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建筑業是數據量最大、業務規模最大的大數據行業,但同樣也是當前各行業中最沒有數據的行業。即使對同等規模的企業來講,也是最沒有數據的企業。
這樣的行業就是典型的等待被革命的行業,但建筑業近30年一直被約25%的行業增速(與互聯網產業增速相當)麻痹著,行業基本不思進取,管理創新能力十分微弱,企業與行業的轉型升級步履艱難。信息化、互聯網、大數據與行業相隔較遠。
當然建筑業信息化、大數據始終難以發展起來,與行業本質也有較大關系。建筑業生產的復雜性,導致互聯網被充分應用、大數據成為生產力的技術難度十分巨大。這也大大減少了技術對行業變革的沖擊,使保守勢力得以長期掌控行業。
建筑業與制造業生產方式不相同:
BIM,是必須的戰略
在目前這個時點上,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已不再是行業前沿性的技術,而是行業的大趨勢,是建企必須的戰略。企業內保守勢力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反對BIM技 術在企業內的及早普及和深入應用,無異于漠視企業前程。而及早普及和深入應用BIM技術的施工企業將獲得一種新的強大競爭力。
當前很多企業實施BIM技術收效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BIM方案選擇不當,實施方法不對。總以為BIM這個詞是老外搞出來的,BIM技術也一定是 老外的好,不清楚國外的BIM方案在設計階段當前有較大優勢,但施工階段的本地化、專業化尚有一段較長距離。國外的BIM技術專業化、本地化有所欠缺,建 模效率低,連一套工程實物量數據拿不出來,效果自然差。
理論和大量的實證調研證明,如果施工企業從項目招投標開始到竣工、維修服務結束,全過程充分應用恰當的BIM技術,大部分企業的大部分項目,有5~10%的利潤空間可以挖掘,BIM技術可以獲得10倍以上的投資回報。
BIM技術的核心能力
BIM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突破了項目管理最難的管理技術瓶頸,BIM技術的普及深入應用將大大緩解國內項目管理的兩大挑戰——緩解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突破管理技術瓶頸!
BIM技術的核心能力在于以下三點:
一是幫我們將工程實體成功創建成一個具有多維度結構化數據庫的工程數字模型。這樣工程數字模型可在多種維度條件下快速實現創建、計算、分析等,為項目各條線的精細化及時提供準確的數據;
二是數據對象粒度可以達到構件級。像鋼筋專業甚至可以以一根鋼筋為對象,達到更細的精細度。BIM模型數據精細度夠高,可以讓分析數據的功能變得更強,能做的分析就更多,是項目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條件。
三是BIM模型同時成為項目工程數據和業務數據的大數據承載平臺。正因為BIM是多維度(>=3D)結構化數據庫,項目管理相關數據放在 BIM的關聯數據庫中,借助BIM的結構化能力,不但使各種業務數據具備更強的計算分析能力;而且還可以利用BIM的可視化能力,所有報表數據不僅隨時即 得,還是3D、4D可視化的,更符合人性也更能提升協同效率。
BIM技術的這些能力和價值,相對以往的項目管理技術手段和IT技術手段,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判定,BIM技術將給施工企業項目精細化管理、 企業集約化管理和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帶來強大的數據支撐和技術支撐,突破以往傳統項目管理技術手段的瓶頸,從而帶來項目管理、建筑企業甚至是行業管理的革 命。
可以預見,BIM技術將成為建筑業的操作系統,越來越多的各崗位作業將在基于BIM的系統上完成,工作將變得更高效、質量更高,工作成果可存 貯、可搜索、可計算分析和共享協同。正因為BIM技術的內容和應用十分巨大,而各階段目的不同、專業不同會產出不同的數百項應用,因此不會出現設計、施 工、運維三大階段一大統的平臺,而是各大階段會有一個優勢BIM平臺出現。
BIM對企業影響
對施工企業來說,繼續在傳統管理技術手段上進行項目管理作業,將與基于BIM的項目管理模式有很大的效率和質量落差,在進度、成本和質量安全管理,甚至在企業品牌差距將進一步拉大,企業競爭力無從談起,這就意味著,不在BIM技術應用上及時跟進,即面臨淘汰的危險。
大部分的企業、大部分的企業高管在糾結BIM技術給企業和自己帶來的沖擊,有的始終停留在靠不透明獲利的守舊思維上,有的怕過程透明給自己權力 和利益帶來威脅。難怪在2013年AU大會上潘石屹不客氣地指出,施工企業是BIM技術的阻力,業主方才是最大推動力。這個說法并不完全正確,但建筑業內 部的確有一部分來自中層干部對透明化的阻力。這些力量阻礙了行業的進步,拖了行業轉型升級的后腿。
但行業真相是,最不透明的建筑業行業利潤一直是最低的,既始這些一直處于20~30%的高速增長時代,行業平均利潤率也只有2%左右,是同為第 二產業的工業產值利潤率(7%)的1/3還要低。很明顯,處于不透明的現狀,并沒有給我們企業帶來高利潤。我們更應看清的現實倒是:
當行業增速減緩時,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當業主方有能力搞得很清時,我們自己搞不清怎么辦?
