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刀年關將至,捷報頻傳! 12月18日,投資公司贛州停車場項目4個子項停車場正式投入運營,成為中建首個實現收費的純經營性停車場PPP項目。
12月19日,投資公司長沙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寧鄉國省干線項目雙雙高分通過政府首次PPP項目運營績效考核,為全額收取政府年度可行性缺口補助奠定重要基礎。
12月30日,投資公司道路運營項目寧鄉國省干線、岳寧大道、張家界項目順利通過雨雪天氣考驗,以“路暢通,零事故”的成績打贏運營首戰。
……
2018年是投資公司運營元年,截至目前,投資公司共有11個項目或子項進入運營期,其中道路類項目7個、管廊類項目2個、停車場項目1個、家居小鎮項目1個,實際運營資產額近百億元(權益數)。作為中建五局“三商一體”戰略的重要踐行者,投資公司從零起步,
逐步探索,首次出演“運營商”,并高分拿下了“運營”這道必答題。
摸石過河 首創“五局模式”
2016年PPP模式興起,中建五局搶抓發展機遇,承接了長沙地下綜合管廊、張家界機場大道、重慶地鐵9號線等許多PPP項目。
“運營”是PPP項目的必經階段,更是實現項目收益的關鍵一環。能否通過運營績效考核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項目能否取得政府全額付費,完成回款目標。
而彼時,投資公司的運營工作既無先例可循,也無專人解惑。隨著部分項目的建設期進入尾聲,“運營”這道必答題橫亙眼前。就在這樣的情勢下,投資公司開啟了摸石過河,不斷探索的新征程。
搭建組織架構,配備專業人員,是公司開展運營工作的第一步。
2017年,投資公司成立運維管理部,確定對運營實施責任主體實行監督、考核及評價等管理職能。
長期以來,由于從未涉獵運營相關工作,專業隊伍匱乏。面對這一情況,公司采取“外部招聘,內部培養”的模式,通過社會招聘、培養相關專業已有員工等舉措,不斷充實人員。從最初的二人小組到后來的四人團隊以至項目公司專兼職運營管理人員相繼配備到位,運營專業隊伍實現了逐步壯大。
意識決定行動。為強化人員運營意識,提升團隊專業能力,公司運營部門聯動人力部門分層次開展專業培訓。對PPP項目公司團隊從運營內容、運營風險、化解措施、運營方案等方面進行意識強化。對于專業項目運營團隊,則將培訓目標定位為“算得準運營收支,做得好運營管控,收得回各類款項,打得響運營品牌”,人員隊伍建設得以升級。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人員到位之后的又一難點是制定運營制度。“沒有先例可以照抄,沒有范本可以參考,我們的運營團隊真的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出了這本四萬多字的制度”,投資公司副總經理盛建武如此評價。通過細致研究,歷經從無到有,數次推倒重來之后,中建系統內首部PPP項目《運營管理手冊(試行)》終于得以發布。如此一來,PPP項目運營管控規則實現了全面規范。
在這個過程中,公司對于運營工作的頂層設計思路也逐步得到落實。自2017年4月起,經股份公司批準,成立了中建首家管廊運營公司——湖南中建管廊運營有限公司,由專人負責五局所有管廊類項目的運營工作。之后,又相繼成立以寧鄉國省干線項目為載體的道路運營管養公司,以圭塘河項目為載體的商業運營管理公司,此外,依托贛州停車場項目打造了一支停車場運營專業團隊。
至此,公司運營工作已呈現“統籌管理+運營管控+專業實施”的運營格局。
體系建設以外,公司全面深化運營工作機制,建立“一月一提示,一季一督導,一事一調度”的工作常態,強化運營管控。同時完善運營成本庫、運營分包庫、運營方案庫及商業伙伴庫等“四庫”建設,實現數據共享,資源共享。
中建集團公司對五局運營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同時要求在中建系統內效行“五局模式”。這一評價,標志著五局運營工作的行業領先地位打造成功。
攻堅克難 助推項目運營
2018年,投資公司11個項目或子項進入運營,包含道路、管廊、停車場等多種類型。地域不同,類型不同,情況也完全不同,投資公司運營管理部經理史莎說起項目運營時感嘆,“打開一扇門,又是一扇門”,但正是這一扇扇門的推動,開啟了五局運營的新局面。
寧鄉國省干線項目總投資額30.79億元,作為中建五局首個進入運營實施階段的道路類PPP項目,在推進實質運營落地上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前期階段,項目通過深入市場進行調研,了解當地公路運營工作基本情況和養護單位運行機制模式,并編寫了運營調研報告。同時與政府實施機構一同編制了項目運營績效考核辦法,明確了付費機制。在運營期時點問題上,與政府實施機構多次溝通談判,及時確認運營日。專業分包單位進場以來,項目運營團隊堅持日常過程管理,采取《日常巡查日志》和影像資料記錄的方式,對專業分包單位運營工作進行不定期現場檢查監督。
