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在越南河靜省空曠的海灘上,遠遠就能看見一座拔地而起的鋼鐵巨人——臺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一號高爐。這座凝結著中冶人心血和汗水的4350立方米高爐,已然成為河靜省新的地標建筑,見證著時間的去過和過去!
從艱難的談判到工程的開工,從克服各種困難到5.14事件,從媒體焦點到標桿工程,臺塑越南河靜鋼廠一號高爐一路走來并不容易,但敢于取勝、敢爭第一的十九冶人,力求將該工程打造成中冶高爐建設國際標桿的目標始終沒有改變!
從攀枝花到河靜省:中國十九冶集團海外冶建第一大單
中國十九冶集團的筑城史無需贅述,高爐建設業績更是業內斐然。
2012年,與中冶賽迪合作了近40年的中國十九冶集團,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冶建項目——臺塑越南河靜鋼鐵廠。經過艱難的談判和磋商,2012年12月14日,正式與EPC總承包商中冶賽迪簽訂施工總承包合同,中國十九冶集團至此開啟海外筑城之旅。
臺塑河靜鋼鐵工程項目一期建設2座4350立方米高爐全工藝系統,中國十九冶集 團承建紅線范圍內除樁基工程外全部的施工內容,包括土建施工、材料采購、耐材砌筑、設備現場組裝及安裝、配管、配線、管道試壓及清洗、單機和無負荷試車, 配合業主及總包聯動試車、烘爐、氣密性試驗、試運轉和投產達標、保修等工程內容。根據合同約定,中國十九冶集團將用38個月時間,在35萬平方米土地上, 澆筑砼約15萬立方米、安裝鋼結構約4萬噸、設備3萬噸,耐火材料約5.2萬噸。按照預定的建設工期,于2015年5月31日完成1號高爐建設,于 2016年5月31日完成2號高爐建設,實現年產鐵水700萬噸的生產規模。2013年3月2日,臺塑河靜鋼鐵高爐工程正式奠基建設。2014年5月14 日,越南發生針對外國企業的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臺塑越南鋼鐵廠建設受到重創,一號高爐建設因此停工,施工人員全部撤回國內。工程復工后,工期順 延,2015年11月30日1號高爐具備投產條件,2016年11月30日2號高爐具備投產條件。
組織大型高爐施工,中國十九冶集團有著絕對的優勢和充分的經驗,業界皆以“西部鐵軍”、“高爐建設大師”等予以肯定。
面對中國十九冶集團歷史上最大的涉外單體冶金工程,中國十九冶集團選派的最優秀 的團隊,委任副總工程彭鐘擔任項目經理,副總經理黃太平全權負責該項目的國內外協調工作,招募了一批中國籍和越南籍漢越雙語人才,同時還從土建、爐窯、機 裝、電裝、工安、設備等專業公司抽調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優秀員工進駐越南施工,并培訓了大量的技能人才,以保證工程施工的需要。
從中國到越南:中國十九冶集團全力確保工程建設
海外施工,中國十九冶集團并非第一次,充分考量了工程建設將遇到的困難??僧斨袊乓奔瘓F第一批施工隊伍踏上河靜省的海灘時,還是面臨著小語種溝通困難、各項資源匱乏、設備設施落后等問題。
為做好臺塑高爐項目,中國十九冶集團提前動員,迅速做好人員、技術、資金和物資 準備,迅速摸底越南當地資源市場,全速展開比價工作;快速建設項目部大臨和配套生活設施,快速組建項目部的組織機構,快速建立項目部的管理規定和規章制 度。同時,在中國十九冶集團總部成都,成立臺塑高爐項目國內工作組,負責國內各項管理、協調工作。
2012年12月2日,臺塑鋼鐵1號高爐開始打樁,正式啟動鋼廠建設。2013 年3月2日,臺塑河靜鋼鐵1、2號高爐工程隆重舉行開工典禮,標志著高爐工程正式進入主體建設階段。2013年3月14日1號熱風爐開始基礎土方開 挖,2013年6月17日完成基礎混凝土澆筑,2013年7月17日安裝第一帶爐殼……一座高爐從越南河靜的海灘上一天天長高,逐漸形成全套煉鐵系統。在 一個個節點被確保的背后,是中國十九冶集團各條戰線的密切配合和協同作戰:
2013年5月28日,越南河靜省,黃昏夕照。
