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省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要求,今年以來,我們按照“抓規范、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創新方法、綜合施策,有力地推動了PPP工作快速發展。現將我省推進情況匯報如下:
一、2017年工作總結
(一)進一步完善制度,理順體制機制。一是聯合省發改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實施意見》。二是印發了《省財政廳內部PPP工作職責分工和項目操作流程》。通過完善制度,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加強,PPP項目的操作流程更加規范,省財政廳內部各處室之間分工得以明確,在PPP工作上真正“擰成一股繩”,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緊抓項目示范,發揮帶動效應。一是推出省級第二批示范項目。經各市(區)財政部門和省級有關主管部門推薦及專家評審,確定合陽至銅川、吳起至華池高速公路等66個項目作為我省第二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總投資金額1250.6億元。二是積極申報第四批國家級PPP示范項目。經各市(區)財政部門和省級有關主管部門推薦及專家評審,向財政部報送了60個備選PPP示范項目,參加國家級PPP示范項目評審,總投資規模1060.9億元。三是開展示范項目督導。9月25-29日,省財政廳組織人員對各市區PPP推進工作情況進行督導,重點督導示范項目的開展情況,督促指導各地規范推進,按時落地。在示范效應帶動下,各地運用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務的熱情進一步加強,截至2017年10月底,今年新增入庫PPP項目159個,待審核項目達到175個,合計超過前2年入庫項目的總和,新增落地項目53個,總落地項目達到80個,真正迎來了PPP項目的“落地年”。
(三)組織宣傳推介,激發各地推廣熱情。一是召開全省PPP工作推進會暨示范項目現場會。3月29日,在韓城市召開了全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工作推進會暨示范項目現場會,丁廳長作重要講話,各地市總結推廣經驗并實地觀摩項目。二是組織召開陜西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推介會。重點推介了86個PPP項目,概算總投資2160億元,為地方政府和潛在社會資本、金融機構搭建對接平臺。通過組織大型活動,各地推廣PPP模式的熱情進一步高漲。
(四)兌現項目獎補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一是撥付中央以獎代補資金。對我省2015年底規范落地的銅川市耀州區“美麗鄉村”氣化工程和韓城市108國道禹門口大橋項項目,分別撥付中央PPP項目以獎代補資金300萬元和500萬元。二是撥付省級獎補資金。撥付合陽至銅川、吳起至華清池高速公路PPP項目等47個項目獎補資金2530萬元。兩次撥付資金共涉及49個項目,項目總投資997億元,預計撬動社會資本200億元、銀行信貸資金700億元投入我省公共服務項目。三是撥付陜南三市污水處理打包PPP項目前期費用3000萬元。
(五)落實“全面實施,統一識別”,穩步推進陜南三市全區域污水處理PPP項目。省財政廳組織陜南三市政府和財政局領導赴四川、貴州就污水處理打包開發模式進行調研。聯合省住建廳、省環保廳、省發改委印發了《關于陜南三市污水處理集中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指導意見》,要求陜南三市將污水處理項目以市為單位打包,整體采用PPP模式實施。以陜南三市污水處理打包開發PPP項目為示范,帶動全省“全面實施,統一識別”順利實施。
(六)加大財政扶持力度,設立PPP基金。省財政廳與中國政合作基金公司合作在我省設立PPP子基金,子基金規模45億元,中國政企合作基金出資40億元,省財政廳出資5億元,采取股權、債權和股權+債權的形式投入我省PPP項目,為PPP項目融資提供增信支持。另外,為鼓勵各地加快推進PPP項目規范落地,省財政廳將PPP項目前期費用補助的范圍從中省示范項目擴大到所有規范落地的PPP項目。
(七)加大推廣力度,建立PPP工作考核機制。為提高各地推廣PPP模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印發了《陜西省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考核獎勵暫行辦法》,設置了PPP項目情況、制度建設情況、業務培訓情況、信息公開情況和規范實施情況等指標,對各市(區)進行考核,并對排名前列的給予一定獎勵。
經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截至今年10月底,我省484個項目進入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入庫項目總投資額5142億元,比年初增加159個項目,1750億元的總投資額。今年評選省級示范項目66個,總投資1301.7億元,向財政部報送備選示范項目60個,總投資規模1060.9億元。中省示范PPP項目共落地65個,投資額達1387億元。其中,今年新增落地45個。全省共落地PPP項目80個,總投資1578億元。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我省將按照“規范管理、防范風險、示范引領、健康發展”的原則,以規范為先導,示范為引領,風險防控為底線,推動PPP事業健康發展。
(一)規范項目庫建設。一是組織指導市縣按時完成項目庫現有項目的清理工作,確保庫內項目嚴格規范。二是嚴把項目入口關,對不適于PPP模式實施的、前期準備工作不到位的、未建立按效付費機制的項目堅決禁止入庫;對純政府付費的項目嚴格控制、審慎入庫;對達到PPP支出上限的市縣,禁止非使用者付費類項目入庫。
(二)繼續做好“全面實施,統一識別”。在污水垃圾處理領域,全面實施PPP模式,扎實推進陜南三市全區域污水處理PPP項目;在其它有現金流的公共服務領域,采取PPP模式識別論證,啟動陜西關中“藍天保衛戰”項目,將關中各市縣集中供熱項目打包采用PPP模式推進。
(三)用好陜西中政企合作基金,設立陜西省PPP基金。設立陜西省PPP基金,用省PPP基金募集資金置換省財政廳向陜西中政企合作基金的出資,放大財政資金乘數,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用好陜西中政企合作基金,發揮基金的融資增信作用。
(四)加強PPP咨詢機構管理。充實我省PPP咨詢機構庫,建立健全咨詢機構的信用評價體系,完善咨詢機構考核、退出等機制,規范我省PPP項目咨詢服務,引導咨詢機構合理收費,提高咨詢服務質量。
(五)加大培訓力度。一是開展精準培訓。聯合省公務員局等部門加大對市、區長的培訓,切實增強其對PPP發展方向的認識、抓住當前的發展機遇。持續加大對省、市、縣PPP項目操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操作規范水平和效果。二是與大學合作成立PPP研究中心。提升我省探索PPP理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為我省PPP項目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