2018年12月19日,寧鄉國省干線項目迎來政府首次PPP項目績效考核,并以高分通過,實現全額收取年度可用性服務費。
長沙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建設PPP項目(第一批)是全國首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總投資約39.95億元。2018年9月,項目拿下收單入廊生意,簽訂了自來水和燃氣兩份管線入廊合同,并成功收取第一筆使用者付費88萬元,成為五局第一個收取使用者付費的PPP項目。
成果來之不易。2018年7月底,當部分BOT管廊具備管線入廊條件時,項目公司以函件形式邀請各管線權屬單位入廊,同時將入廊合同模板、入廊費及日常維護費收費標準(試行)等書面告知各管線權屬單位。這期間,項目公司積極主動對接對接入廊管線單位,多次上門拜訪各信息網絡公司,并組織各家信息網絡公司進行了信息線纜入廊專題研討會,就信息線纜入廊計費單位、入廊配合等進行討論。
同樣是在12月19日,政府PPP項目考核組圍繞項目運營的安全生產管理、設備設施的運營維護、應急處置措施、對管線單位的監督以及相關方滿意度五個方面,對長沙管廊項目進行了運營績效考核。項目以高分通過此次考核,再一次擦亮了五局運營工作“金字招牌”。
漸臻佳境 提升專業品牌
2016年以來,中建五局發揮“產業聯動、投資牽引”優勢,率先在湖南、廣西、云南、青海、陜西等地承接了管廊項目9個,投資額超154億元,里程約183公里。作為投資主體,五局除承擔這些項目的投資、建設外,還要負責運營工作。
2017年4月,中建系統內首家管廊運營公司——湖南中建管廊運營公司應運而生。
自成立以來,管廊運營公司致力于地下城市綜合管廊的運營、維護,運營維護信息平臺與系統集成軟件的研發與銷售。2018年,管廊運營公司在專業運營領域也取得了多項突破。
建立了一系列專業運營規范。管廊運營公司依托長沙管廊PPP合同,從專業運營角度制定了《長沙管廊運維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初稿,為長沙市住建委主導下的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評審工作提供了專業評審意見。為持續深化運維成本管理工作,建立了完整的運維成本管理工作方案,編制了《成本管理辦法》。
在2018年舉行的中國建筑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運營管理研討會上,管廊運營公司進行專題發言,贏得各方關注,中建集團公司將指導系統內管廊運營的《運營平臺的信息化建設指引文件》交由公司制定。
打造了一個行業內專業品牌。管廊運營公司已成為中國市政工程協會綜合管廊建設及地下空間利用專業委員會(管廊專委會)的理事單位,并在多個全國性的高峰論壇、國際論壇上以管廊運營專家身份參會并講話,管廊項目的建設與運營也接受了全國各地各界人士的參觀與學習,行業內品牌響亮,2018年10月,受中國雄安集團有限公司的邀請,參與座談會,共同研討建設雄安的路徑。通過一年的打造,管廊運營公司在行業內已形成一個管廊運營的專業品牌,為運營及市場影響做出了貢獻。
形成了一類智慧化運營成果。管廊打造了全國第一個“BIM+GIS”智慧化管廊運維監控平臺,申報了局級課題,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度集成的智能化運營管理平臺,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已撰寫技術論文3篇,研發專利4項,申請軟件著作權2項,其中已發表論文1篇,專利獲得授權2項。
這些成果為公司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有力的成果支撐,為公司成為全國一流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運營服務商創造了核心競爭力。
風正時濟,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還需策馬揚鞭。中建五局運營之路漫漫,而投資公司定當在“三商一體”的轉型升級路上,走出成績,走出風采。(文/彭迦南)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