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素有“地下蛟龍”之稱的盾構機從寧和城際TA03標右線接收井內破土而出,標志著寧和城際城南段地質條件最為復雜的鐵心橋—春江路站區間(簡稱“鐵—春區間”)雙線全面貫通。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頻頻遭遇地下“世界級難題”,地下工程建設者們正憑著“軟實力”突破“硬限制”,“啃”下了包含“癌癥區域”在內的這塊硬骨頭。
遭遇“世界級難題”
正在建設的寧和城際一期,是南京第三條過江地鐵線,也是江北新區獲批后將最早開通的過江軌道交通項目。該線路全長37.53公里,連接南京主城、江北副城、橋林新城,共有19個車站。遠期,該城際將延伸至安徽和縣,成為南京都市圈軌道交通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寧和城際一期建設分為“河西試驗段”、“江北段”、“江南段”三個部分。其中“河西試驗段”年初已經貫通;“江北段”起于天保路站,終點在浦口黃里,去年底開工建設,土建工程要持續到明年6月;“江南段”從永初路站到南京南站的土建工程2015年9月開工。
“江南段”TA03標(一站一區間) 在2012-2014年間,僅用25個月,完成了45.2公里的寧天城際一期工程建設,創造了國內一次性建設開通里程最長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紀錄。
TA03標的鐵心橋站—春江路站盾構區間(以下簡稱鐵—春區間),同樣面臨的是“世界級難題”,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硬是在“豆腐里打洞”、“石頭上面挪豆腐”,用“軟實力”突破“硬限制”,“啃”下了包含“癌癥區域”在內的這塊硬骨頭。
據介紹,鐵—春區間,雙線全長2564米,盾構自2015年7月20日始發。這條隧道也是寧和城際一期江南段開工的第一條隧道,埋深15米,直徑6.2米。該區間地層起伏多變,也是寧和城際城南段施工條件最艱難的區段。其中上軟下硬地層占全線的36.5%,地下水極其豐富,極為不利于盾構施工。
尤其是在春江路與江淮路交叉口以西的140米范圍的凹溝段,地質條件極其復雜。經調查,該區域下方為古河道,隧道洞身處于典型的上軟下硬地層,上部為南京地區特有的卵礫石夾粉質黏土,且上部建筑物稠密但房屋基礎薄弱,不利于盾構施工,對沉降要求更是極高。國內知名專家多次研討后,一致認為,該區域屬于盾構施工的“癌癥區域”,且截止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屬于首例,無任何經驗可以借鑒。
三大“攔路虎”擋在面前
鐵心橋地面一帶,沿線地面條件復雜,盾構需要經過的地面設施就有鐵心橋大街、春江路等主要干道,沿線是大量的簡易居民住宅樓、沿街商鋪、人工湖等,車流量較大、人員密集、建筑物稠密。
原有的地下基礎和設施占用了一定地下空間,加上許多地下管線走向和位置等信息不全,也給地下施工帶來難題。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的地下工程建設者們,采用兩臺海瑞克復合式盾構機進行施工,從鐵心橋大街東側的鐵心橋站(江蘇省社隊工業局對面)始發,往位于春江學校操場內的春江新城站,向西掘進。
施工時對建構筑物和管線的保護是重中之重。處處掣肘、瞻前顧后之下,更大的“攔路虎”還在更深的地下。“鐵~春區間”穿越地層極為不利于盾構施工,是寧和城際全線施工條件最為艱難的一段區間,同時又是制約整條線路通車的關鍵線路。區間共三大“攔路虎”地層:全斷面安山質凝灰巖、全斷面閃長玢巖、 “上軟下硬地層”(頂部為可塑-硬塑狀粉質粘土、卵礫石夾粉質粘土,下部為凝灰巖)。
打個比喻,上軟下硬地層施工就像是在“石頭上面挪豆腐”。這種地層占整個標段的36.5%,主要表現為上部是強度及粘聚力很低的土,手指都可以戳入土中很深,且性質分布不均勻;下部則是強度非常高(80MPa)的巖層,用錘錘擊數次方可劈開,可見上下地層強度差異之大。在這種地層中推進,盾構機需要時速時緩,對地層的擾動非常大,切割地層的盾構機刀盤的刀具更容易損壞。盾構機通過該段時卵礫石層時,也極易受到擾動塌落產生地層空洞,引起地表沉降。
而在全斷面巖石地層中掘進時,盾構機則是震動非常大,人站在地面上能感到明顯震動。夜間施工時,不得不通過減小刀盤轉速、推進速度,以降低對周圍居民的影響。
破解“石頭上面挪豆腐”難題
對于地下工程來說,豐富的地下水的威脅非常大,有時候甚至是致命的。
恰恰“鐵~春區間”在春江路與江淮路交叉口以西140米的“癌癥區域”,地層水特別豐富,主要為基巖裂隙水,部分區段下穿人工湖,其地表水對地層水補給也較為明顯。
如何克服這一工程難點問題的根源,確保在“幾乎不可能”的條件下安全施工?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多管齊下,采取了諸多措施,例如削弱工作面地層的穩定性,嚴格控制地面沉降,增大地面沉降的監測點位和頻率;由地面組織對地層加固施工時,先挖探坑探明和保護管線,再進行下一道工序作業等。
上面是軟土,下面是堅硬的巖層,對盾構機的刀盤和滾刀是相當大的考驗,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地表沉降。
為了破解“石頭上面挪豆腐”的難題,控制施工風險,項目團隊地面上鉆孔注漿加固、鋼管樁支護、隧道內嚴格控制盾構施工參數等,以確保安全。
盾構區間內、外,一共安裝了16個監控探頭,項目團隊24小時值班,嚴密監控盾構掘進的各項參數,并同時實時監測注漿壓力、刀盤扭矩等各項施工參數,關注各種環境監測數據,確保了盾構掘進的萬無一失。
施工最終歷時4個月,克服一切困難,順利通過“癌癥區域”,地面沉降控制在3mm范圍內,有效的保證地面建筑物的安全。
經過近一年的鏖戰,寧和城際城南段10條盾構區間已全部貫通,剩余2條正在掘進。“鐵~春區間”雙線隧道的順利貫通,也為后續鋪軌等工序提供了實質性條件,為2017年正式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全線施工單位起到了示范作用,提振了各參建單位的信心,對加快寧和城際軌道交通一期工程的建設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