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秀水,峰巒疊嶂。在重慶市渝北區沙坪鎮的群山中,一條銀色長龍迤邐而來,如長橋臥波,似蛟龍游動,宛若一道壯麗的“飛虹”。
2015年11月20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擴建項目渝鄰高速公路改線工程正式建成通車,數百名建設者用長跑的方式進行慶祝。近20個月的辛勞付出,奮戰在此的“西部鐵軍”將士歷經艱難與險阻,直面 挑戰和考驗,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憑借頑強的意志和信念克服了種種困難,用熱血、汗水、誠信和智慧凝鑄了一座巍峨的豐碑。
面對“第一次”,他們打破常規創造鐵軍速度
近年來,重慶航空運輸保持較快發展勢頭,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重慶 江北國際機場計劃新建一座53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和一條長3800米、寬75米的4F級第三跑道。機場的擴建將占用原渝鄰高速公路沙坪互通至雛鷹一號橋路 段,為此,重慶機場集團委托重慶高速公路集團負責渝鄰高速公路改建工作。
作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擴建工程的重要配套項目,重慶渝鄰高速公路機場段改線工程 起點位于現渝鄰高速公路雛鷹一號橋橋頭,沿四川鄰水縣方向,北至沙坪主線收費站,改線長度約5.67公里。中國十九冶承建標段全長2.3公里,包括新房子 特大橋1座,涵洞2道,車行天橋1座。開工令下達時間為2014年4月1日,受征地拆遷及橋型變更影響,計劃工期延長3個月,實際工期19.5個月,較延 期后的計劃工期提前一個半月完工。
一條路就是一個品牌,一座橋就是一方市場。在50年歷程中,路橋施工已成為中國 十九冶的專業特長之一,先后共完成各類公路施工近700公里,橋梁130余座。在重慶地區,中國十九冶早在1991年就承接了成渝高速公路施工,此后,相 繼承建渝黔高速、渝湘高速、巫奉高速等一系列路橋工程,以優異品質贏得了良好口碑。
與以往的路橋項目相比,中國十九冶承建的重慶渝鄰高速公路機場段改線工程具有多 項“第一”的特征:該工程建設出資人是重慶機場集團,重慶高速公路集團代為建設,這是重慶高速公路集團的第一個代建項目,高層極為重視;該工程是重慶高速 公路集團按照《重慶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指南》建設實施的第一個項目,社會關注度很高;該工程由路、橋結合,包括一座多孔跨徑特大橋,這是中國十九冶歷史上 承建的第一座總長超過1000米的特大橋,而且在重慶地區也是第一次接觸便截面空心薄壁墩施工,難度極大。
魯迅曾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中國十 九冶歷來就有敢干第一次,敢啃硬骨頭的傳統。在項目經理吳偉的帶領下,項目部一方面組織管理人員外出學習“取經”,同時邀請瞿光儀、鐘明全等重慶知名的道 路橋梁專家參與重大方案評審和關鍵施工技術指導,一方面對照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建設要求,及時轉變思路和觀念,摒棄舊有的思維模式,樹立“現場標準化,規 范常態化”的施工理念。
施工中,項目部根據工程實際和自身情況,進一步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科學合理 的網絡計劃,對人、財、物以及施工現場所需水電、施工機具和預制廠建設等進行了統籌安排。為了加快施工進度,項目部大力推廣應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 新工藝。新房子特大橋樁基施工時,結合現場地質情況,選擇使用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進行基礎施工,替代傳統的沖擊鉆和回旋鉆;便截面空心薄壁墩鋼筋綁扎 時,項目部自行設計了便于鋼筋固定的活動式勁性骨架,既為施工人員提供了站立的工作平臺,又保證了鋼筋的定位;在高墩施工中,根據成本、進度和質量考慮, 因地制宜同時嘗試運用翻模、爬模兩種施工工藝,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墩柱施工通道方面,用門形工具式安全爬梯取代施工電梯,既解決了施工電 梯不能到達墩柱最頂端的難題,又簡化了工序,降低了安全風險;混凝土標準墊塊和鋼筋保護層測定儀的使用,更準確地保證了砼保護層厚度和鋼筋保護層厚度;運 用智能張拉、壓漿設備進行橋梁預應力張拉、壓漿施工,有效提升了張拉質量,減少了人為操作對張拉質量的影響;數控鋼筋加工設備的應用,有效提升了鋼筋加工 精度和效率。
