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建筑總承包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勞動力需求快速增長帶來的人工成本過快增長的問題,提前謀劃、長遠設計是關系到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問題。要采取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的策略,將工作重點放在建立勞務基地形成勞動力資源儲備,通過培訓提高勞務工人技術技能,以高素質高效率降成本促效益上。
按著“定點定向、專業配套、雙向選擇、戰略合作”的原則,以實現“互惠互利,合作雙贏,共同發展壯大”為目的,加大勞務基地的建設力度,使企業的勞務隊伍規范化、基地化,逐步減少非勞務基地隊伍所占比例,勞動力資源將主要由勞務基地企業成建制的輸送。通過勞務基地建設培養能滿足建筑總承包企業提高工程質量、提高安全生產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勞務后備大軍,并形成工種配套,能承接各類工程項目的內部勞務市場。勞務基地建設應把握好幾個重點環節:
按法人化、規范化、規?;?ldquo;三化”標準,加強勞務基地企業準入管理。“法人化”:選擇有良好合作經歷、有長期合作意向、愿意建立勞務基地的勞務公司為載體。“規范化”:要結合本地勞務資源結構,做好勞務、選拔、培訓和儲備工作;要建立和完善管理、組織和服務制度,提高自身服務能力與水平。規?;?mdash;—按“大客戶,大項目,大隊伍”的思路,勞務隊伍的勞動力儲備能滿足總承包企業較大和特大型工程項目的施工要求,勞動力素質相對較高,特殊工種100%持證上崗,有較高的現場管理能力。
建立信用等級評價體系,選好留住優秀勞務隊伍。要堅持每年一度考核勞務隊伍,實行優勝劣汰??己税雌髽I資質等級、施工能力、配合服務、工期質量等多項指標進行打分,沒有達到勞務管理的標準和要求的,列為不合格勞務分包商,要從合格分包方花名冊中刪除。建立信用等級評價體系的重要意義在于:通過評選,建立了勞務隊伍信用檔案,如勞務隊伍的特長、施工經歷、項目經理(施工隊長)資料、信用等級等,為今后在不同地區、不同項目、選用不同隊伍提供了依據。通過信用等級評價打造勞務企業誠信體系平臺,調動勞務隊伍的積極性。
多措并舉調動勞務人員的勞動積極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福利待遇,有利于調動勞務工人的積極性,減少人員的流失,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項目經理部在解決好工作場所各項安全設施的同時要推廣人性化管理,如解決好避暑驅寒等基本問題、生活區維持良好的環境衛生、食堂操作人員持證上崗,飲食住宿條件合乎標準。對地理位置偏僻,出行不便、施工周期較長的項目,要設置理發室、醫務室等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推廣工廠化模式,改變傳統建筑施工特點,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逐步加大企業文化建設力度,如為勞務工人提供夜校、休息室、電視房,提高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改善生活質量,滿足其精神層面的需求。
引導建筑勞務工走上“產業工人”道路。分析表明,總包企業使用的建筑勞務工存在的問題是文化層次較低、技能不高、人員流動性大,有的缺乏愛崗敬業精神。這種情況造成勞務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員是拼湊起來的,沒有形成合理的專業工種結構,專業優勢不突出,路橋、基礎設施、機電安裝等專業勞務分包企業很少,競爭力不足。達不到總分包合作雙贏的效果。所以引導建筑勞務工向建筑產業工人轉化提高農民工素質迫在眉睫,也是必由之路。
打造產業工人隊伍,使產業工人回歸,提高勞務工人的素質迫在眉睫。這不僅是總包企業的需要,也是勞務企業自身的需要。要提高勞務工的基本素質、提高其知識技能,就要加大培訓力度。一是建立完善培訓體系。堅持“先培訓后輸出”的原則下,向基地后方培訓和在總包企業內培訓相結合的方式轉化。建立在地方政府宏觀引導下、總包企業積極參與、勞務企業主動落實的培訓機制,調動各方主體的積極性。使之成為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建筑業產業大軍中的一分子,愛崗敬業。二是建立常態化的培訓機制。繼續堅持做好入場教育,繼續堅持辦好農民工夜校,開設技術專題講座,開展技術大比武活動。三是采取差異化、多層次的經費分攤機制。要做好普及型的技能培訓,總包企業依托農民工夜校作好培訓,也可負擔部分師資費用。在提升型的技能培訓中探索由勞務企業和農民工個人共擔培訓經費的方式,結合勞務基地建設鼓勵勞務企業與技能培訓學校聯合辦學,引入社會資本打造技能培訓平臺。
探索多種用工形式,加大勞動力資源儲備。一是完善勞務派遣。這種模式較好地化解了用工合同風險,保障了關鍵崗位用工的穩定。二是抓好專項施工的“架子隊”。較早時期專項施工采用“小班組”這種用工模式,由于勞務工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容易產生“勞動力固化”的現象。發展到現在,采用了在鐵路專項施工的架子隊。從技工學校、勞務基地招收年輕技術工人,為企業培養技能水平高、忠誠度高、專業化水平高、主人翁意識強的高素質技術工人。三是鼓勵總包企業探索組建自有勞務公司。自有勞務公司要有以下主要職能:以投標的方式,承擔本企業建筑施工勞務作業分包工作;負責施工現場勞務作業管理工作;組裝社會勞動力資源,為主業儲備優質勞動力,保障施工生產需要;安置主業富余人員及企業改制分流人員;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搞好勞務培訓,提高勞務隊伍素質;平抑內部勞務價格,抑制勞務價格無序增長,降低勞務人工成本。
(作者: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董亞興)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