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六載 終得花開——集團科學技術一等獎助力打造抽水蓄能品牌
發布日期:2017-09-20來源:編輯:
[摘要]
曾志勇 王永
日前,2017年度中國電建科學技術獎表彰通報正式發布,公司依托江蘇溧陽抽水蓄能電站研究完成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引水發電機組地下洞室開挖施工關鍵技術》獲評為“一等獎”,這標志著公司在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地下洞室群施工技術方面,尤其是在破碎圍巖惡劣地質條件下地下洞室群施工技術方面有了質的飛躍。
溧陽電站地下廠房洞室群地質條件復雜,廠區圍巖主要為中~厚層巖屑石英砂巖夾少量中~薄層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圍巖風化較深,節理裂隙十分發育,大小斷層達百余條,巖脈泥化嚴重,多呈陡傾角,巖體多屬于鑲嵌或鑲嵌碎裂結構,圍巖以Ⅳ類為主,地下水十分豐富。如此惡劣的地質條件,在大型地下廠房建設中十分罕見,被國內知名專家公認為“是國內乃至亞洲已建或在建的水電工程地下廠房中,地質條件最復雜亦是最差的工程”。
在工程中標初始,業內一直存在一種質疑的聲音“溧陽電站如此復雜的地質條件,水電三局是否有能力完成地下廠房洞室群施工?”。面對質疑,公司沒有退縮,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項目部,迎難而上,掀起了說干就干的熱潮。2011年3月28日,放響了主廠房頂拱層施工的第一炮,至2011年12月底,全面完成了主廠房頂拱層開挖支護施工,歷時9個月,較原計劃工期提前2個月完成施工任務;同年9月下旬開始主變洞頂拱層施工,至2012年5月初,歷時8.5個月,按原計劃工期完成了主變洞頂拱層開挖支護施工。兩大洞室頂拱層節點目標的順利實現,逐漸平息了業內的質疑。至2013年12月底,地下廠房開挖支護全面結束,各項監測數據指標趨穩,表明溧陽電站地下廠房洞室群開挖支護施工圓滿完成,至此,公司用非凡的技術實力贏得了一致地稱贊和褒獎。
回顧六載,風雨兼程,三局人充分發揮了吃苦耐勞、奮力拼搏、不畏艱險、科學前行的水電鐵軍的精神。
為科學、穩妥的干好溧陽電站地下廠房洞室群,在項目部組建后不久,公司就組建了總工程師、首席技術專家等專家組成的智囊團隊,不定期給工程施工“把脈會診”,并和項目部技術專家、骨干組成技術團隊,一起開展科技攻關。在公司強有力支持和項目部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下,工程施工不斷攻堅克難,科學有序推進,攻克了“破碎圍巖+斷層帶密集”導致廠頂成型難的問題、攻克了“鑲嵌碎裂結構圍巖+陡傾角”導致巖壁吊車梁成型難的問題、攻克了“斷層帶密集+巖脈泥化嚴重+地下水豐富”導致廠房高邊墻成型及穩定難等一個又一個難關,最終圓滿完成了地下廠房和主變洞的開挖支護施工。
溧陽地下洞室群施工過程中,受圍巖破碎、巖脈出露等惡劣地質條件的影響,引水系統及尾水系統施工亦是關鍵。面對施工難題,三局人沒有退縮、沒有偃旗息鼓,依然咬牙奮進,不斷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圓滿完成了工程施工。
過程是艱難的,收獲是喜悅的。2011年10月19日,建設單位賀信祝賀公司承擔的地下廠房頂拱層導洞順利貫通;2013年12月31日,建設單位賀信祝賀公司承擔的地下廠房開挖支護施工圓滿完成;2016年8月31日,建設單位賀信祝賀公司承擔的引水系統及地下廠房工程順利完工。一封封賀信,傳遞的是鼓舞和贊揚,傳遞的是三局人汗水的結晶,傳遞的是對三局施工能力的認可和嘉獎。
干好溧陽地下廠房工程是三局人的本分,亦是職責所在。公司定位不僅要干好實體工程,還要錘煉人才、儲備技術,打造企業品牌。為此,技術團隊在現場實干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和提煉,形成了一批施工工法和科研成果。
2015年2月,《復雜地質條件下大跨度洞室頂拱開挖施工工法》獲批準為中國電建集團工法。2016年2月,《豎井滑塌體開挖施工工法》獲批準為中國電建集團工法。2017年3月,《破碎圍巖惡劣地質條件下大型地下廠房洞室群施工技術》和《深豎井塌滑體段開挖施工技術》兩項成果順利通過電建集團組織的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破碎圍巖惡劣地質條件下大型地下廠房洞室群施工技術》成果實現了破碎圍巖惡劣地質條件下大型地下廠房洞室群施工技術的突破,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深豎井塌滑體段開挖施工技術》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風雨之后方能見彩虹,付出終有回報。三局人不畏艱難,勇于挑戰,用實力再一次證明了自己,贏得了業內認可,獲得了技術和人才的雙豐收。真可謂是——砥礪六載,終得花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