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鄭州,京廣、隴海兩條鐵路干線在這里交會,連霍高速和京珠高速也在這里形成十字交叉,這里擁有著全國特等客運站、亞洲最大貨運編組站,鄭州的交通中心樞紐地位被譽為全國鐵路交通的“心臟”。然而,隨著近年國民經濟的較快發展和中部崛起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道路建設的問題隨著城市不斷發展而日益凸顯,已成為整個城市建設中的頭等大事。按照鄭州市中心城區快速路布局構想,鄭州將形成“井字加環形”的格局。已經完成建設的三環快速化工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環”。在中心城區內,已竣工的京廣快速路一期工程貫穿南北,而隴海路快速路工程建設,將在鄭州快速化布局的圖表上“畫”出第二筆,搭建一條東西方向對外交通疏散的主動脈。這一筆“畫”好后,中心城區的碧沙崗商圈、二七商圈、火車站及鄭州東站等綜合交通樞紐的“梗阻”將有效疏通,城區主干道東西方向將被貫通,與京廣路并立,打通進出鄭州城區“任督二脈”。電建路橋公司鄭州隴海路第九項目部建設的中州大道立交橋,是一座由一條主線、10條定向匝道構成,上下五層“迂回半定向+苜蓿葉”形狀大型城市互通立交,該工程西起中州大道西側,東至十里鋪街,東西主線高架橋全長950.347米,南北全長1024米,雙向六車道,標準橋寬為25.5米;立交共設1條主線,10條定向匝道,主要包含1086根鉆孔灌注樁,290個承臺,290個橋墩,5個橋臺, 33聯應力箱梁,24聯普通鋼筋混凝土梁,11聯鋼箱梁。所有橋梁外露結構混凝土采用清水混凝土,混凝土總量144396立方米,鋼箱梁總重量8788 噸,總工期為486天,這樣大規模的五層立交橋在鄭州市也絕無僅有。
協調先行 為隴海路工程保駕護航
2013年10月中旬,首批人員跑步進場。經過鄭州北三環快速化工程建設洗禮,項目部深知前期協調的成敗,是工程能否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誰先完成施工紅線內房屋征遷、管線遷改、植被遷移誰就掌握了工程的主動權。中州大道立交工程跨越鄭州市金水區、管城區、鄭東新區三個城區,溝通協調需要與三個地方政府聯系,施工區域內城市電力、自來水、污水、通訊、商戶、交警、園林、質監站、建委、媒體、投資公司、總包部、設計、監理等數10家單位需要溝通協調;加之市政工程施工場地狹窄,政府、媒體、市民關注度高,對文明施工,沉降、噪音、污染及物料運輸等都有嚴格要求,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引起社會關注和媒體曝光,施工單位將面臨經濟和聲譽損失。面對著這數十家需要協調的單位所帶來的困難和壓力,項目部該如何打開局面,掌握主動?項目負責人劉勝作為班子團隊的領頭羊深知協調工作的重要性,一個不起眼的小問題都有可能變成工程建設“釘子戶”。他不等、不靠、不要,帶領著前期進場的人員主動工作,積極主動與相關單位溝通協調,他們進機關、走單位,陪笑臉、磨破嘴,耐心細致地做工作,以誠待人,以情動人,爭取得到理解和支持。前期到達的人員迅速開展施工前的籌劃工作,人員、設備進場,場地規劃,臨建設施等逐步落實。在他們的積極運作下,施工區域內4萬多平方米的綠化帶在1個月內就完成了遷移。2013年12月13日,施工區域搬遷完成,中州大道貨棧街下穿隧道主線道路實現封堵、圍擋施工在預定時間內全部完成,2013年12月28日首批樁基開始組織施工,順利打開了工作局面。辦法總比困難多,在整個工程建設中,項目部面對房屋征遷、管線遷改始終采取“三步走”的策略,能夠移動的管線組織機械人員自費對部分管線遷移至樁基施工范圍外,進行樁基鉆孔和灌注;對于永久建筑物或遷改難度大而又在關鍵線路的樁基,積極與設計單位溝通,通過設計變更避開管線的方式來進行樁基施工;對于地面建筑征拆重、難點問題,積極配合市建委項目部各上級單位,加強與管線辦、涉及的當地社區各級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的溝通與聯系,逐個攻堅,穩步推進了地面建筑征拆工作的全面、順利完成。項目部協調工作開展的效率、速度在隴海路快速通道全標段名列前茅,起到了典范作用,被總包部評為“協調工作先進單位”。
