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洋 王瀟駒
緊密依托工程建設、解決項目實際難題是張進紅創新工作室的一個鮮明特征。工作室建在項目上,創新研究在項目上,成果檢驗和轉化也在項目上,依托工程建設是創新工作室開展一系列研究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搭建職工創新平臺、服務工程建設是張進紅創新工作室開展工作的目標和意義。
國瑞·西安金融中心工程總建筑面積289978平方米,總工期985天,地上主樓共 75 層,建筑總高度350米,是目前西安市最高建筑物,也是目前西北第一高樓。2015年,為四建取得首個京外工程魯班獎并奮戰在援疆一線4年的張進紅鐵軍團隊擔起了這個艱巨的施工任務。
當時350米超高層施工在北京建工集團公司范圍內無先例可循,單體工程量大,工期極為緊張,施工過程中面臨著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鋼板混凝土剪力墻施工、鋼結構安裝、大型塔吊使用、爬模設計、電梯安裝、超高層垂直運輸等一系列難點和重點,超高層總承包管理對項目部來說挑戰極大。如何保質保量按計劃完成施工任務?如何攻克施工難題?如何有效組織技術人員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四建公司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支持項目部成立職工創新工作室,項目部調動各相關部門人員,專門騰出辦公室作為創新研究場所,列出創新課題研究計劃,并取得集團公司和四建公司科研經費支持,建立了學習培訓、研討交流、課題管理等工作制度,四建公司第一家依托工程項目、以北京市勞模為領軍人的職工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
難點即課題,創新突破闖難關
課題立項緊密圍繞工程施工需要實現難點突破。工程面臨場地狹小、工程質量要求高、安全施工標準高、全過程BIM管理等難題,工作室進行了《超高層狹小場地施工部署》、《超高層形變控制綜合施工》、《超高層垂直運輸施工》、《大型鋼結構安裝》、《西北地區混凝土超高泵送》、《超高層機電安裝》等課題研究,實現難點突破。
例如,施工初期,僅有南側兩千平方米的場地道路,場地狹小是最大難題,鋼筋加工、鋼結構堆放、材料臨時周轉都需要場地。工作室經過多次研究、論證,頂著風險和壓力,研究實施了先車庫地下結構,后塔樓地下結構施工,以加快整體施工進度的創新方案,地下車庫先封頂,車庫頂板承載力經過加固和荷載驗證后,給塔樓施工提供場地。
鋼板混凝土剪力墻混凝土開裂問題一直是大型超高層建筑的質量控制難點。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工作室進行樣板墻配合比試驗課題研究,通過1:1的比例模仿工程實體,做了3道有代表性的1.7米、0.7米、0.5米厚剪力墻進行現場實驗,尋找減少墻體出現裂縫的最佳方法。通過試驗數據分析,提出了防治混凝土裂縫措施,用最經濟、最實用的方法,解決了超高層鋼板混凝土剪力墻混凝土容易開裂的質量通病問題,確保了工程質量,累積節約工期20天,節約成本50余萬元,成果通過北京市科技成果鑒定。
重點即課題,創新攻堅保履約
核心筒施工技術、高強混凝土超高泵送、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大型鋼結構安裝、超高層形變控制等是本工程施工重點,為確保這些重點施工環節按計劃完成,工作室堅持“技術引領、策劃指導、方案先行”的工作思路和嚴謹的科研精神,對重點環節逐一分析,制定階段性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工作室通過《超高層形變主動控制及監測技術研究》、《超高層框筒結構全站儀天頂法傳遞標高施工工法》、《一種大型混凝土布料系統》、《v型柱無支撐安裝施工技術》、《拆卸式的超高層懸挑樓板三角支撐架流水施工工法》等研究課題,逐一擊破,確保了工程履約。
例如,超高層施工中混凝土所受豎向荷載大且各部位受力不均勻,核心筒與外圍混凝土框架由于所受應力不同,會產生較大的豎向不協調變形,引起結構開裂,嚴重影響結構的承載能力和耐久性能,工作室通過對混凝土收(壓)縮變形的分析研究,建立相應的修正模型,避免了施工過程中的累計誤差疊加,提前將誤差進行分解消減,使誤差在可控范圍之內,此技術顯著提高了測量的工作效率,保證了工期的實現,間接效益可達320萬元左右,較之常規測量方法提前工期一周以上,此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核心筒施工時,工作室借鑒國內大型超高層施工企業的施工經驗,在學習采用其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工程特點,將爬模、動臂塔吊、自爬升式混凝土布料機、施工電梯、超高泵送等垂直運輸施工設備合理搭配,極大的發揮了垂直運輸方面的性能優勢,以核心筒豎向結構、水平結構同步施工的方法,帶動整體結構施工,達到主體結構3天一層的施工速度。
工程高度達350米,混凝土超高泵送和質量控制是工程的重中之重,但整個西安市場所有攪拌站都沒有350米超高泵送經驗,工作室迎難而上,制定了200米、260米、310米、350米四個階段的混凝土配合比研究計劃,反復對比試驗,在兩個攪拌站間展開了學、比、超競賽,最終順利攻下350米泵送大關,順利完成結構封頂計劃,并在西北市場創造了超高泵送的新紀錄。
創效點即課題,降本增效出成果
為實現技術創效目標,工作室找準創效點實施攻關。超大超厚基礎筏板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縮短工期10天,節約混凝土養護等設備十余臺,節省人工和機械費用約24萬元,比傳統施工技術節約綜合成本35.5萬元。首層V型柱施工能否順利進行,嚴重影響著進度和成本,最大鋼構件重32噸,工作室打破常規施工方法,采用無支撐安裝法,簡化了施工工序,確保安全性的同時縮短工期15天,節約支架和模板材料費60余萬元。通過核心筒施工技術等多項研究成果與創新技術應用,工程自2015年9月開工到2017年11月結構封頂,僅僅26個月,這座350米高層拔地而起。
實踐證明,“職工的智慧不可小覷,集體的力量更是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管有多少施工重點和技術難點,只要大家集思廣益,團結奮戰,就一定能夠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再加以總結完善,就可以產生大量創新成果”。在國瑞、西安金融中心工程建設實踐中,該創新工作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目前已發表核心論文35篇,在《建筑技術》期刊發表專刊一本;取得實用新型專利10項,申報發明專利4項;獲得陜西省工法1項,已完成的《超高層基礎及復雜構件施工關鍵技術科技成果報告》被北京市科技成果評審專家評定為國內領先水平,《基于形變主動控制的超高層施工關鍵技術》被評定為國際先進水平。在集團公司工會和四建公司工會的全力支持下,張進紅工作室獲得北京市級職工創新工作室命名,讓這名以“吃苦耐勞 敢打必勝”的北京市勞動模范在科技管理創新的大路上邁開了大步。
工程建設的需要和職工的支持是職工創新工作室持續存在和發展的必然前提。如今,西安金融中心項目進入裝修階段,張進紅團隊又承擔了北京市重點建設項目——懷柔醫院二期擴建工程。該工程建筑面積99065平方米,基礎開挖深度17.80米。醫院工程特殊施工技術、鋼結構工程加工及安裝技術是實現技術創新創效的重點和難點,創新工作室將繼續在新工程中發揮作用,積極為該工程爭創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助力,更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