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應收賬款是企業對外賒銷產品、材料、勞務等項目而形成的應向對方收取相應款項的一種外置資產。該資產被對方經營,對方可以任意調度使用,本企業卻無法控制,形成一定時期內企業的“虛擬資產”,只有變現為現金流入企業后,才能參與到本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為企業創造新的收益。應收賬款管理應從應收賬款防范機制的建立和逾期債權的處理兩方面入手。企業應設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并與市場、工程、財務等部門對應收賬款進行發生監控、跟蹤服務和反饋分析,并由內部審計部門進行監督管理。對于存在的逾期應收賬款,企業應成立專門機構進行催討,并積極尋找債務重組、出售債權的可能,爭取及時收回債權。
二、應收賬款存在的風險分析
對于建筑工程施工企業來說,應收賬款雖然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市場,但也給企業帶來一定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增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本。當建筑企業出現應收賬款時,尤其是時間較長的有收賬款,會使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大。企業的各種經營成本中,壞賬損失是首要的應收賬款成本。當應收賬款在規定的時間內未能全部收回,企業就需要計提壞賬準備,并將此項成本計入當期損益,導致企業當期利潤下降;若應收賬款出現壞賬,賬款不能全部收回,則企業通過施工所賺取的利潤將無法獲取,企業預先墊付的各項資金也將付之東流,這會對企業的盈利水平造成很大的沖擊。當建筑施工企業的應收賬款數額增大后,會使得企業的流動資金減少,迫使一些企業不得不通過貸款的方式維持經營,而貸款所產生的利息將影響工程項目所獲得的利潤額。此外,因企業的流動資金緊張,將導致企業擴大再生產能力降低,機會成本損失。
(二)易導致財務危機出現。當前企業會計核算是依據權責發生制進行,應收賬款符合確認條件應納入當期的企業收益,但此時企業并未有實際的現金流入,企業收入的增加大部分來自應收賬款,這么做的結果是企業的經營成果被片面的夸大。應收賬款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的流動資金,但流動資金短缺也會導致應收賬款增加,如此往復,使得建筑施工企業的應收賬款逐漸增多,企業的資金運轉也會受到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無法正常進行,進而使得企業出現財務危機。
三、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分析
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應收賬款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風險防范意識缺少;建筑施工企業在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場時,為了能夠贏得市場,在接受施工項目時并未進行風險評估,或者采取其他防范風險的措施,對于能否順利回收工程款漠不關心,不嚴格審查建筑施工合同,甚至出現接受不平等、不規范的合同,這樣做的結果會導致工程欠款的出現。一些工程施工企業對于建設單位結算方式不了解,一些工程項目因未能及時結算,導致項目結算出現拖延,使得施工企業不能及時回收工程款。
(二)管理不規范;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對于應收賬款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認識到其會對企業的經營效益、資金利息產生不利影響,對于應收賬款的管理未指派專人負責,部門之間出現責任不明的情況。當企業出現財務、經營等變動時,會使得一些齡期較長的應收賬款出現賬目不清的情況。
四、完善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研究
(一)提高企業風險防范意識
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應當從根本上認清應收賬款所存在的風險,在進行工程項目承包之前,應先對項目的風險進行科學評估,將風險評估的結果與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然后再判定是否承接該項目,若承接則需要針對項目特點而制定風險防范方法;注重工程承包施工合同管理,合同簽訂前應當明確延期付款違約責任、付款的時間和形式等。注重對企業相關部門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提升其對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并仔細閱讀和分析施工合同,以便能夠對合同的執行、跟蹤等進行預警和監督;針對建筑工程實際特點,制定適合本企業的標準工作流程,要求工程施工人員認真執行該流程,以便能夠減少因施工隨意性而導致的經濟損失。
(二)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
1.完善企業臺賬管理制度。建筑施工企業應當明確負責應收賬款的管理部門,應由該部門建立應收賬款管理臺賬,對各種類型的應收賬款進行分類管理,明確各款項的金額和到期日,指派專人負責對經濟合同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以求能夠降低壞賬的發生率,規避企業生產經營風險;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應當每個月編制一次企業的應收賬款明細,并對應收賬款的賬齡進行統計分析,將統計結果上交給企業的業務部門和企業負責人,以便相關部門能夠根據統計結果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求盡可能的降低企業的資產損失。
2.建立健全企業應收賬款清查制度。企業應收賬款的清查內容應當包括應收賬款表述的完整性、賬務處理的正確性、計價的正確性、所有權歸屬、賬面余額的正確性與真實性。在每年臨近年末時,施工企業應當指派專人對企業的應收賬款進行全面的清查,并逐項與債務人進行核對,以便能夠明確債權關系,真正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以保證企業應收賬款的債券關系在國家規定的兩年訴訟時效內得以明確;對于應收賬款額度較大、能否正常回收會影響企業的生存的,應主動獲取債務單位的經營情況,并對該項應收賬款進行風險評估,這樣企業的領導層就能夠全面、及時、準確的獲取應收賬款的現狀,進而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
3.建立信用評價制度。施工企業在承接工程項目之前,應當對建設單位的資信進行調查和分析,綜合分析建設單位的信用等級和資金狀況,并建立長期的信用檔案。依據對建設單位信用等級的評定,確定該單位是否達到墊資的信用標準和條件,進而決定是否參與工程投標,以及中標后應收款所應采取的管理方式。
4.完善企業回收責任制度;在企業出現應收賬款后,相關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便能夠盡可能的在規定時間內收回款項,以防止因時間過長而導致壞賬情況的發生。項目經理應為收款第一責任人,并由財務主管和經營主管組成收款責任部門。組織本項目全過程的應收賬款、工程質保金、墊資款和現金履約保證金的清收,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與甲方核對已完工程計量,縮短計量支付周期。
總之,只要企業采用有效的措施,應收賬款的信用風險是可以防范的,也只有進行了科學的防范,才可使施工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既擴大市場,增加盈利,又能使應收賬款風險盡可能地降到最低,從而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作者:趙秀芹 /陜西煤業化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