嚴峻的環境下激流勇進的豐碩成果。跨過西部大開發的洪流,融入一帶一路的尋夢之旅,二公司成功的構建起時空橋梁,順勢而為,謀定而后動,持續深化企業“十年不出疆”的戰略內涵,重磅推出---“哈密制造”。在“月球表面”耕種哈密項目位于疆東,方圓數十公里是一望無垠的戈壁,全年難見降水,沙塵暴肆虐,寸草不生。湖北工程公司總經理孫仁好多次到哈密項目檢查工作時曾感嘆該項目建設場地為“月球表面”。正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中,湖北電建人擔負起了項目建設的重任。
戈壁沙漠地區氣候環境惡劣,水源奇缺,酷暑嚴寒,晝夜溫差大,一旦沙塵暴來襲,能見度不足3米且持續時間長,給施工帶來極大障礙。如何在“月球表面”耕種,是哈密項目建設者思考和探索的課題。項目秉承“管控執行到位、團結協作共贏、崇尚價值創造、奉獻精品工程”的理念,披荊斬棘,探索前行。優化施工流程,創造“哈密速度”。哈密項目施工場地有著戈壁灘獨有的特色,起伏分布,呈三級階梯布置。其中升壓站高于主廠房區域十幾米,冷水塔低于主廠房區域近兩米,場地布置緊湊,施工有效場地小。四臺機組同時施工,幾十臺吊車林立。施工場地的特殊性對項目部提出了新要求,工期緊迫,四臺機組建設幾乎是齊頭并進。如何確保吊車的安全性和高效使用?項目部與機械化分公司制定了周密的方案。在與參建單位多次反復溝通協調后,施工人員頂著40度的高溫,在短短17天內,完成了兩臺50噸龍門吊、一臺40噸龍門吊和一臺250噸履帶吊吊裝就位,創造了“哈密速度”。探索分包隊伍管理特色機制,締造“家”文化。哈密項目作為二公司當前國內最大的項目,工程高峰期分包隊伍達到45家,外協工人數超過3000人。為更好的發掘分包隊伍的潛能,項目部將分包隊伍融入項目管理體系,確保對其實現有力調度。由于哈密項目地處偏遠,氣候惡劣,分包隊伍有些外協工人思鄉情重,擔心不能及時拿到工資,思想波動大。
為杜絕這些負面情緒對項目建設帶來不利影響,項目部多次與業主溝通,在工程款支付上得到支持。在此基礎上,項目部定期召開分包隊伍座談會,通過談心的方式穩定大家的情緒,并多次在會上承諾,將外協工工資作為項目年終經營重點工作來抓。項目部與分包商都簽定了《關于外協工工資發放規定》的硬性協議,確保每一位外協工人都能及時取得工資。在項目部開展的各種競技與人文活動中,總能看到外協工人的身影,他們作為哈密項目的一份子,承擔著項目建設的重任,感受著二公司的大家庭溫暖。在這里,沒有過多“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的感慨,更多的是責任與感恩。安全文明施工,展現施工現場“明眸皓齒”的優雅風姿。項目將安全生產定位為企業發展的前提和保障,作為構建和諧企業,促進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項目將安全工作和企業文化相結合,營造出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多次斬獲安全文明施工評比桂冠。項目應急預案齊全,對分包單位人員建立了三級安全卡片,有效實現了安全生產教育和管理工作。戈壁灘中,工作生活條件艱苦,特別是施工現場,道路沒有硬化,現場沙塵肆虐,加大了現場安全文明施工難度。項目安全文明施工嚴格依照國家優質工程標準,為保障現場整潔的工作環境,項目部每天安排十幾個人輪流打掃衛生,在“五四”青年節、“五一”勞動節等節日,開展項目總動員,到鍋爐鋼架做衛生,讓大家更加珍惜安全文明施工成果。風沙不時來襲,二公司哈密現場卻時刻以“明眸皓齒”的優美姿態示人。在4號機組168啟委會期間,新疆電網公司檢查組一位老員工感嘆道:“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啟動環境最好的機組,沒有之一!” 多重監督,近乎嚴苛的質量管控體系。哈密項目的又一特色是業主對質量近乎嚴苛的管控。由于該項目爭創國際優質工程,在施工現場,除了業主方和施工方的質量管控體系,還邀請了第三方社會專業機構對現場質量進行把關,形成對質量的多重監督。這些與二公司的質量觀是不謀而合的。二公司堅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品牌鑄就和市場拓展的著力點。在爭創國內優質工程道路上,項目開工后根據現場特色做好創優策劃:編輯創優實施細則,定期進行創優培訓,打造工程亮點工藝。并將樣板工程張貼在現場,敦促員工時刻保持警醒。其中,項目提出的土建混凝土澆筑、裝飾裝修、小口徑管道安裝、電纜敷設等施工工藝作為質量管控的重點和亮點,得到了業界一致好評。此外,勇于創新是該項目的又一特色。在公司的鼓勵下,項目積極開展金點子、QC小組等活動,推動技術創新,工藝創新,著力在疆域打造閃亮的“哈密名片”,開啟企業品牌形象新窗口。臨危受命,快速高效完成突發搶修任務。
