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三敏
官渡之戰,堅定的自信心、強大的責任心和強烈的進取心,既是稀缺品也是必需品。曹操通過強化“三心”,成功化解覆滅危機,創下了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
用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自信心。自信心不足往往與認識不到位有關。戰前,袁紹雄踞四州,擁兵十萬。而許昌的機動兵力僅萬余,諸將“以為不可敵”,自信心嚴重不足。曹操遂召開了一次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組織荀彧、郭嘉、賈詡,與孔融等人“殆難克乎”的主降觀點進行思想交鋒,厘清了兩個論點:其一,袁紹“法令不立,士卒雖眾,其實難用”,將佐缺點明顯,可善加利用,并不可怕;其二,己方具備度勝、謀勝、武勝、德勝,“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得道多助。最后,曹操總結說,袁紹“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為我奉也”,很有“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的大無畏樂觀氣概,使將士的自信心得到了極大提升。交兵時,首戰斬顏良,再戰誅文丑,軍心大振。正是憑借堅定的自信心,曹操集團上下互勉,克服兵力懸殊、糧草匱乏等諸多難題,走向最終勝利。
用壓力傳遞激發責任心。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更談不上責任心。迎戰方針確定后,曹操立即授權臧霸在東線牽制青州兵力,派遣于禁駐延津協助扼守白馬要塞,委派鐘繇到西線安撫關中,主力則進駐官渡,通過壓力傳遞來激發將士的責任心。當時,程昱駐守的鄄城正處于前線,僅七百兵力,曹操很擔心其安危,欲增兵兩千,但程昱說袁紹“見昱兵少,必輕易不來攻”,勸不要分兵。強大的責任心不僅彌補了軍事實力的不足,而且促進持續創新,用投石車、挖溝塹等發明創造,成功地粉碎敵方樓櫓空中打擊、掘洞地下偷襲等多維度進攻,度過艱難的相持階段,贏得了決勝的資格。
用率先垂范激發進取心。經過半年的軍事對峙,到公元200年10月份,曹操在彈盡糧絕之際,恰逢許攸獻火燒烏巢糧倉之計。深入敵后燒糧極度危險,曹操親率五千步騎,星夜趕赴烏巢。糧倉守將淳于瓊采取“退保營”戰術拖延時間,而后方袁紹的增援騎兵已經在路上。危急關頭,曹操拒絕部下“分兵抵御”的請求,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全力強攻,極大地激發了參戰人員的進取心,“皆殊死戰,大破瓊等”。烏巢軍糧被燒,袁紹全軍“三心”降至冰點,一觸即潰。
“三心”不足雖有客觀因素,但更多是主觀原因,需要我們自查自糾積極改正,因為無論達濟天下還是獨善其身,都離不開堅定的自信心、強大的責任心和強烈的進取心。
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