歷經82個小時的艱苦奮戰,臺塑河靜鋼鐵工程順利完成1號高爐基礎5360立方 米混凝土澆筑,在臺塑河靜鋼鐵項目中率先實現主體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取得首戰大捷。為了這來之不易的首戰之捷,在大海彼岸陌生的異國土地上,中國十九 冶集團臺塑河靜鋼鐵工程項目部的全體參戰人員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一片近乎一無所有的空曠海灘上,相伴著地方環境適應、生活區建設、攪拌站建設、國內員工 調返、地方隊伍選擇等一系列繁雜交織的矛盾與沖突。由于地方資源的制約,1號高爐基礎560噸鋼筋全部由國內船運進場,安裝過程中出現多項缺失影響,項目 部在極度匱乏的資源環境中成功完成配套采購,滿足了施工所需。因當地沒有粉煤灰資源,原在國內成熟的砼配合比無法適用,而只能使用當地的爐石粉作砼添加 劑,為取得合格的配合比數據,項目部以嚴謹科學的態度認真進行地材調查、組織實驗,直到現場制作1立方米的標準砼試塊進行測定,并從中獲取了砼水化熱僅 18小時即達峰值的特殊狀態,完全不同于國內傳統的約35小時達峰值的常規。
2013年9月25日,中國防城港。一車車鋼結構件陸續從中國十九冶集團防城港 鋼結構廠運出,集中到港口裝船發往越南施工現場,這是為臺塑高爐量身訂做的第一批鋼構件,包括高爐制造難度最大的下部構架、熱風圍管、框架平臺梁等達 450噸,標志著中國十九冶集團正式交付鋼結構。為了生產出嚴苛質量、適應特殊環境、對標國際標準的鋼結構產品,在中國的防城港,中國十九冶集團北上東進 戰略周期里建設起來的鋼結構基地,擔當著臺塑高爐建設鋼結構加工的主要任務。
由于資源匱乏,臺塑鋼鐵一號高爐的鋼結構基本上全在國內制作加工完成,通過海 運、陸運等方式運抵現場,其中70%在防城港鋼構廠生產。為此,中國十九冶集團投資數千萬元更新防城港鋼構廠設備,選聘了企業內部優秀員工,圍繞“抓管 理、嚴質量、上等級,確保干好臺塑項目”的總要求,防城港鋼構廠首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在公司開展針對臺塑項目創世界一流高爐目標大討論,認真學習各項規 范制度,狠抓培訓,派外學習,提高素質,組織開展焊工技術大比武,修訂公司管理制度,強化車間承包考核制,調動員工生產積極性,促進公司產量提高。
常言說:蘿卜快了不洗泥。在快速發展的中國,藍領對細節的忽略,讓中國人在世界 上留下不好的口碑。習慣,是可以傳染的,中國十九冶集團的技能人才在業內赫赫有名,也沒能避免落入不注重細節的陷阱。在鋼結構制作上,業主不僅要求全部預 拼裝,并在點焊、焊渣飛濺、母材傷害、油漆損傷等細節方面作出了嚴格的要求。中國十九冶集團在國內工程鋼結構加工的技術能手,生產的產品卻不被業主認可。 為了達標,不得不全員集中學習、培訓,嚴格按照國標生產,全部產品都經四方聯測、CISDI監造、日本監造。
細節決定成敗。通過前期各項工作的開展,中國十九冶集團防城港鋼構廠生產的產品,已經形成摳細節、重外觀品控的習慣,產品一次性合格率越來越高,業主、甲方、監理寄予的評價越來越高,運往現場的拼件單個質量、品控過關,才成就了中國十九冶集團臺塑高爐項目的標桿形象。
2013年10月15日,臺塑越南鋼鐵廠一號高爐鑲磚質檢合格率 100%;2013年10月20日,重達120噸的高爐風口帶爐殼吊裝就位;2013年11月14日,一號高爐熱風圍管整體吊裝到位;2013年11月 26日,高爐冷卻壁鑲磚完成;2013年12月9日,高爐12-14帶爐殼吊裝到位;2013年12月10日,二號高爐基礎通過驗收;2014年3月15 日,一號高爐爐殼成功封頂。
2014年5月14日……當高爐施工按照工程節點順利推進時,一場針對外國企業的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讓工程嘎然而止,隨后開啟全員參與的跨國大撤員,跨國醫療救助,停工歇業等一系列的行動。
2014年8月,中國十九冶集團全面啟動工程復工,并重新編制了網絡節點,以“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的精神,直奔2015年11月30日一號高爐出鐵目標。
從中國到越南,中冶人開啟不僅僅是一項工程建設,而是一項關乎企業發展、關乎行 業調整,關乎國家戰略的行動。中國的冶金技術輻射周邊國家,是中冶人的職責和任務。中國十九冶集團充分整合各類資源,上下同欲,眾志成城,不計個人得失, 不顧個人安危,積極努力推動著臺塑越南高爐的建設,力求打造海外版“中國高爐建設大師”,樹立中冶國際冶金建設標桿工程。
