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首都21屆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展覽在北京規劃展覽館開幕。北京名城委專家工作會暨建筑文化傳承與創新座談會同時召開。該市副市長陳剛在會上表示,要挖掘首都歷史文化和建筑文化資源價值,摸清家底,分門別類歸類總結,提出明確的保護思路和理念。按規劃先行的要求,針對不同層次、類型的歷史文化街區,有針對性地編制保護規劃和標準規范,完善房屋管理規則,避免“怪建筑”出現。
“求怪的建筑,是盲目自大,還是要回到健康心態?”陳剛提到“怪建筑”時說。他表示,要利用總體規劃修改契機,增加城市設計的內容。進一步細化建筑設計的規范要求,提高建筑設計水平。通過城市設計確定建筑整體風貌要求,對建筑體量、尺度、風格、色彩、形式、材料等基本方面進行必要的規定。今后要注重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為城市風貌和人居環境創造和諧宜居的場所。明確城市設計分區管理的原則,使北京既保持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風貌,又體現國際城市的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
如何避免出現“怪建筑”?陳剛表示,要用制度約束低俗粗糙的設計作品出現,完善方案審查制度。
北京還將創新名城保護和城市規劃管理機制。在城市規劃和設計管理中增加專業力量,推廣“協同規劃”機制,讓責任規劃師和責任建筑師協助管理城市規劃,明確長期跟蹤服務、參謀決策和協助治理的責任。在繼承城市歷史文化和探索建筑創作中,完善專家評審和公眾參與機制,檢查陽光規劃,接受輿論監督。探索建立建設項目后評估制度,對重要建設項目、民生項目、基礎設施項目進行后評估。
北京目前正在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進行修編,該市規劃委主任黃艷表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被列為總規修改六大重點專題之一。北京市發改委牽頭研究確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戰略地位,明確舊城功能定位,制定舊城人口、產業發展規劃,編制舊城建設“負面清單”。北京市住建委牽頭研究制定平房區保護和有機更新工作計劃,從舊城平房區房屋產權市場化改革、公房管理運營體系改革、創新融資方式等方面分別制定實施方案。該市文物局牽頭進一步研究文物保護、修繕和利用的方式,加強對歷史文化資源的防災減災研究;東、西城區政府牽頭研究提升舊城整體環境品質。在布局上,該市將保持并強化歷史上形成的整體景觀格局。
經過20年的信息化建設歷程,北京首鋼建設逐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和應用體系建設。橫向看,首鋼建設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涵蓋經營管理和施工管理的全部業務內容,縱向看,一個工程項目從投標開始,到項目準備,再到項目的實施,最后到總結存檔,整個過程,系統做到全過程記錄和管控。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