臥薪嘗膽 全力拼搶主線橋通車目標
現今的中州大道立交橋,這座由一條主線、10條定向匝道構成的五層“迂回半定向+苜蓿葉”形狀,東西全長950米的全互通立交主線橋及東、西、北三個方向四條匝道已經實現通車目標,高聳的橋墩在陽光下像鏡子一樣反射出光芒。隴海路第9項目部承建的主線第四聯鋼箱梁吊裝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吊裝施工如果能夠實現全面封路施工是最完美的選擇。但是,這條橫跨鄭州市貫通南北、連接東西、南北側通往新鄭機場的唯一通道中州大道一旦封堵,對城市交通影響將不堪設想,只能采取在夜間車流量小的時間段內臨時封閉道路進行吊裝施工。另外,該箱梁距離現地面道路高28.9米,梁長207米,由4跨組成,最大跨徑64米,梁寬30.9至39.5米,鋼箱梁總重達3502 噸,在隴海路快速路工程全線中是跨度最大、高度最高、總重量最重、吊裝難度最大的鋼箱梁吊裝施工,在技術和施工組織上有極具的挑戰性。項目部面臨著吊裝過程中保通難,節段吊裝難,節段滑移難“三大難題”。為了使鋼箱梁吊裝萬無一失,項目部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邀請公司專家現場指導,深入分析現場施工環境,不斷優化吊裝方案,為了保證“吊裝施工”與“車輛通行”魚與熊掌兩者兼得,項目部決定采用“在施工現場先將小節段鋼箱梁拼接成大節段,然后再使用2臺350噸汽車吊將鋼箱梁一次吊裝至臨時支架后,采用軌道滑移方法平移至設計位置,最后進行后續精調定位”的施工方案。為確保鋼箱梁施工時,社會車輛的通行安全,項目部提前一個月聯系社會媒體,在省報或電視臺上發布公告,明確指出管制路段和時間,采取夜間22時至翌日早晨 6時期間車流量少時對中州大道進行封路施工,并安排足夠數量的專職交通安全員和固定車輛配合路政、交警等地方政府部門進行交通管制。方案已定,萬事俱備,2014年10月5日凌晨1時,橫跨“中州大道”的鋼箱梁開始吊裝,該段鋼箱梁跨徑為59米,總重量628.1噸,單個大節段重147噸的首段鋼箱梁在兩臺350噸吊車的配合下緩慢提升,穩穩地坐落在臨時鋼支撐上,鋼支撐上部以四氟乙烯板為滑動工具的滑道裝置開始緩慢將鋼箱梁移動至橋位。“從鋼箱梁吊裝位置到最終橋位,最遠距離達40米,橋梁南北、東西向都有一定的拱度,施工人員在南北方向滑移時,由于力的作用,東西向也在同時發生著位移,需要不斷地調整方向,這種平移就位每小時僅能滑動不足1米。”項目總工吳飛鵬下意識地揮了揮手,無奈地說道。“隨著鋼箱梁一節一節吊裝就位,由于鋼箱梁的寬度不同、重量不同,造成了下撓度差異,鋼箱梁在臨時支架上高低不平,只能用8個50噸的千金頂一次一次地不停調整,最終調整到一個水平面上,才能進行焊接施工。”2014年11月8日,總重達3502噸的鋼箱梁最后一段吊裝完成,該項目工程的主線橋實現全線貫通。 “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我們完不成任務,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終于‘有驚無險’地完成了主線橋鋼箱梁吊裝,我們成功了。”吳飛鵬自豪地說道。 2014年6月份,鄭州隴海路工程開展“大干150天”勞動競賽,距離年底主線通車的目標日期僅剩五個月,所有人都擔心地向項目負責人劉勝表達自己的看法,可他卻一臉堅毅似乎不容有一絲動搖。為了保證工程建設節點目標的順利實現,整整五個月,劉勝除了睡覺以外的大部分時間,全都待在工地上,經常半夜失眠睡不著,提起安全帽去工地看看才能睡會,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在父母相繼生病臥床的時候,他只能是打個電話向父母問候。五個月,他掉了整整10多斤肉,大家都恭喜他“減肥”成功。在施工高峰期,整個主線橋面上集結了800多名施工人員,白天黑夜兩班不停作業。那段時間經常掛在他嘴邊的就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2014年12月25日,鄭州市大河報、鄭州晚報、河南商報、鄭州日報等河南省多家媒體10余名記者齊聚隴海路第9標項目部進行實地采訪。劉勝向記者們介紹了工程進展情況、項目建設特點、項目管理、施工工藝,技術創新應用、安全質量控制措施,用業績向媒體記者講述了中國電建路橋的實力和拼搏精神。2015 年1月26日,隴海路主線高架橋宛如長龍飛渡東西,鄭州市目前唯一直接貫穿東西、連接高速路的全程高架路通車。
