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程建設市場競爭激烈,招標程序日趨規范,施工企業在簽訂施工合同、開展工程施工、獲取工程款前需要在投標工作中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施工合同中,合同價款通常由預付工程款、工程進度款和工程質量缺陷保修金構成,其中工程進度款所占比例最大且根據工程量計量結果分批支付,工程質量缺陷保修金則通常在工程竣工驗收一年后結清,這使得施工企業在施工全過程乃至工程竣工后都要長期面臨大量的應收賬款管理工作。因此,認真研討應收賬款管理工作,及時足額獲取應收賬款,是施工企業保持良好財務狀況,維持正常運轉情況的基本保障,也是對其在投標階段努力的應有回報。
與銀行建立長期互信的合作關系
施工企業作為承包方收到的第一筆合同款是工程預付款,而收取預付款的前提之一是向發包方提供相應的保函。因此,與銀行建立長期互信關系是施工企業以較低的財務成本獲取應收賬款的重要工具。
在開展施工作業前,發包方通常會支付一定比例的工程預付款,作為啟動資金供承包方組織施工所需的人員、機具、材料設備等資源,為正式施工做準備。在取得工程預付款前,除合格的發票外,承包方需向發包方提交由保證人(通常是銀行)開具的履約擔保。履約擔保通常由承包方委托銀行開具,分為履約保證金保函和預付款保函兩部分,具體比例根據不同的施工合同條款確定。本文按照履約保證金為合同總價的10%、預付款為合同總價的30%的一般情況展開討論。換言之,在這種情況下,施工企業在收到工程預付款前共需委托銀行開具占合同總價40%的保函。銀行為降低經營風險,在出具保函前通常要求委托人存入與保函金額對應的存款,按照存款利率支付利息。這一方式將占用施工企業大量現金,且利息較低,財務成本較高。但是,對于信用評級高的客戶,銀行可降低甚至取消這一要求,直接開具保函。如果施工企業能夠在長期合作中以良好的記錄取得銀行的信任,就可以以較低的財務成本取得第一筆應收賬款。
在實際工作中,筆者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家施工企業為節省財務成本,偽造銀行保函交給建設單位,企圖騙取工程預付款。但是,建設單位在與銀行對接其他業務時對保函進行了核驗,發現該保函系偽造。建設單位立即停止支付工程預付款的相關工作,并嚴重警告了該企業。由于工期緊迫,重新招標難以實現,建設單位才沒有與其解除合同關系,但在后續的工作中將這家企業列入了不良記錄名單。同時,該筆預付款到發稿之日也沒有支付給該企業,建設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只支付了后期的工程進度款。
施工企業這樣做無疑是得不償失的。偽造行為被發現后,施工企業不但要蒙受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影響其在業界的信譽,更談不上及時足額取得應收賬款。可以說,偽造保函的行為對其之前在投標過程中付出的努力也是極為不負責任的。探究其偽造保函的原因,一是僥幸心理作祟;二是銀行在開具保函前對施工企業的存款要求造成的財務壓力較大,導致施工企業鋌而走險。因此,施工企業如果希望以較小的財務成本獲得保函,應通過良好的信用記錄與銀行建立長期互信的合作關系,用良好的信譽換取保函。這一案例很好地說明了施工企業與銀行建立互信關系的重要性。
注重施工安全和質量
確保施工安全。在與國際接軌的大環境下,我國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問責制度不斷完善,安全意識和管理水平也不斷提高,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建設單位對HSE工作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經濟為杠桿敦促施工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已成為通行的做法。因此,施工企業要及時足額取得應收賬款,必須確保施工安全。
目前,為最大限度約束施工企業重視施工安全,消除安全隱患,建設單位除了在施工合同中針對施工安全設置獎懲條款外,還要制定周詳的安全細則,并與施工企業簽訂安全協議,同時要求承包方在開展施工前繳納安全保證金。安全保證金的收取標準約為30,000~100,000元,對于金額較大的施工合同,安全保證金還會進一步提高,可達到合同總價款的5%。如果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安全事故,依據責任認定情況建設單位可以部分或全部扣除承包方的安全保證金。其次,建設單位將定期及不定期地舉行不同規格的現場安全檢查,對安全隱患和違章行為的責任單位有明確的處罰措施。建設單位發現安全問題后會責令施工企業立即進行整改并在現場繳納200~2,000元的罰款,對拒不繳納者,發包方將在工程進度款中雙倍扣除。對于安全生產管理較好的施工企業,建設單位會在施工過程中及工程竣工驗收后給予一定的獎勵。
由于安全細則日趨嚴格,而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很難在短時期內大幅提高,實際施工過程中因操作不規范接受罰款甚至影響進度款支付的情況屢見不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應收賬款的回收。因此,保證施工安全,提高日常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是施工企業在應收賬款管理中應認真對待的課題。
