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下午,南京市政府辦公廳公布了《南京市住房保障“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十三五”時期,全市平均每年商品住宅土地供應量保持在500公頃左右,平均每年商品住宅上市量保持在8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符合市場規律、購租并舉的住房市場體系,形成“制度完善、機制健全、供需平衡、結構合理、價格穩定、秩序規范”的發展格局。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南京市要在住房保障、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整治、物業管理、房地產市場管理等5個方面取得新成效,其中,保障房建設、房地產市場管理引人關注。
建設1500萬平方米保障房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南京要開工建設1500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約15萬套,其中中低收入家庭保障住房1萬套,征收安置房14萬套。城鎮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蓋率不低于23%,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現“應保盡保”。
新建公共租賃住房以小戶型為主,建筑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以內。新建共有產權保障房的套型以中小戶型為主,單套建筑面積原則上不超過90平方米,套型面積以45平方米、55平方米、65平方米為主。
建成購租并舉、進退有序的住房制度。根據群眾需求和房地產市場發展狀況,可通過新建、翻改建、委托代建、在經營性用地或普通商品住房中配建等多種方式建設保障性住房;鼓勵回購安置住房;從市場上直接購買或長期租賃普通商品住房、二手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據介紹,南京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共有產權為核心的產權性住房購買制度。全市累計新開工2417萬平方米,竣工2177萬平方米,建成丁家莊、花崗、岱山、上坊四大保障房片區;共保障155941戶。
新建商品住宅年均上市800萬平方米左右
關于房地產市場管理,《規劃》中明確表示,要健全調控制度和機制,完善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全面推行存量房交易合同網簽制度,大力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建成房地產市場大數據管理信息系統。
發揮土地調節關鍵作用,年度商品住宅用地供應總量保持在500公頃左右,結構上以滿足自住剛性需求和改善性居住需求為主。優化土地供應方式,將出讓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用地中配建保障性住房(含人才房)、商品住宅上市時間和規模,納入土地出讓合同條款。
商品住房供應規模保持在合理水平,鼓勵開發企業調整供應節奏,保持市場總體供需總量平衡、結構基本完備、價格基本平穩。引導企業優先供應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房源,滿足剛需和剛改的置業需求,新建商品住宅年均上市800萬平方米左右。
大力發展住房租賃
《規劃》還提出加大商辦用房去庫存力度,鼓勵支持各區(園區)出臺政策,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引導庫存商業、辦公等非住宅類商品房改造為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生產性用房,并按規定享受國家和省有關政策優惠。商辦庫存較多、去化周期較長的區域,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經市政府批準允許調整土地用途、規劃條件,引導未開發商業、辦公用地轉型利用,用于國家支持的養老、文化、體育等新興產業項目建設,重新辦理用地手續。
鼓勵開發企業對未出售的非住宅類商品房自持。支持各區發展總部經濟園區、新興產業基地中優先使用。支持開發企業將閑置的商辦用房轉售為租。鼓勵成立住房租賃企業,通過租賃、購買等方式多渠道籌集房源,實施專業化和市場化運作。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持有、運營租賃住房。支持和規范個人出租住房,個人出租房屋實行免費登記、備案制度。擴展租賃房源,鼓勵發展租賃地產。引導住房租賃消費,落實國家支持住房租賃消費的優惠政策措施。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