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具體舉措,是審計監督的重點領域。近年來,山東省榮成市審計局對引入該市的PPP項目進行嚴格把關并強化監督職責,打造了一批PPP項目規范運作的“榮成模板”,截至目前,“共促進市城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3個入選國家級PPP示范項目,入選省級示范項目8個。近日,該市因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工作有力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 一是重點論證PPP項目“三性”。重點論證引入PPP項目的“必要性”,運行中的“可行性”及運營后的“效益性”。嚴防BT項目包裝成PPP項目泛濫入庫,并對不具備“能夠取得長期穩定收入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且其收入來源不主要依賴于財政資金”的項目,特別是對根本無收費、無穩定現金流的“不可行”項目建議不予引進;深入分析PPP項目建設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或生態效益的理論值,重點論證項目的實施方案、物有所值評價及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的合理性,著重評價其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的可靠性,并與現行純政府采購的模式進行比較分析,確保采用PPP模式后能夠提高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充分發揮公共財政投資“乘數效應”。
二是嚴格把關核心價格“三要素”。將核心價格要素的審核貫穿于PPP項目競爭性磋商文件監督及合同談判全過程。一是嚴格把關磋商文件預算上限價格,對清單內上限價嚴格采用同期政府工程類似項目招標控制價確定;對未預見部分等清單外工程內容可套取相應定額計價,并在磋商報價中明確下浮比例。二是嚴格把關重要材料、設備、專業工程等暫估價,除磋商文件包含的工程量內容外,其他包括在總承包范圍內的專業工程、貨物等暫估項目,達到國家規定規模的范圍屬于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嚴格履行招投標手續。三是嚴格把關政府年付費價格和運用價格,嚴格審核付費計算公式和運營計價依據,同時重點審查合同是否按照磋商結果簽訂,對其中隱含的不利條件均加以規范,保證PPP項目的長期穩定性和價格公允性。
三是力促項目運行機制日漸完善。催生市政府出臺《關于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實施意見》,并建議另行制定符合PPP項目自身特點的績效評價機制、社會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建立健全PPP項目綜合性評價體系,對項目目標實現、運營管理、公共服務質量、公眾滿意度等情況進行全面績效評價,評價結果依法對外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同時,根據評價結果和合同約定,對服務價格、收費標準或財政補貼等進行調整,激勵社會資本通過管理和技術創新來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實行PPP項目重大錯誤失誤終身責任追究制,對虛假申報和因決策失誤、管理失職造成PPP項目未達到預期成效和財政資金大量損失的,應嚴格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