保證施工質量。在工程建設中,施工質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建設單位通常采用收取工程質量缺陷保修金和針對施工質量設置獎懲條款的方式督促施工企業提高工程質量。工程質量缺陷保修金的金額一般為施工合同總價款的3%,某些施工合同中可達到5%甚至更高。工程質量缺陷保修金通常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12個月后無質量問題時結清。
施工質量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一是按圖施工;二是保證工程尤其是隱蔽工程質量達到驗收標準;三是材料設備應符合有關標準、規范以及專用條款約定的要求。對于由施工企業即承包方負責采購的材料設備,承包方需提供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對材料設備質量負責。建設單位及質量監督部門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都會嚴格檢驗施工質量,一旦發現質量問題,除要求承包方及時整改外,還將處以一定金額的罰款。對于拒不執行整改要求或經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則延遲或停止支付當月的工程進度款,并可另外委托其他施工企業處理,相關費用從原承包方合同款中扣除并加以處罰。對于因整改造成工期滯后的,由承包方承擔追趕工期所需的費用。
筆者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過以下情況:某工程中由承包方負責采購的設備外觀出現輕微變形,但未引起施工人員的注意,依照圖紙進行了安裝。建設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注意到這一情況后立即要求停工,同時暫停支付工程進度款。承包方要求該設備生產廠家派出技術人員對問題設備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該設備變形程度在規范允許范圍內并且不影響正常使用。由于設備已安裝完畢,考慮到工期要求,建設單位同意繼續使用該設備,恢復支付工程進度款,但要求生產廠家和施工企業分別出具質量承諾函,并延長該施工企業工程質量缺陷保修金的結算期。同時,承包方為追回因停工造成的工期滯后,采取了增加施工人員等措施,也導致其成本進一步上升。如果施工企業的質量控制工作能夠再細致一些,這一瑕疵是可以避免的,應收賬款管理也就不會受到影響。這表明,保證施工質量是施工企業做好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嚴格控制施工進度
工程進度款是施工合同價款的主要構成部分,通常占合同總價款的70%左右。因此,嚴格控制施工進度,按期回收工程進度款,是施工企業管理應收賬款的重中之重。
工程進度款通常按月支付,其支付依據是工程量的計量。控制工期是工程項目降低投資成本和提高投資收益的關鍵,因此成為建設單位的重要工作目標。工程要按期完成整體建設計劃,必須嚴格控制各施工分項的工期。建設單位經常采用的工期控制方法是:要求承包方按日、周、月制定進度計劃并統計工作量;針對工程量的完成情況設置一定數額的進度獎懲金,鼓勵施工企業盡早完成計劃工作量。
控制施工進度決不只是制定和完成工作計劃這么簡單,它反映的是施工企業對人力、物力、財力的統籌安排,同時還要合理考慮天氣等外部因素對工期的影響。可以說,施工進度控制能力體現了施工企業全方位的管理水平。在制定工作計劃時,有經驗的施工企業不會簡單地用總工作量除以總工作時間,而是會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合理安排各種資源,并適當留有余地。具體工作包括如下方面:
合理確定施工隊伍規模。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施工企業通常在開工前組織的施工隊伍規模有限。但是,如果對工期的不確定性缺乏足夠的估計,常常在施工進程中出現因趕工需要臨時增加施工人員的情況。目前,我國勞動力資源逐漸顯現緊缺趨勢,局部區域的“民工荒”情況較為突出,施工企業臨時增加人員時往往需要支付高額薪酬,導致人力成本上升。因此,施工企業較為明智的做法是從施工組織開始就安排出足夠的施工人員,這樣做雖然初始成本略高,但可避免施工過程中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且可爭取提前完工,從而獲得進度獎勵,實際上起到了降低人力成本的作用。
提前租賃大型施工機械。施工機具的準備是開工前的重要工作之一。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施工企業通常不再購買大中型施工機械和設備,而是在需要時向專業的租賃公司租用。從購買成本、維修保養成本及使用效率等各個方面衡量,租賃機械設備都是較好的方式。但是,由于大型施工機械成本較高,租賃公司擁有的數量也有限,施工企業在工程開工前應提前準備所需的機械設備,合理安排租賃事宜。
充分考慮外部因素對工期的影響。除施工企業內部的施工組織外,工期還受到諸多外部因素的影響,如:與監理、設計院、其他施工方的協調,項目手續辦理情況,建設單位及其上級單位的視察檢查,惡劣天氣的影響等等。在受外部因素影響導致工期延長時,施工企業應注重做好記錄和歸檔工作,明確停工原因和責任方,保存好對己方有利的證據,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的利益。但是,施工企業應盡量避免和建設單位發生正面沖突,否則不利于后期應收賬款的回收。因此,一旦出現工期滯后的情況,施工企業在保存證據的同時應積極采取補救措施追回工期,才能在與建設單位的協調中獲得主動權。
(作者單位:振華石油控股有限公司 謝 楠)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