從焦點到標桿,十九冶人敢爭第一
2012年10月,成都。
臺灣臺塑集團一行人到訪中國十九冶集團,參觀完“西部鐵軍展示廳”后,作為領隊的臺塑集團工務部協理李朝欽提筆寫下:“西部鐵軍,令人贊嘆”的留言,堅定了臺塑集團與中國十九冶集團合作的信心。
這看似簡單的一次磋商行動,似乎注定了一場較勁的開始。
2013年4月27日,越南河靜省組織泰國、老撾、新加坡、日本、俄羅斯等多國政府官員50余人到河靜鋼鐵廠參觀考察,在考察目的地的選擇上,中國十九冶集團以良好的施工形象和進度,一舉戰勝同步施工的中國、韓國、日本十幾個單位,成為訪問團首選目的地。
2013年4月28日,越南國家解放日,也是勞動節假期。越南副總理阮春福再度 率團到一號高爐施工現場視察,并在現場就項目進程、建設進度及用工管理等情況進行咨詢調研,隨行官員包括河靜省省委書記阮清平,河靜省人民委員會主席武金 距。臺塑河靜鋼鐵項目陪同人員在觀摩及視察交流中,以具有世界級水平及實力、優秀的高爐工程建筑商的概念,向進場官員及新聞機構介紹了中國十九冶集團,并 對中國十九冶集團目前進行的施工建設情況給予高度評價。
臺塑河靜鋼鐵項目是中國十九冶集團歷史上最大的涉外單體冶金工程建設項目,項目 的有序進程及作業形象具有重大意義。項目部全體工作人員都清醒的認識到,在項目建設全過程中不僅需要嚴格按照要求推進項目進度,還必須以重規范、高品質為 基礎塑造世界級優秀建筑商的企業形象,從一個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國一流企業的風采。項目自開工之始即以有規矩、依規則、嚴制度、重形象為要求,認真組織項目 的有序施工,特別是在品質管理及安全環保管理上下大力氣全過程規范作業行為,努力嘗試以創造性思維塑造項目形象。
在這個過程中,高爐區域已經成為臺塑鋼鐵聯合工業區內一個重要的形象區域接受著 多方的關注,肩負著“西部鐵軍”企業品牌的十九冶人,也同時承載起了更加嚴格的管理要求及形象塑造責任,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及挑戰。應對新的環境及要求,臺 塑河靜鋼鐵工程項目部工作人員以“適者生存”的緊迫感竭盡其力融入環境,努力以臺塑的企業“語言”進行現實交流,已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臺塑企業河靜省 安衛環委員會4月份全區域的稽核中,高爐區以明顯優勢奪得第一名。
第一名,一個讓眾多單位羨慕的成績,嚴重挑戰了在這里參戰的其他單位,特別是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單位。
參與臺塑越南鋼鐵廠建設的隊伍包括浦項、三星等國外企業,也包括中冶旗下的多個 冶建單位,要想拿穩手中的第一,何其艱難。且不說中冶兄弟單位間的競爭,僅僅是要競爭贏浦項、三星這樣的國際知名度頗高的企業就相當困難。“精心組織、學 習創新、好中求快、爭一保優”在中國十九冶集團奔赴海外施工的動員會上,該公司董事長田野就明確提出了要求。在組織施工中,十九冶人發揚‘削足適履’的精 神,讓優秀成為習慣,讓學習成為習慣,一天不耽擱,一天不懈怠,洗煉國內施工經驗,學習國際標準和經驗,打破慣性思維,在施工中,臺塑河靜高爐工程非常苛 求建筑實體的表觀品質,常以標準更高的要求來要求,全面克服國內的施工為追求速度而養成的不良習慣,力求完美結果的同時,做到過程完美。
施工習慣的改變,一開始并不讓中國工人習慣,他們覺得費時費力,也給中國十九冶 集團現場管理造成不小的沖擊。通過大量的宣傳教育、培訓,逐漸讓所有施工人員熟悉規則,成就高標準的建筑實體表觀品質。細算施工成本和施工總量,這樣的施 工工序并沒有增加多少負擔,反而可以贏得業主的認可和政府、國際媒體的認可,為企業品牌、形象提升認可度和知名度。
認識上的改變,確保了工作的完善。不斷的規則宣導,改變考核方式,更新管理流程,促進了工程的進程,從而得到業主的高度認可,比肩國際企業,為中冶樹立國際高爐工程標桿奠定了基礎。
海外工程魯班獎。中國十九冶集團臺塑河靜1號高爐鎖定的新目標。這是作為中國冶金建設國家隊海外工程標桿的檢驗標準。中國十九冶集團,正全力沖刺11·30目標,竭力打造中冶高爐建設的國際標桿!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