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在江蘇省首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試點項目培訓暨推介會上,連云港市新機場建設等15個項目入選首批PPP模式試點,總投資875億,涉及交通基礎設施、供水安全保障、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生活垃圾無害處理以及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五大領域。
為更好推進首批PPP試點項目的實質性操作,擴大試點項目的社會影響,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關注PPP項目,本次推介會邀請到世行、國際金融公司、國內大型投資公司、省內金融機構、民營企業等50多家單位參加,為首批試點項目尋找合作伙伴、提供融資渠道搭建了平臺。
什么是PPP?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系,并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官方及業界認為,相較于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PPP模式將更強調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分擔,有利于降低前期風險。
“在當前創新城鎮化投融資體制、著力化解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風險、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的背景下,推廣使用PPP模式,不僅是一次微觀層面的操作方式升級,更是一次宏觀層面的體制機制變革。”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如此表述PPP模式對當前中國經濟的意義。
據悉,財政部將著手梳理建立PPP項目庫,健全相關法律體系,并研究明確“怎樣支持”PPP運作,營造良好的運作環境。
投資分析
分析人士指出,PPP投融資模式改革,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鍵舉措。積極推進PPP改革,有利于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改進政府管理方式,有利于改善財政收支狀況,減輕政府債務,有利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改善國有獨資平臺的運營管理和法人治理結構,推進混合所有制發展。
經過20年的信息化建設歷程,北京首鋼建設逐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和應用體系建設。橫向看,首鋼建設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涵蓋經營管理和施工管理的全部業務內容,縱向看,一個工程項目從投標開始,到項目準備,再到項目的實施,最后到總結存檔,整個過程,系統做到全過程記錄和管控。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