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由十五局集團參建的寧啟鐵路南通至啟東段建成通車。至此,江蘇省啟東市逐步邁入“鐵路時代”,市民可在家門口乘坐火車前往重慶、武漢、北京等地,3個小時就可到達南京,長三角北翼企業“運輸難”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寧啟鐵路是國家鐵路網“八橫八縱”重要通道之一,是國家沿海開發戰略的一項重大工程。南通至啟東段建成通車后將構建江蘇省東部向西部地區運輸的便捷通道,新增長三角北翼交通運輸通道,帶動沿江沿海產業帶轉型升級,加快啟東市深度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都市圈、生活圈。該段鐵路全長107公里,十五局集團承建的站前1標全長57.6公里,途經南通經濟開發區、通州區、海門市三個區市。
3年6個月,1200多個日日夜夜,一座座橋梁拔地而起、一段段路基從無到有、一根根鋼軌伸向遠方……通車后的寧啟鐵路二期工程,如同一條巨龍,一路向東,舞動在蘇東大地。
見縫插針攻重點 連點成線出形象
“見縫插針的戰術精髓在于無縫對接,高效銜接。點狀施工的現實條件下,項目部沒有盲目地組織人員、設備大規模進場,而是精打細算,動態調控,在現有隊伍及設備滿足施工需求的情況下,通過提高服務現場意識、提高協調效率來縮短工序循環周期。”分管施工生產的項目副經理李攀這樣解釋現場施工的具體戰術。
“抓樁基出產值,抓墩身出形象”,這是橋梁下構施工的秘訣所在。因此,項目部就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以樁基施工重點工程為“根據地”,通過優化機械設備租賃方式,吊車、挖機司機全部跟班作業、同吃同住,有效解決了月租機械利用率不高的問題,成型一孔隨即組織灌注混凝土,隊伍同步進行轉場,開始下一個樁基的作業。
在鎖定重點工程的同時,項目部還連續開展勞動競賽活動,每月當場兌現獎勵,責任區負責人和現場技術員的獎勵與班組完成工作量直接掛鉤,參建員工工作積極性被充分釋放;作業班組見縫插針,逐個擊破,現場具備條件一段隨即成型一段,迅速形成擴散效應。
后勤保障上,項目部加大投入,增加模板保證循環,拌合站、鋼筋加工場通過機械化、智能化生產,在確保質量的同時實現了自給自足、隨用隨取,加之有效的施工組織和合理的隊伍規模,避免了資源浪費,確保了成本可控。
2018年6月30日,寧啟項目新江海河特大橋跨通啟運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順利合龍,標志著項目線下主體工程全部完成。“施工進度的快速推進,得益于‘法人管項目’的貫徹執行”,二公司副總經理高喆對此深有感觸,“粗放的大包模式下,點狀施工帶來的不確定性必然使成本失控。項目部在前期策劃階段就通過‘工序分離,工費承包’,將所有工程進行量化,拿出了清單,作業班組只賺取工費。在‘陽光選用’的大前提之下,項目部面對不多的開工點,以作業班組短期節點目標實現情況為根據,機動調整長期工作量,讓能干活的班組更有積極性。”
體制順了,風氣正了,并且在工作銜接合理、任務基本飽滿的情況下,作業班組心里自然有一筆賬,那就是“沒有任何理由和必要與項目部討價還價,白費口舌還不如埋頭苦干好好干活來的實惠。”
內修質量“百年功” 外練安全“金鐘罩”
“抓進度、保工期,絕不能以犧牲安全質量為代價。安全質量一旦出事,再好的業績也是零。”項目總工程師王廣輝在進場后的第一次施工動員會上強調。
為確保工程質量高標準、合規范,項目部從源頭上嚴把原材料進場關,狠抓過程控制,加大隱患整改力度,對工程質量進行全方位管理。加強對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每一個階段的技術交底,確保施工人員按要求施工。鋼筋加工、模型安拆、混凝土灌注選用專業化勞務隊,張拉、壓漿等關鍵工序操作人員精細把控,技術人員全程指導,將提前印制好的質量安全紅線管理資料下發到了線下工程、制梁、鋪架分部的各個作業班組,結合施工實際逐條講解,強化作業人員的質量安全紅線意識。
“值得一提的是,在T梁梁體養護方面,項目海門制梁場自行設計了自動噴淋設備,達到了用最少的資源實現了最大面積的養護。用電池閥控制開關,設定間隔時間,自動噴灑3到5分鐘,根據梁型設計管道,保證了梁體表面充分濕潤。此辦法不但節省人員和用水量,而且保證了梁體養護質量,還可以重復使用、成本較低,實用性強。”項目梁場負責人吉永斌介紹。
除了加強施工質量的控制,施工過程中還通過各項措施練好安全“金鐘罩”。在安全管理思想上,加強對勞務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在安全責任落實上,各部門及各工區設立安全包保責任人,嚴格執行風險工點安全包保和領導帶班作業制度;在安全措施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應急預案,在施工現場加大安全宣傳力度。
盡管建立了各項安全制度,制定了各項措施,但是如何讓一線的作業工人落實到位,是項目安全管理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難題。“項目部以班組為單位,讓同崗位兩個員工之間簽訂安全生產互保協議,結成安全互保對象。項目部對互保對象實行同獎同罰,一方違紀造成事故,雙方同時受罰;一方在安全生產方面做出重大貢獻,雙方同時受獎。安全互保對象之間相互監督,相互提醒,效果很明顯。”談起安全管理的優秀做法,項目分管安全工作的副經理孫永華坦言。
樣板引路 打造亮點
談到寧啟鐵路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要想成為集團公司在上海鐵路局市場的定海神針,打造標準化工地,樹立品牌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重中之重。
對標準化工地建設,項目部有著自己的思路:高投入不意味著就是標準化,尤其是拌合站、鋼筋加工場等臨建工程,不能片面準求“高、大、上”、把標準化當櫥窗花瓶,而是要實事求是地根據施工生產需求,綜合考慮成本因素,從策劃階段就進行科學地論證和設計,從嚴落實業主規范要求,以確保充分發揮設施功能。
分管安全標準化工地建設的項目副經理孫永華介紹,“上海鐵路局作為各路局中管理較為先進的單位,加之經過寧啟鐵路一期的建設,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的安全標準化工地建設規范和細則,方方面面的要求細致入微。”
項目部一方面在確立9個重點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其升級為管段樣板工程,作為亮點精心打造。項目部出臺規定,四個責任區未經標準化驗收的工點,一律不允許開工,從而倒逼標準化融入日常管理并成為常態。另一方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項目部不忘借鑒行業先進單位經驗,先后組織管理人員到蘇通城際鐵路、連鎮鐵路、商合杭鐵路工地現場觀摩,虛心求教,汲取眾家之長,結合自身實際消化吸收。
經過一段時間的規范,項目標準化建設獲得業主2017年“標準化橋梁施工示范工地”榮譽稱號。
日前,隨著列車在橋梁、路基之間疾馳而過,墩臺與梁片在陽光照耀下,映射出混凝土特有的青灰色的光澤,就像是建設者臉上那抹溫暖的笑暈。在這條貫穿江蘇東西部交通大動脈建設中,全體建設者精心策劃,迎難而上,高效率、高標準的推進各項施工任務,用他們的智慧與責任、拼搏與奉獻,將企業“誠信創新永恒 精品人品同在”的價值觀牢牢地鐫繡在這片土地上,在綠水青山間書寫著無悔的青春,他們必將在江蘇的交通建設和企業的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