2015年6月21日,脫硝出口煙道損壞嚴重,神華國能方委托二公司哈密項目搶修。事關機組168整套啟動,項目部當機立斷,由項目經理親自帶隊成立搶修小組,及時封鎖現場,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此次爆燃事故直接造成脫硝出口煙道護板嚴重變形,煙道內部五層支撐桿全部散架。搶修小組組織工程部、安保部共計 12人,重新固定鍋爐緊身封閉已變形的支撐梁,連夜打開相關入孔門實現了煙道降溫,為搶修贏得了時間,最終在規定的十天時間內圓滿完成搶修任務。搶修小組成員陳軍在完成搶修任務后,回到生活區沾上床便睡,足足睡了兩天兩夜。”這是累的!”沒有人舍得去打擾戰場歸來勇士的酣睡,因為睡飽之后,即將迎接的是更加艱巨的168試運挑戰。煙道搶修事件只是哈密項目建設進程中的一個縮影,面對種種困境,項目部本著大局意識,超前策劃,精心部署,迎難而上,從2013年3月澆灌第一罐混凝土到4號機順利通過168小時運行移交生產,歷時28個月,勇創“哈密速度”。狹路相逢勇者勝!120多米的塔式鍋爐在風沙中巍然屹立,氣勢恢宏。二公司以近乎完美的履約能力,在哈密項目建設中再一次展現了高度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與山東、天津等一流電建企業的同臺競技中精彩紛呈,亮點迭出,汲取了對手的寶貴經驗,傳播了企業文化的芬芳,贏得了對手的肯定和尊重,詮釋了新時代電建 “鐵軍”內涵,成功打造了---“哈密名片”。
哈密項目作為二公司的重點工程,公司對其人員配置有一定程度的傾斜,駐守哈密的幾乎都是二公司的精英強將。因為有他們,企業贏得了業主的充分肯定,也正是他們,為企業提供了持續開疆大業的保障。辦公區域,永遠是一派繁忙的景象。生活區域,更多的則是笑語滿堂。哈密項目生產生活用水排放后,久而久之,在洼地形成了人工小湖泊,湖邊時常冒出幾點新綠。大家閑暇之余,給這個小湖取了多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如因小湖的位置靠近西北,稱它為“西北湖”,小湖的形狀比較像心形,稱它為“情人之淚”……最終由于相持不下,莫衷一是,小湖依然屬于未名湖。作為二公司哈密員工,對這片看似貧瘠的土地有著特殊的情結。哈密項目地處偏遠,距離最近的一個小鎮都需要幾個小時的路程,為確保大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二公司已竭力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即便如此,與家鄉相比,還是有諸多不便。戈壁課堂是哈密項目給員工帶來的最佳精神食糧,在此平臺上,從現場最精湛的專業技術,到后方最難覓的西域美食,均有涉獵,為戈壁灘增添了一抹亮色。周期較長的短暫假期無法緩解思鄉之苦,于是,二公司因地制宜,采取逆向思維,靈活運用探親假的相關政策,輪流安排家屬去項目探親。于是,哈密這片熱土瞬間增添了亮色。
片段之一:“拼命三郎”王勇項目經理王勇當屬二公司拓疆的資深人士,近五年來都在新疆市場擔任項目經理。在項目員工看來,王勇從來都沒有領導的架子,愛好和善于學習的他幾乎抓住每時每刻汲取新知識,充實自己,被同事們親切的稱為“拼命三郎”。“拼命三郎”的拼勁不單體現在對待學習的態度上,更多的是體現在工作中。在擔任項目經理的十幾年時間里,施工現場永遠都不會缺乏王勇的身影。他幾乎每天都會深入現場,對每一個細小的節點都要求做到完美。用他最常用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不捐細流,何以成江海?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正是因為放眼大局,注重細節,王勇領跑的新疆中泰化學項目屢建新功,“拼命三郎”也再次被二公司委以重任,駐疆領跑哈密項目。見過王勇的人都會感受到他散發的人格魅力。