當競爭對手有能力搞得很清時,我們自己搞不清怎么辦?
當分包供應商能搞得很清楚時,我們自己搞不清怎么辦?
在政府、業主方和競爭壓力下,主動變革,跟上形勢對企業自身更為有利,更為主動,否則無疑將自己處在淘汰的邊緣。
現在起步,為時未晚。盡快行動,讓BIM技術盡早在企業內普及深入應用,完全可以讓BIM技術應用成為自己企業一個核心競爭力!
“BIM+互聯網”改變建筑業
互聯網已革命性的改變了很多行業,如家電銷售(京東、天貓)、百貨零售(淘寶)、手機(小米、iPhone),諸如此類,非常之多。現在中國互 聯網巨頭又開始發動互聯網對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券業)的革命,阿里、騰訊、蘇寧云商都將進入金融業,已讓銀行大佬們憂心不已。
對于互聯網、信息化,建筑業一直穩如泰山,巋然不動。這不是說建筑業與互聯網、信息化絕緣,而是技術未成熟、行業時機未到而已。到今天,互聯網 及信息技術改變所有行業,各行業都會排著隊被革命,已被理論和實踐證明,只不過早晚而已。企業家應洞察這一趨勢,才不會被大趨勢淹沒。
互聯網革命的根本機理是通過提升最終用戶(消費者、客戶)對產業鏈全過程的信息對稱(透明化)能力,對產業鏈價值進行重新分配,更有利于消費者和價值創造者,低水平的資源控制獲益能力將降低。
對于建筑業而言,確實僅有互聯網是不夠的,需要“BIM+互聯網”,才能對建筑產業鏈進行透明化。建筑業價值鏈決定性關鍵要素是工程量、建材設備產品價格、消耗量指標、造價。
BIM實現的主要是對工程量的透明化,對其它信息輔助透明化。
互聯網一是幫助BIM技術實現廣域網的協同和共享,二是將產品價格、消耗量指標、造價數據信息進行透明化。
行業實現透明化的時候,各企業賺的是管理的錢,增值服務能力的錢,品牌的錢。一般來講,這個錢會比大家現在賺的多很多。
“BIM+互聯網”正在加快對建筑業的革命速度,雖然這個趨勢會面臨很大的阻力,但前進的方向和速度的加快卻不以人為意志為轉移。對建筑企業來講,變革既有上游客戶和政府行業管理的推動,更重要的是先行者有通吃的動力。
正如一個故事所言:兩位探險者進入深山,突然看到前面一只老虎在擋著去路,等著他們。其中一位急忙蹲下系緊鞋帶,準備逃跑。另一位不得其解,對他說:“你覺得我們兩個跑得過老虎嗎”,系鞋帶的則說:“我跑得過你就可以了。”
事實上,建筑業透明化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是:市場集中度將大幅提升,真正改變中國建筑業大企業的成本比小企業高、小企業成本比個體包工頭成本高的奇怪現象,將行業規模經濟優勢做出來。小企業屆時將無法生存,行業競爭更為理性,行業平均利潤將成倍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