再接再厲 拼搶地面快車道按期通車
繼2015年1月26日隴海路快速通道工程高架橋全線通車之后,隴海路工程轉入地面快車道施工。按照施工計劃,隴海路快速通道工程地面道路須先進行機動車道施工,機動車道建成通車后再進行兩側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施工。隴海路快速通道工程橫貫中心老城區,地下雨水、污水、電力、熱力、自來水、燃氣等管網復雜,途經城市交通干線,車流人流量大,施工面狹窄,施工組織難度大。面對重重困難,隴海路第九項目部一方面安排專人每天排查、落實管網遷改和征地拆遷情況,掌握相關單位實施動態;一方面加強與隴海項目部、投資公司、總包部的溝通和聯系,積極配合遷改、征拆工作的落實。此時的隴海路地面工程,原有路面需進行破除,市政給排水(給水、雨水和污水)、電力、通訊、燃氣、路燈等相關專業工程紛紛入場施工,同時還要保證社會車輛的順利通行,狹窄的施工作業面數家施工單位云集,相互制約相互干擾。然而,6月8日,地面快車道通車關門工期已經確定。怎么辦?除了背水一戰,再無其他選擇。隴海路第9項目部的建設者們還未及享受主線高架橋通車的喜悅,還未及休整前期拼搶透支的疲憊,再次投入到地面快車道搶工會戰中。隴海路快速通道第9項目部承建的地面快車道全長950米,由西向東由206米瀝青路面、456米混凝土路面和288米瀝青路面組成,兩種不同形式的路面結構造成了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需來回調動,給路面施工造成了極大的影響。5月14日,管段內雨水管線遷改完畢,5月17日,通訊管線埋設完畢,至此,第9 項目才具備了全斷面道路施工的條件。中州大道立交橋最底層是隴海路下穿隧道,處于立交橋的最低點。5月20日,下穿隧道路面工程開始施工,按計劃要求,25日必須完成路面混凝土施工,1萬多平方米的混凝土澆筑量要在5天時間內全部完成?施工人員面露難色。“干事情就要雷力風行,立刻執行,”第9項目負責人劉勝鼓勵大家。一時間,所有設備、物資、人員都向下穿隧道集結,經過項目部廣大員工的奮力拼搶,5月29日,456米的混凝土路面刻紋完成,30日按期完成交面。 6月8日,由中國電建路橋鄭州隴海路第九項目部承建的隴海路中州大道立交橋東、西、北三個方向四條匝道(北向西、北向東、西向北、東向北)與隴海路地面機動車道(東西方向)實現通車,有效地緩解了鄭州市中州大道南北方向和老城區與鄭東新區東西方向通車壓力,受到了鄭州市各界的高度贊揚和嘉獎。
多措并舉 勇奪“安全文明標準化”之譽
2015年2月,隴海路第9項目部被鄭州市建委授予“鄭州市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稱號;5月,該項目部再次受到青睞,被授予“鄭州市文明施工管理先進工地”稱號。“這兩塊牌子不僅為企業創造了200萬元的價值,同是提升了“中國電建路橋”的美譽度,受到了鄭州市社會各界的好評。”隴海路第9項目部負責人劉勝自豪地說道。走進項目部施工區域,干凈的地面隨時可以看到灑水車噴灑過的痕跡,各類物資整齊的堆放在指定地點,規范嚴謹的標識標牌佇立在各施工場面,道路保通順暢有效,沒有發生因施工造成的擁堵。在這里,車行如織,機械轟鳴,焊花閃現,緊張的施工節奏與潔凈的施工環境無處不展示著國有特級企業的風范。