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慧峰 榮兆斌 陳銀川
勞務精細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推行勞務實名制管理。勞務實名制就是要建立勞務人員信息檔案,既包含勞務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戶籍、工種、學歷、銀行卡及卡號等基本固定信息,還要包括考勤記錄、工資結算及支付、從業記錄(從業時間)、誠信等動態信息。固定信息在施工人員入場前辦理好后方可入場,動態信息要定期更新,如考勤為每天,工資為每月,誠信為每年一次等。另外,勞務人員實名制還要建立動態數據庫,一方面是離場人員的記錄,一方面新增人員入場的記錄。
建立一體化的勞務日常管理體系。一體化的勞務日常管理體系就是要項目、分子公司、公司建立立體的勞務管理體系。勞務信息管理軟件為實現企業一體化乃至行業的一體化創造了條件,在不需要太多投入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項目人員入場勞務人員信息一次收集,每日的考勤信息自動錄入,工作動態信息自動監控,實現這些信息在項目層、分子公司層、公司層的全面共享,同時具備不同層級的信息統計、數據分析功能,有利于了解企業層面勞務資源的特點,如工種的需求信息、年齡分布情況、學歷情況、地域分布情況等等,從而為公司勞務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撐依據。
依托信息化管理實現精細化。一是統一管理規則。分包管理中,公司制定管理規則,統一內部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標準,項目上執行企業的管理規則,同時,項目上根據權限可以設定項目細則,對于個別特殊的項目管理,需要按照特定的細則執行。管理規則與管理系統的結合應用,才能更有利于管理制度的落地,有利于公司對勞務管理的監管,讓管理分布在每個過程控制的細節中。
二是勞務人員實名登記。在施工項目中,大量勞務人員的流動形成了勞務人員難以監管的現狀,如何快速的登記人員信息,并對人員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形成對企業勞務管理的有效數據,支持企業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項目上勞務人員使用身份證進行實名制登記,信息登記后實現勞務人員信息企業內部共享,在勞務人員進場時可以直接提示管理者進場人員是否存在問題或風險,從而將不符合要求(如未培訓、超齡、黑名單等)的人員拒之門外,防患于未然。針對現場勞務人員的管理,建立配套的獎懲機制并嚴格執行,通過這種管理模式的執行,進一步加強了人員的管理力度,也為企業勞務的甄別和篩選提供了基礎。
針對企業的所有項目,動態的查找搜索某勞務企業、某人以及根據人員的情況,匯總統計企業的勞務狀態,通過勞務企業特點、人員地域、年齡、工種、學歷等信息的整體情況,來分析企業勞動力狀況運行是否良好,需要采取什么措施進一步完善,從而不斷適應勞動力市場的動態變化。
三是實時動態考勤。安裝考勤設備,通過應用閘機或RFID考勤設備,與系統結合,加強考勤管理,動態掌控項目人員出勤情況。自動生成勞務企業、施工班組及工人考勤表,提高考勤準確性,使項目部實時掌握項目施工人數、工種情況,確保工程進度運籌帷幄。
企業通過動態監控,掌握項目勞務人員數量的動態變化,快速滿足政府相關部門數據統計要求。同時,通過大量的數據統計現場工人勞動效率,為企業成本管理積累數據信息,可以有效篩選除效率低下的項目部,督促項目不斷改善。
四是安全培訓教育落地。項目安全培訓教育的效果直接影響現場安全管理,因此保證每個人都能參加培訓,并達到培訓效果,使每個現場施工人員都能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安全施工技能是非常關鍵的。系統通過刷卡將每個人參加安全培訓教育的情況進行統計,并設定規則提醒監控人員參加培訓。
五是工人工資發放監管。勞務工人的工資發放情況是否與用工企業掌握的狀況一致是施工企業勞務監管的重點,目的在于保證工資真正發放到工人手中,降低薪資糾紛風險。工資發放監管目前存在兩種模式,一種是勞務隊伍直接發工資到工人手中,施工企業監管發放的結果;還有一種就是施工企業代發工資,保證工資真正到工人賬戶上。
針對第一種情況,勞務隊發放工資,施工企業監管,系統要求按照根據考勤情況,制定工資發放記錄,通過系統規則的設置,來提醒施工企業工資未發放的情況,從避免某些人的工資漏發情況。
針對施工企業代發工資情況,系統可通過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可直接將工資發放到工人的銀行卡中,從而保證工資發放的真實性,并且避免了企業統一辦卡等復雜的工作手續。
六是現場人員定位。人員定位跟蹤是施工企業應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現場管理的一個很好的手段。根據安全管理要求以及現場的狀況,針對于危險區域和特殊工種等存在安全風險的因素進行人員的定位跟蹤,從而減少和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在安全應急預案中,應用人員定位跟蹤進行配合,可以大大提高方案的有效性。
建立勞務分包準入機制。勞務隊伍選擇與管理應力求集中到法人層次,建立三層合作機制,即核心層、基本層、輔助配合層。核心層是長期使用,有共同的價值取向,應占到勞務分包的20%左右;基本層是有合作經歷,可長期使用,需要監督,完全依靠社會大市場,應占到勞務分包的50%,輔助配合層是來源隨機性強,短期使用,重點監督,以應急施工高峰或其他季節性、臨時性安排。
勞務精細化管理的合作模式
結合當前建筑行業的實際,總承包企業的勞務精細化管理可選擇幾下幾種模式: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