打破常規,換來的是“鐵軍速度”。 雖然工期一再受到雨季和征地拆遷影響,但項目部撬縫插針倒排工期,掀起一輪又一輪的大干高潮。便截面空心薄壁墩施工,從鋼筋綁扎到模板安裝再到混凝土澆注 和拆模,實現了兩天一模的循環,比業主要求的六天一模節約了4天時間;橋面系施工,無論是左幅還是右幅,均提前完工;3個月內完成150片T梁預制和架 設,期間恰逢雨季,30多天無法施工,平均每一天就有2片T梁預制和架設到位。
在工期異常緊張的情況下,中國十九冶確保了每一個節點的按期完成,比業主要求的 竣工時間提前了一個半月完工。更為難得的是,資料工作與施工同步進行,“今天現場完,明天交資料”,在渝鄰高速公路改線工程正式建成通車前10天,竣工資 料就已經通過了重慶市交通委員會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局的初步驗收。
在業主組織開展的“百日攻堅,力爭上游”和“奮戰春夏,大干快上”兩次競賽活動 中,中國十九冶在全線所有標段中均位居第一,獲得了“進場時間早、前期投入大、工作積極主動,完成產值高”的好評。重慶交通大學知名教授、橋梁專家周志祥 到中國十九冶工地察看后,連連稱贊:“三個月內完成150片跨徑40米的T梁的制作和架設,又在半個月內完成橋面系附屬施工,這個速度和效率極為罕見,在 重慶稱得上首屈一指。”
面對“高難險”,他們嚴格管控維護鐵軍品牌
“鐵軍出品,必屬精品。”這是中國十九冶信奉的準則,也是實至名歸的贊譽。
中國十九冶承建工程所在地段屬于構造剝蝕淺丘斜坡地貌,地形整體上呈西高東低,高差達到191米,地形起伏較大。全長1016米、25跨40米T梁的新房子特大橋就坐落在這樣的峽谷地貌上,對施工而言,無論是質量還是安全,都憑添了不少難度。
由于地形地貌復雜,溝谷縱橫,而新房子特大橋又位于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地層之 上,基巖層主要為泥巖、砂巖、砂質泥巖及泥質砂巖,導致樁基施工遇到各種難題。大橋共181根樁基,最深39米,其中有30根樁基在鉆孔中遇到高強度砂 巖,壓力達到90Mpa以上,旋挖鉆機10個小時也鉆不了2米。有的地方太硬,有的地方又偏軟。部分樁基施工遇到巖性較差,巖體裂隙較大,表層浮土較厚的 地質,在鉆孔時容易產生坍塌。為了消除質量和安全隱患,項目部要求施工時先在表層孔口砌筑井圈,然后套上鋼護筒,樁基底層部分必須先回填混凝土,再旋挖。 有的地方路窄坡陡,旋挖鉆機無法進場,項目部就組織人員把表層浮土清理后,澆注平臺安裝旋挖機,寧愿加大投入,也要避免人工挖孔樁,保證質量和安全。
樁基鋼筋籠的運輸和吊裝也頗費周折。由于地勢原因,施工便道蜿蜒曲折,加上樁基深度都超過30米,無法一次吊裝就位,項目部只好在樁基附近硬化一小塊場地,解決了吊車站位問題后,再分節綁扎鋼筋籠,一節一節吊進去。
慢工出細活,細節決定質量。從樁基旋挖開始,項目部總工黃學超、副總工馮超和兩 名施工員郭東林、吳光榮就“釘”在了現場。既要下到30多米深的孔底檢查深度和尺寸,又要爬到80多米高的墩柱上檢查鋼筋綁扎和模板安裝,可謂“上天入 地”。有時澆注一根樁基長達5、6個小時,即便是深夜他們也從不離開,僅僅是樁基,檢查的次數就超過300多次,還有承臺、系梁、橋墩、T梁、蓋梁……
質量第一,安全為本。中國十九冶承建改線工程鄰近現有渝鄰高速公路、江北國際機 場、空港城區,在整個建設期間,安全、文明施工的方方面面都處于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之中。自2014年4月1日開工以來,項目部緊抓安全工作不放松,將安 全防范納入重點,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一是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成立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并按照 “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與施工隊伍簽訂“安全管理協議”,與每個施工作業人員簽訂“生產工人安全生產責任書”,將安全生產責任從項目部落實到施工隊、 施工班組及個人。二是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提高安全生產意識。進場人員均建立“三級安全教育”記錄,進行系統全面的崗前培訓,并組織學習新《安全生產 法》。三是加強安全監督檢查,積極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將每日檢查、定期檢查、專項檢查、重點抽查以及自查等 多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安全管理工作實現了“有人做、有人管、有人查、有人罰”的“四有”目標。四是組織開展高空墜落演練、火災演練、觸電演練等專項演 練,提高作業人員的防范自救能力及應變能力。
安全檢查全覆蓋、無死角,項目安全管理人員把每天的巡查當成了生活習慣,整個施工期間未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實現了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
