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總產值與新簽合同額
2015年7月15日,統計局發布信息稱,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968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增長7.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0%,二季度增長7.0%。
2015年上半年全國建筑業增加值18796億元,同比增長7.0%,同GDP增速持平。上半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72374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自2013年以來持續下滑,為國家公布建筑業總產值數據24年來最低增幅。按季度增幅對比,2015年第一季度增幅10.1%,第二季度增幅為0。全國建筑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91.9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1%,比一季度下滑4.4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圖表制作:魯班咨詢
建筑業新簽合同額是企業未來一年建筑業產值規模的關鍵決定因素。2015年一季度,建筑業新簽合同額32256.91億元,同比下降3.9%,近10年首次出現新簽合同額同比負增長。至一季度,全國施工企業的累計合同額達到172031.45億元,同比增長9.3%,較同期增幅下降6.7個百分點,累計合同額的仍保持增長,主要源于企業上年結轉合同額的增長。
新簽合同額與建筑業總產值增速均現斷崖式的下跌,增速雙雙創有數據統計以來的新低,再次佐證2015年,是建筑業的“危機”年,固定資產投資、地產業的下滑,給建筑業帶來很大的發展危機。這樣的降幅對中國建筑業發展模式提出明顯的挑戰,要改變思維,才能生存。中國建筑企業不會倒閉的商業神話將會被改變,戰略不當,管理水平低,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建企將被淘汰一大批。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圖表制作:魯班咨詢
分省區建筑業總產值與新簽合同額
從地區來看,2015年一季度建筑業產值中,東部地區份額依然最大,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56.6%,其次中部和西部地區完成產值占比分別為24.1%和19.3%。東部地區產值雖然占比最大,但份額持續下降,較2014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而中部地區則由去年同期的23.6%增加到24.1%。
2015年一季度全國建筑業總產值增速僅為10.1%,東部地區再次成為產值增幅最低的地區,僅達到8.6%,中部和西部地區同比增幅則分別達到12.6%和11.8%。建筑業進入低速增長新常態是不爭的事實。
一季度,全國31省份中,近半數省市建筑業總產值增速滑入個位數增長時代。浙江地區完成產值4165.9億元,依然領跑于其他省份,僅有15省份產值增速超過10.0%增長,產值增幅最高的為貴州,增幅達到18.8%,其次為湖南、江西,增幅分別為17.1%、17.0%。遼寧、內蒙古、青海3省份一季度建筑業總產值增速為負值。建筑業產值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影響,國民經濟進入新常態后,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困難局面,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把調結構轉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告別了傳統依靠投資帶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
東北經濟滑坡明顯的狀態,早就引起中央的注意。2014年,國務院特意出臺《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意見》的35條“藥方”,各省也出臺系列穩增長的政策,由于東北地區計劃經濟色彩濃郁,政府主導作用強,國企發展強勢,而以民企為代表的市場弱小,,使得總體的刺激效果有限。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圖表制作:魯班咨詢
分地區來看,2015年一季度的建筑業新簽合同額,東部地區依然份額最大,達到1.77萬億元,占全國的54.9%,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占比25.9%,同比增加2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新簽合同額依然最小,占比19.2%,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
從新簽合同額的增長速度來看,中部地區首次以3.8%的增幅位居第一,而東部和西部地區則與去年同期的增長截然相反,出現負增長,分別下滑8.2%和0.6%。
從省份來看,2015年一季度,全國31省市中,15個省份新簽合同額出現負增長。浙江、江蘇依然遙遙領先,其中浙江新簽合同額3972.9億元,居全國各省市之首,但同比下滑11.4%;增幅最高的省份分別為黑龍江、新疆、甘肅、重慶,同比增幅分別達到46.1%、21.1%、14.8%、13.9%。青海、遼寧、河北新簽合同額降幅最高,分別達到-31.9%、-18.8%、-16.4%。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圖表制作:魯班咨詢
對外承包工程建筑業完成額與新簽合同額
商務部公布,2015年上半年,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675.4億美元;同比增長9.7%,新簽合同額866.7億美元,同比增長6.9%。1~6月,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313個,比上年同期增加11個,合計696.6億美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80.4%。其中上億美元的項目187個,同比增加19個。
與2014年同期相比較,我國對外工程承包營業額增長2.8個百分點,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32.2個百分點。
我國政府的簡政放權為企業“走出去”創造了更寬松的環境。同時,我國政府加大了和有關國家的協商和交涉的力度。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迄今和132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和100多個國家建立了經貿混委會或者聯委會的機制,協商對外投資合作中的問題,同時也和90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的決定,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環境。
今年1~6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0個國家承攬對外承包工程項目1401個,新簽合同額375.5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43.3%,同比增長16.7%;完成營業額297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4%,同比增長5.4%。
數據來源:商務部,圖表制作:魯班咨詢
上市建筑企業半年度經營狀況
截止2015年7月22日,魯班咨詢重點觀察的56家上市建筑企業中,有26家對公司對二季度業績進行了預測或修正。這26家公司主要來自于房建、公路隧道、水利、化工、幕墻、裝修裝飾、鋼構等領域。其中,15家公司表示業績預增,另有6家預減或預虧,占全部26家的23.1%。相比去年同期披露業績預告的21家企業中,66.7%的企業表示業績預增,而今年26家中業績預增企業占比57.7%。2015年上市建企業績開始分化,預計今年上市建企的總體經營業績略差于去年同期。
15家業績預增的企業中,預計凈利潤增幅超過30%的有5家,分別為中鋼國際、天健集團、萬邦達、中化巖土、中國武夷。本次披露業績預測報告中,利潤增幅最高的建企為中鋼國際,預計2015年上半年凈利潤計為24687.94萬元,預計比上年同期增長202.13%。在經歷2014年資產重組之后,中鋼國際變身為國內冶金工程領域龍頭。公司逆勢穩增的發展態勢,主要得益于國內項目穩步開拓及財務費用因募資還債等原因導致利息支出減少而同比下降約7000萬元。
受國內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前些年來自傳統的裝飾領域的金螳螂、洪濤股份和亞廈股份業績增幅均較往年出現大幅下滑。金螳螂、洪濤股份和亞廈股份預計凈利潤分別增長5~15%、0~20%、0~20%。中報凈利潤下降超過30%的有成都路橋、中國化學、易世達三家企業。其中易世達凈利潤下滑幅度最大,該企業預計1~6月凈利潤虧損1800~2300萬元,而去年同期易世達盈利1068.03萬元,公司報告解讀為國內水泥余熱發電市場形勢依然嚴峻,收入及毛利率水平均大幅下降,公司對在執行的海外余熱發電項目計提了較大金額的存貨跌價準備,同時格爾木光伏項目因當地光照條件遠低于歷史平均氣象數據,處于虧損狀況。
數據來源:上市企業業績預告,圖表制作:魯班咨詢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