自隴海路工程開工建設以來,第9項目部嚴格按照《鄭州市建設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辦法(試行)》要求進行現場管理,堅持深化、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扎實推進文明河南建設,廣泛深入開展文明施工先進管理競賽活動,加大文明施工標準化示范工地建設,開展建筑工地規范化管理和綜合治理,為了外樹形象,內強管理,項目部采取了多項措施保證安全文明施工:隴海路第9項目部以箱梁模板支撐體系施工、腳手架模板搭設、鋼箱梁吊裝、塔吊安拆、深基坑開挖等作為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管理。與各部門、各作業隊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并與每一名員工都簽訂了《安全承諾書》,明確各級、各崗位的安全職責,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責任體系。組織開展了“安全在我心中”演講比賽、唱響安全歌曲、組織觀看主題宣傳片《生命的紅線》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大安全投入,將安全生產費用足額投入到施工生產中。在現場施工擋板選用彩鋼瓦框架結構,圍擋高度為2.5米,底托和上部用黑黃相間連續警示標志,間隔設置照明燈和彩旗;大門左側按標準設置“六牌二圖”、 “重大危險告知牌”;大門處設置車輛自動沖洗系統,設置專人進行清潔維護。成立安全文明施工隊伍,每日對圍擋墻面進行清洗,保證墻面無亂張貼廣告,無泥水,墻面干凈整潔。根據施工平面布置,結合實際,項目部對現場物資材料設置成品、半成品及周轉材料堆放區,并掛設標識,使物品放置整齊有序;對鋼筋加工場地及儲存場地進行硬化;合理規劃排污系統,現場污水經過處理后排放進市政污水井;對施工中產生的建筑垃圾進行集中堆放管理,及時進行清運;對多余的材料和設備及時退場,基本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每日夜間土方外運完畢后,對場地、道路進行沖洗,保證白天施工場地無積塵,對開挖棄碴指定堆放地點,并采用遮陽網進行遮蓋,減少揚塵。與此同時,白天安排專人對場內及道路灑落的泥土進行清理,并配備灑水車24小時不間斷進行灑水降塵,在車輛出入口設置沖洗設施。項目員工實行統一著裝,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按規范佩戴胸卡和防護用品方進入施工現場,使用“紅、黃、籃、白”不同顏色安全帽區分工種、類別,展示了項目部員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企業形象,也增強了員工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隴海路快速通道第9項目部積極響應鄭州市委、市政府開展的三城聯創整體部署,為提升城市形象,減少城市污染,項目部從建章立制入手,積極超前策劃,在抓好安全“四大體系”建設的同時,重點抓工程重大危險源的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安全體系運行正常、安全管理整體受控,未發生任何生產事故。隴海路第9項目部在公司承建的四個標段中成為唯一家獲得“鄭州市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 、“鄭州市文明施工管理先進工地”兩項榮譽稱號的項目部,擴大了公司在鄭州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每一個黎明,他們行走在太陽之前;每一個夜晚,他們穿行在月色之后,他們把責任和奉獻沉淀在心里,把渴望的目光投向未來。因為這些付出的積淀和滋養,這座中原“堵城”不再擁堵,一座由中國電建路橋獨立完成施工的城市互通立交橋橫空出世,這座璀璨的“城市之花”閃爍著迷人的光芒。通車后的隴海路中州大道互通立交工程隴海路中州大道互通立交工程夜景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