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PPP是一場球賽的話,上半場是通過公平的方式選擇最有能力的社會資本和政府合作,下半場就是融資問題。”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近日表述。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29日,財政部PPP入庫項目7110個,投資需求82750億元,涵蓋了能源、交通運輸、水利建設等19個行業。
然而,目前只有352個項目已進入執行階段,簽約金額4954億元。記者了解到,當前中央和地方政府把推行PPP項目作為一種重要的任務來看待,重視程度空前。
從2004年3月建設部發布的《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開始,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2年12月2日以發改投資[2014]2724號文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之后2014年11月29日,財政部以財金〔2014〕113號文發布了《關于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的通知》 。
盡管國家政策不斷地助推PPP項目,但出現了“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社會資本卻比較冷。而且,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門反映推行比較難。國企作為另外乙方參與較多,民企則參與不多。
在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中國社科院中小銀行研究基地副秘書長馮興元看來,進入PPP合作,需要調動大量的資金。但是民營資本方難以從銀行獲得大量借貸資金。
馮興元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財政部控制地方政府市政債券的發行數量,這些市政債券也不是為民間資本方提供融資,而是為地方政府。待加入、想加入PPP項目的民營資本方,一般也不能指望從股市中獲得融資。
記者了解到,PPP融資應該以項目現金流為主,或者采取項目現金流+政府補助模式。但是目前我國多數PPP項目融資還沒有轉向以項目現金流為主,多數仍然以傳統的資產負債融資方式。
馮興元坦言,國有企業有資金實力,但是運作能力低下。民營企業有運作能力,但存在融資難問題。各地地方政府已經債臺高筑,金融機構如果繼續為地方政府提供融資,可能引發金融風險。
“其實,不只是融資問題,PPP項目真正落地,還需解決多重問題。”馮興元認為,目前很多地方是國有資本參與,而不是民營資本,這樣一來,沒有帶動原來中央政府希望調動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的初衷。
據馮興元介紹,政府與民營資本方往往存在相互不信任,政府官員更愿意選擇國企作為合作方,選擇國企之后,如果出現問題,不會有被指責為國有資本流失。如果選擇民企作為合作方,則有此擔憂。
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由于PPP項目運行周期時間較長,政府很多政策存在所謂的地方政府“政治周期”。民企作為合作方難以獲得足夠長期穩定的政府支持。政府部門出資政策容易多變,民企利益難以保障。
“政府配套政策或者設施沒有跟上,使得項目運作成本發生變化,地方政府不能調整其支持方式和力度,民營資本一方難以實施項目,容易導致多種多樣的信用風險。”馮興元對記者說。
事實上,我國的PPP項目初衷,是改善政府治理方式,推行政府治道變革,打破行政壟斷、放寬民營資本的準入,調動民營資本的進入,充分釋放市場活力,提高基礎設施項目的運營效率,降低政府投入。
“中國經濟增長趨緩,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長趨緩,一些地方甚至出現財政收入減少。各地財政壓力變大。地方政府負債嚴重。PPP作為一種商業模式,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但是需要克服上述種種問題,包括民企融資難問題,真正讓民企放心進入問題。”馮興元表示。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