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承包工程是實施中央“走出去”戰略的主要形式之一。充分利用國內、國際資源,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發揮著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境外承包工程業務已經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和不斷波動的世界經濟,隨著企業業務領域和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境外承包工程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越來越大。作為企業財務管理核心的資金管理,一直是企業倍加關注的中心課題。
一、境外承包工程企業資金運作流程
生存、發展、獲利是企業追求的三大目標。企業只有生存,才可
能獲利;只有獲利,才能求得發展;只有發展,才能更好的生存。而實現這三大目標的基本條件就是解決好籌資、投資和收益分配這三個環節的問題,這三個環節構成了企業資金運動的整個流程,同樣也是境外開展承包工程企業的資金運作流程。這一流程關系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乃至企業的存亡。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經形象地說:“從商品到貨幣,這是一個驚險的跳躍”。
二、 境外承包工程企業資金運作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國際承包工程企業由最初主營國際工程承包、承擔政府對外經援項目和外派勞務發展到目前的境外實業投資和進出口貿易業務。并在持續擴大國際工程承包經營規模的同時,正積極向上游資源領域擴展。其規模已由最初的三十幾家外經公司發展到目前的二千余家各類公司經營著上述業務,期間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979年—1990年的起步階段
1991年—1999年的穩步上升階段
2000年至今的快速發展階段
“十五”期間完成營業額比“九五”時期翻了一番,2006年完成
營業額是1990年的近35倍。僅以2006年為例:全年實現合同額 660億美元;實現營業額300億美元。 其中5000 萬美元以上的項目212個;1億 美元以上的項目96個;10億 美元以上的項目6個。
三十年來,我國企業在境外開展承包工程業務,由于受國際承包工程市場環境的影響、限制,并且受企業自身發展的影響,企業的資金運作形成了如下特點:
(一)資金分布廣:目前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遍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數企業都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設立機構開展業務。因此形成境外開戶銀行多,資金存放分散及存貸雙高的狀況。一方面,銀行存款總量很大,但資金高度分散,平均賬戶資金存量少,集中度低,企業總部對其所屬單位在境外的資金狀況不能及時、準確地獲取信息,因而難以有效實施監控;另一方面,隨著公司業務模式向拓展海外高端市場和上游項目等領域的轉變,資金需求日益增大,銀行貸款不斷增加,融資壓力不斷增大,帶息負債持續攀升。致使資金使用成本不斷加大,企業償債風險也相應增加。
(二)貨幣種類多:我國境外承包工程業務80%以上均在不發達國家,項目實施大多以當地幣或可自由兌換貨幣結算,由于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習慣作法不同,財務核算通常采用當地幣和美元或歐元進行復幣記賬。在歐元區未形成前,還有英鎊、法郎、瑞士法郎等等。因此企業經營及財務核算所涉及的貨幣種類繁多。
(三)匯率風險大:對于在境外開展承包工程的企業而言,匯率風險是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前些年日元的大幅升值、近期美元的持續貶值及歐元的匯率波動等都給我國的境外承包工程企業造成了重大影響。尤其是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當地的政局和經濟不可預測的因素很多,當地幣匯率波動更大。例如非洲津巴布韋的通貨膨脹率曾達到了169400%;非洲某國家1993年至1995年,僅三年的時間美元兌當地幣的比價就由1:70上升到1:490,當地幣貶值達600%。
(四)受管制約束強:經濟欠發達國家大多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企業經營資金很難跨國調配,即使項目盈利,企業也很難進行自由兌換匯回國內,從而造成企業的盈利只能以當地幣的形式長年沉淀在國外,不斷承受著貨幣貶值的損失。
(五)資金運作管理難:國際承包工程的發包業主形式多樣,既有當地政府、又有國際組織;既有企業法人又有自然人形式的私人企業。業主的支付條件及支付幣種也五花八門,既有現匯項目又有要求帶資承包項目,有的則要求延期支付或以實物支付等方式;支付款項既有當地幣又有美元或其他貨幣,而有的又僅以當地幣形式支付,因此加大了企業資金管理的難度。
三、 境外承包工程企業資金管理的方式和監控重點
(一)建立資金結算中心,統一控制企業資金
