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拉西·孟克達拉,1988年出生,新疆伊犁人,蒙古族。2008年,通過參加高考,他走出新疆,作為當地學子中的佼佼者考入北京建筑大學,開啟了自己的大學生涯。2012年大學畢業后,他入職北京建工集團四建公司,參與到了北京建工四建援疆工程的建設當中,又回到了那片養育他的熱土,至今已有6年時間。 6年來,他和北京建工四建負責援疆工程建設的同事們一起,不畏艱難,為多個援疆工程的建設出力,細細數來,在北京建工四建所承接的23項援疆工程中,有他參與過的,已有15項之多,而他和援疆的同事們關系也越來越親密,由于他的名字比較復雜,叫起來比較難,大家就都喚他——孟克。
6年來,孟克滿懷著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和建設家鄉的堅定信念,積極參與援疆工程建設。從最開始的和田縣罕艾日克日鄉初中、和田縣罕艾日克鄉幼兒園、墨玉北京中學……到現在正在進行收尾工作的和田雙語示范幼兒園、第十小學,以及正在進行前期施工的墨玉縣北京工業園紡織園,從最開始的見習生、技術員,到如今的技術負責人,孟克堅持一步一個腳印,潛心學習,努力實現自我,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我價值,提升個人工作能力,逐步成長為一名專業技術骨干。
2012年8月1日,孟克來到了自己入職北京建工四建之后的第一站,和田縣罕艾日克鄉。當時在這里,有北京建工四建負責施工的兩個工程,分別為和田縣罕艾日克日鄉初中改擴建工程及和田縣罕艾日克鄉幼兒園建設工程,孟克就是在這里,完成了自己由學生轉變為職場人的第一段旅程。古語云“實踐出真知”,作為一名初入職場的新人,雖然是工程類專業出身,但實踐經驗卻是他最欠缺的東西。對現場了解不夠,對各項工作的實際操作性不強,這對他來說是必須要逐步克服的困難。當時項目領導為了強化青年人才培養,提升青年人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經驗的結合,促進全面發展,為孟克等一批新人配備了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踐行“導師帶徒”制,讓他們在擁有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跟著老師傅學經驗,學技巧。孟克當時的工作重點在技術口,他堅持每天多跑現場,多看圖紙,多聽教誨,在多看規范的基礎上多了解現場知識,強化學習。這段時間的經歷為他后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是他用一點一滴的積累和成長,總結經驗,強化學習,提升自我能力,逐步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在這段時間里,他先后在墨玉北京中學、和田影劇院等項目擔任技術員,全面參與相關工程的建設工作。度過了初入職場的茫然無措,逐步在工作能力上有了顯著的進步,摸索到了工作技巧,能夠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2015年7月,和田影劇院開工,孟克肩負重任,擔任該項目技術負責人。此時的孟克,雖然已入職近三年,經過多個項目的鍛煉,但成為技術負責人,畢竟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他依然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和田影劇院為異形結構,裝修復雜,施工難度大,指揮部要求的工期又非常緊。為了更高效的做好該項目的技術相關工作,為現場施工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他組織技術部門,運用BIM技術與現場放樣結合,完成了影劇院大堂曲面干掛石材的排版及后置埋件、龍骨的定位,有效解決了施工難題。而且,由于大堂中庭干掛石材為曲面石材,和田當地不能加工曲面石材,曲面石材的價格遠遠高于平面石材。在孟克的帶領下,項目技術團隊通過BIM建立模型,運用CAD排版,將大的曲面變換為小的平面石材,使安裝后的效果達到曲面,從而降低了造價,有效節約了工程成本。和田影劇院大堂中庭石膏板吊頂為不規則12變形層層累疊的GRG吊頂,為了更好的達到建設效果,通過現場放樣,制作了模型,使吊頂立體化,使施工人員對造型及吊桿布置的理解更具體化,施工更簡便。
最終,在孟克以及一眾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和田影劇院建設成果顯著。經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物理實驗室聲學檢測,和田影劇院完工后達到了國家規范GB/T50356-2005《劇場、電影院和多用途廳堂建筑聲學設計規范》中音質優秀水平的劇場音效,劇場內聽音清晰度等級水平為優良。和田影劇院得到了指揮部領導、業主單位及相關單位的高度評價。該工程自交竣后,截止目前已經前后舉行了數十場演出及會議。
2017年以來,孟克又繼續轉戰和田第十小學、雙語示范幼兒園、墨玉縣北京工業園紡織園等項目。如今的他,已經成為一名成熟的業務骨干,有著堅定的工作態度,踏實的工作作風,不怕困難,敢于面對困難,得到了周圍同事們的一致認可。
除了豐富的工作經歷,出眾的工作能力,孟克作為奮戰在援疆一線的新疆人,在援疆團隊中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作為本土專業人才,孟克在人脈資源、聯絡溝通等多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本人會漢語、維語、哈薩克語、蒙古語、英語等六種語言,在當地的對外溝通中,其發揮的作用顯而易見。由于新疆和田地區地理位置相對偏遠,援疆人員多是從內陸地區遠赴當地,所以對當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有限是非常共性的問題。再者,對萬里援疆的同志們來說,如何做好和當地人員、當地各部門的溝通,更是想要做好援疆工作就必須要面對并加以解決的難題。而孟克的存在,幫助大家解決了很多對外溝通往來上的難題,從而避免了在援建過程中因交流不暢而引起的不必要麻煩。到如今,援疆的同志們對當地環境已經有了比較好的適應,與當地的部分少數民族群眾也建立了比較好的往來。而這一切,孟克在其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入職北京建工四建6年,參與援疆6年,對孟克來說,卻是建設家鄉的6年,他深深的為自己能成為援疆戰士,能成為建設家鄉的一員而驕傲。同時,他也從未停下自我提升的步伐,努力在工作中刻苦踏實,完善自我。孟克常說:援疆給了我施展的平臺,而這里有胡楊般千年不朽的精神,鼓舞著我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前行!
(文\趙小娟)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