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天堂网,东京乱伦精品,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會員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郵箱登錄

保持登錄

用第三方帳號直接登錄

返回

您可以選擇以下第三方帳號直接登錄工程建設網,一分鐘完成注冊

登錄 | 注冊

我要投稿(工作時間:9:00-17:00)

投稿郵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聯 系 人:靳明偉

聯系電話:010-68576852

在線咨詢: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靳編輯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邵編輯 ×

工程建設網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PPP項目專題

正在建設中……

業務咨詢:(時間:9:00-17:00)

郵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聯系人:張艷芳

聯系電話:010-68066858

在線咨詢: 工程建設網張編輯 工程建設網何編輯 工程建設網魏編輯

×
所在位置:首頁 > 經濟要聞 > 正文經濟要聞

土壤修復商業模式不清晰,目前社會資本難以進入

發布日期:2016-06-03來源:網絡來源編輯:靳明偉

[摘要]

   經過三年來50多次的易稿,“土十條”終于揭開了面紗。土壤修復企業龍頭企業鴻達興業(002002.SZ)董事長、全國人大代表周奕豐認為,要全國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建立土壤環境基礎數據庫;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給予明確的風向標;而關乎農產品安全的農用地修復則顯得尤為迫切。同時,他也認為,由于目前土壤修復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付費主體不明確,很多社會資本想要參與但不知道如何參與。

   “土十條”的出臺為環保行業刮來了一陣東風。環保部的官方解讀文章指出,“土十條”的實施預計可拉動GDP增長,可新增就業人口200萬人以上;到2020年,預計可帶動環保產業新增產值約4500億元。

   周奕豐是最先“識破東風”的人士之一。自2013年參加了一次全國人大組織的土壤污染調研后,周奕豐就長期關注土壤污染,并將土壤修復列為公司業務的重中之重。

   年報顯示,2015年鴻達興業的營收約為38億元,其中土壤修復業務的營收約為1.24億元,雖然只占總營收的3.26%,但同比增長948.44%。在公司的燒堿、PVC制品、稀土化工等傳統業務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土壤修復業務成為一大亮點。

   “太及時了,很受鼓舞。”周奕豐如此描述自己獲知“土十條”出臺后的心情。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曾連續多年提交有關土壤污染防治與改良修復的建議,并且多條建議被“土十條”采納。比如摸清土壤污染狀況、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推進土地休耕制度等。

   周奕豐向騰訊財經表示,土壤污染防治必須“先摸清家底”,然后有針對性的制定規劃措施。其麾下的廣東地球土壤研究院采集并分析了近500個土壤樣本,南方土壤的PH值一般都在5.5以下,有些甚至低于4.0,屬于強酸性土壤。北方則多為堿性土壤。

   2005年至2013年,環保部會同國土資源部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即1000個點位中污染超標的達到161個。

   “土十條”明確要求,2018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2020年底前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的污染地塊分布及其環境風險情況。并且建立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定期調查制度,每10年開展1次。

   周奕豐認為,全國范圍實施土壤調查,必將打開土壤檢測監測市場,而這也是“土十條”帶來的第一個紅利。騰訊財經了解到,早有上市公司積極布局,其中在新三板上市的華測檢測(300012.SZ)就是其一。

   “農田修復是最迫切的,要優先修復。”周奕豐異常關注農業用地的污染防治,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受到環境污染,保障農產品安全質量。

   “十三五”規劃強調要優先建設確保口糧安全的高標準農田,開展土壤改良等田間工程建設,確保建成高標準農田8億畝。“土十條”也明確了目標,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面積要達到1000萬畝。

   騰訊財經了解到,目前我國土壤修復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2015年的市場規模約為200億元左右,其中絕大部分是建設用地修復,尤其以房地產項目為主,而農業用地修復占比十分小。

   周奕豐認為,不管是農用地修復還是建設用地修復,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付費主體不明確,很多社會資本想要參與但不知道如何參與。

   實際上,當前我國土壤修復產業的產值尚不及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而這一指標在發達國家的土壤修復產業中已經達到30%以上。

   “要明確誰污染誰付費,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周奕豐表示,可以采取土地指標置換、治理后的土地流轉給治污者等多種方式,讓社會資本廣泛參與。

   鴻達興業對此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周奕豐透露,目前鴻達興業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海市達成約19萬畝土地的流轉意向,價格為每年300元/畝;經過土壤改良后,在土地上種植水稻或租給農戶等。

   “土地修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幾年,但是總成本約為1000元/畝,去年我們已經開始有收益。”周奕豐透露,對流轉土地的改良也得了一部分政府補貼,不過并未透露具體數額。

   實際上,鴻達興業的另一大業務是銷售土壤調理劑。旗下子公司西部環保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土壤調理劑已成功推向市場,取得良好效果。2016 年土壤調理劑的預計產量是 35 萬噸。

   鴻達興業無疑搶占了“土十條”的先機。那么“土十條”能撬動多少社會資本?

   周奕豐并未明確給出數字,而是指出,政府應該充分利用PPP模式、設立超級基金、發展綠色金融、發行綠色債券、甚至提取工業指標和商業指標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土壤修復。

  

  “土十條”中對上述措施未有詳盡規定。和其他業內人士一樣,周奕豐期待更具操作性的“土十條”實施細則的出臺,以及加快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規標準體系。

【相關閱讀】

ppp專題

投資建設

政策法規

分析研究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

返回頂部 返回建設網首頁 投稿 用戶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