眾所周知:現代公司的首要標志就是由總部集中控制資源與統一配置資源,做到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貨幣資本和人力資本的管理與控制。境外承包工程企業的經營特殊性及資金運動的特殊性更加要求企業的資金必須集中管理。
資金結算中心為企業實現統一財務控制與統一收支結算提供了條件。是現代企業在組織結構扁平化的條件下,實現總部集中配置資源、強化成本管理、控制財務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
企業資金結算中心的宗旨是:建立“資金總庫”,將各分公司、子公司和總部資金高度集中,統一調度,實現內部資金的余缺調劑,做到對責任單位所需資金進行集中配置、服務、監督、控制和考核,同時充分發揮公司的整體優勢,增強公司內部的凝聚力,提高在國內外市場的信用度及抗風險能力。
企業資金結算中心要選擇與國際間有實力、覆蓋地域廣、服務網點多的銀行合作,使遠離總部的子、分公司或機構可以依托結算網絡從企業全球資源支持系統中得到資源,避免了各子、分公司在財務支配及收支結算方面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的狀況,進而有效地解決各分、子公司爭奪資金或苦樂不均的矛盾。
企業資金結算中心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避免隨著企業的資產規模擴大,企業的經營權力與利益逐漸向子公司擴散,而風險與責任逐漸向母公司集中的局面。一個或兩個子、分公司風險的轉移,或許不會讓一個企業集團走向末路,但是若干個子、分公司風險的轉移尤其是某一時段的風險集中轉移,往往可以造成企業集團的滅頂之災。
企業資金結算中心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資金權屬關系不變的原則,子公司存放在資金結算中心的款項所有權不變,仍屬該公司;二是有償使用的原則,使用單位必須按照借款金額和時間長短支付資金使用費;三是必須堅持誠信為本的原則,借款單位必須做到有借有還,借新還舊。事實證明凡是長久不衰的企業必定是誠信為上的企業。
(二)加強對企業資金流程中各個環節的重點監控
籌資是企業資金流程的起點和基礎。企業的籌資有自籌和負債兩個渠道。承包工程的特點是造價高、工期長、施工點多,因此企業自籌資金的監控重點應該是加強貨款結算和應收賬款的清收。由于企業自有資金往往難以滿足日常經營活動的需要,負債經營就成為決策者的必然選擇。因此,銀行借款也應成為企業財務的監控重點。企業應該利用自己良好的財務狀況和誠實經營的信譽,選擇有實力的銀行為貸款行,由企業總部統一負責籌資,爭取低息優惠貸款。同時要注意幣種和貸款期限與企業經營實際需要的搭配,避免短貸長投或貸款閑置。注意匯率、利率的變化,及時采用貨幣保值手段,減少還貸匯率損失。
資金的運用是企業資金管理的關鍵,因此也是企業資金監控的重點。大量事實表明這個環節發生的問題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決策機制不健全、規章制度走過場、監管程序當擺設。為此必須完善現代企業管理機制,在決策程序、決策方法上杜絕重大項目不經過科學專業論證、盲目追求中標率的傾向。必須杜絕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三拍”項目。必須建立嚴格的、適合本企業特點的有效的運營機制。既要追求辦事效率,又要有必要的制約環節。例如資金調動的分級審批制和對外支付的雙簽制等等。必須建立包括資金收付進度在內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預算考核辦法,企業員工的獎懲必須與預算的完成情況掛鉤。
企業的收益分配是企業資金流程的最后一個環節,此環節必須貫徹國家、企業、員工三兼顧的原則。必須以企業持續發展、獎優罰劣為原則,從而真正體現一個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三)建立健全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
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尤其是審計制度。企業內部審計不僅要審計企業各單位的財務收支,負責人的任期審計。更要建立加強對審批流程的環節及執行情況的審計。加強對會計核算中是否嚴格執行會計準則的審計。
(四)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對于主要靠銀行貸款擴大國際承包工程業務的企業,其總部財務部門必須把防范財務風險放在首位,密切關注承包工程所在國的政局及經濟形勢,關注項目發包人的經濟狀況。必須建立財務風險預警和應急機制,嚴防企業資金鏈的斷裂。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加強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提高,相信我國的境外承包工程企業今后承攬的國際工程項目會越來越多,項目的規模會越來越大,企業的資金管理會越來越重要。我們財務工作者必須不斷的學習財務管理的新知識,不斷研究解決企業發展中財務管理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企業的發展壯大保駕護航,為我國的境外承包工程企業更好的走向世界,做出我們的貢獻。(作者:中鐵海外工程公司 鄭諍)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