對任何事都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卻有著積極進取的精神。嚴于律己,寬厚待人,交談中總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可真正了解他的人卻知道,在榮譽背后,王勇承擔著多大的壓力和艱辛。過家門而不入,在王勇身上并非奇聞。雖然他也知道,年輕的妻子要獨立承擔起照顧孩子和老人的責任有多么不易,卻也無法舍棄對企業的那份責任與使命感。忠義兩難全,王勇卻屢屢選擇辜負年幼的雙胞胎女兒和年邁的父母雙親,在戈壁灘上堅定前行。
片段之二:臨時被抓的“壯丁” 項目總工董鵬飛當屬哈密項目另一段佳話。在董鵬飛看來,加盟哈密項目純屬意外。在中泰化學項目接近尾聲時,董鵬飛被臨時安排出差,到哈密項目洽談合同相關事宜。誰知道這一借就再也沒有回過中泰化學項目,連換洗衣物都是托同事從中泰化學項目帶到哈密的,被同事們戲稱為被抓了“壯丁”。對于這些,董鵬飛并不為意,他笑稱自己時刻做好奔赴下一個“戰場”的準備。與董鵬飛接觸過的人都會發現其溝通能力非常強,這一優勢也充分體現在哈密項目建設中與業主的溝通協作上。從項目開工到完工,董鵬飛不僅在技術領域對現場施工作了重大貢獻,而且在與業主溝通交流過程中,為二公司后續市場的開拓醞釀了先機。同樣,作為一個不到三歲孩子的父親,董鵬飛心底也有最柔軟的一角。身為西安人,董鵬飛對西部的環境并不陌生,如今,家依然在西安,每次休假,同事飛武漢,董鵬飛只需奔西安。 “你的家好近啊!”在同事中流傳著對董鵬飛的各種羨慕嫉妒恨。殊不知,就是相對而言近在咫尺的家,董鵬飛卻幾乎一年未歸,因為工作,忘了妻子,這或許是董鵬飛心中隱隱的痛,卻是南征北戰的電建人無法克服的硬傷。
片段之三:“渣專家”不渣 “渣專家,又親自放灰了!”看著迎面走來全身是灰的馮栓林,同事們親切的打趣。馮栓林“灰頭灰面”的笑笑,轉身又去檢查電除塵是否堵灰。 “渣專家”并不渣,最初全稱是“除灰渣專家”,慢慢的被同事們開玩笑的簡化為“渣專家”。好脾氣的馮栓林也不惱,于是,“渣專家”的綽號慢慢傳開了。跟馮栓林共事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對工作具有高度責任心的人,作為熱機專工的馮栓林,在在電除塵發生堵灰時,都會親自動手放灰,確保除灰渣系統運行正常,因此,被譽為“除煤渣專家”。工作上雷厲風行的馮栓林生活中非常內斂,下班后,同事們經常看到他躲在某個角落,與不到一歲的兒子溫柔的通電話。或許,電話那頭的兒子還不會喊爸爸,但他一定能夠感受到來之千里之外的父愛。項目建設雖然完美謝幕,但大漠還流傳著湖北工程人的傳說。在廣袤無垠的黃沙中,在貧瘠如許的戈壁上,有了戀人之間的私語,有了孩子銀鈴般的歡笑,有了老人深邃悠遠的期盼,有了大疆無邊的人世情懷。哈密項目之于二公司有著特殊的意義:從經濟領域來講,它成就了當時二公司國內單筆訂單最大的項目。從行業領域來看,它是國家特高壓奠基末端支撐重點之一。從政治領域來看,它成功構建了西部開發和一帶一路政策的過渡橋梁。從后續市場來看,它是打開中國神華集團合作的原裝鑰匙。從國際市場布局來講,它成為二公司挺進中亞市場,重啟陸上絲路的攻堅力量。正如努爾.白克力在哈密項目調研時所言:“疆電外送電網項目是自治區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最有力的途徑,目前這一項目進度迅速,令人振奮。新疆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還處在剛剛起步階段,新疆提出跨越式發展,新型工業化是龍頭,煤炭資源的轉化是重要抓手,這條線路的建成,真正使新疆電力向內地輸送變成了可能。希望這一項目早日建成,既造福新疆人民同時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最大支撐。”
在天山腳下起舞,在大漠腹地吟唱,在戈壁淺灘漫步,在火焰山畔成長,在盆地深處播種,伴落日孤煙笑談……哈密項目,是二公司“十年不出疆”戰略的結晶沉淀,更是湖北工程公司戰略落地的良好開局。湖北工程人,在哈密締造領銜企業西部發展的疆域龍頭,深化疆域成果,鑄就西域勛章,演繹著大愛無疆的---“哈密情懷”。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