質量百年基,安全重如山。以質量安全紅線管理為前提,項目部千錘百煉出精品,使“西部鐵軍”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輝。
面對“新要求”,他們恪盡職守無愧鐵軍稱號
日頭升起,濃霧散盡,新房子特大橋的雄姿盡收眼底。誰也想不到,僅僅一年半時間,這座氣勢宏偉的大橋就騰空而起。敢打硬仗、從不言苦的“西部鐵軍”將士用默默無聞的付出換來了新房子特大橋的綽約風姿。
辛勞的付出,從用心服務業主開始。作為改線工程中唯一一座特大橋,也是關乎全線 貫通的最關鍵工程,新房子特大橋的建設受到了重慶機場集團和重慶高速交通集團的“雙料”重視。為了回報業主信任,打消各種疑慮,項目部在優質快速推進施工 建設的同時,用真誠的服務打動業主的“心”。在征地拆遷方面,應業主要求,項目部組織人員和設備幫助征地涉及到的四個村60戶村民遷移,做到和諧拆遷,讓 業主省心。
“無論業主提出什么要求,我們都是立白洗衣粉,加量不加價。”這是項目經理吳偉 開的玩笑話,卻是他最深刻的感觸。由于這是業主實施的第一個代建項目和第一個標準化建設項目,各方面經驗不足,有時候來參觀的人比干活的還多,全線的內業 和外業、迎檢工作,中國十九冶承擔了80%以上的工作量,只要發現了問題總是第一時間上報書面資料。無論是安全演練、競賽活動,還是接受上級的綜合大檢 查,中國十九冶承建標段都是展示形象的唯一“窗口”。在工程款支付方面,項目部也積極配合業主,努力做好分包隊伍的穩定工作。
2015年3月16日,中國十九冶董事長田野來到重慶渝鄰高速公路機場段改線工 程檢查指導工作。他指出,雖然工期短,施工難,再加上重慶市質監局質量、安全、文明等各方面要求嚴,但是務必要適應這種新常態,通過改變技術手段、改進技 術方法來達到新市場、新環境下的嚴格要求,按時、優質、圓滿地完成該項工程。
為了落實田野董事長的講話精神,中國十九冶總經理助理、重慶分公司經理曹兵數次 到重慶高速集團協商進度計劃,落實各項指標。項目部也迅速增加人員和設備,加快建設進度。在施工高峰期,項目經理吳偉每天都在預制廠嚴盯死守,高溫酷暑, 滿頭大汗,一天要接打上百個電話,精神瀕臨崩潰,業主聞訊后專門派人前來慰問減壓。項目副經理秦華明還擔任另外一個項目的經營副經理,一個擔子兩頭重,每 天忙得焦頭爛額。項目總工黃學超每天都要和總包、監理溝通,小孩生病、上學他都抽不出時間回去陪伴。項目副總工馮超是一個“80后”小伙子,值班熬夜對他 來說都是工作常態,忙碌的時候每天晚上三、四點還在工地編寫計劃信息,細致到每一個橫隔板,每一條濕接縫,每片梁的張拉壓漿時間。每節墩、每片梁從鋼筋綁 扎到澆注混凝土他等都要檢查無數遍,爬上爬下,流血流汗,成了家常便飯。安全負責人陳英貴給人一副勤勉踏實的印象,他就像一輛不知疲倦的馬車,即便工程臨 近尾聲,他每天仍要沿著幾公里長的施工便道從頭走到尾。
冬天,凜冽的寒風在山谷間呼嘯;夏天,橋面熱得可以煎熟雞蛋。無論冬夏,“西部 鐵軍”忙碌的身影一刻也不停歇,他們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和影響著項目部的外聘人員。測量工程師羅陶家中出了急事,但工期緊張,他選擇了 堅守崗位,寸步不離;資料員周春蘭靠一己之力做完所有資料,使竣工資料能在工程完工后同步上交,當有別的項目請她去做資料,給的薪酬更高,離家也更近時, 都被她一口回絕了;施工高峰期,外協隊伍有好幾名工人在一天內同時中暑,但他們卻從不提條件,身體恢復后又繼續工作。
中國十九冶渝鄰高速項目部是一個包容和諧的大家庭,更是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 優秀團隊。2014年7月30日,距離施工區域數百米的山坡發生火災,形勢嚴峻,項目部立即組織各作業隊67名施工人員、10余輛機械設備和數十套消防設 施投入到滅火搶險中;2015年11月2日晚,不明身份的社會運渣車輛強行進入新房子特大橋下棄渣,嚴重影響橋梁結構安全,項目部管理人員前往現場勸阻、 告知其行為的危害性,在制止傾倒的過程中,遭受一群帶刀社會暴徒的毆打、辱罵,施工員周懿當場昏迷,住院搶救,直至渝鄰高速公路機場段通車后仍未出院。
600個日夜的風餐露宿、眾志成城,終于畫 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項目完工后,建設業主單位、質量監督單位、地方政府等上級領導、監管單位和部門都給予了一致肯定和好評。重慶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 示,該路段建成通車后,徹底解除了渝鄰高速原相關路段對江北國際機場東區擴建的制約,為再造一個江北機場讓出了建設空間。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連綿的高山峽谷中,一橋飛架天塹,一路連接八方,神奇壯麗,氣勢磅礴,這是最絢爛的彩虹,這是“西部鐵軍”的杰作。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