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隊是鐵路工程建設項目為規范施工現場管理而組建的基層施工作業隊伍,是以施工企業管理、技術人員和生產骨干為施工作業管理與管控層,以勞務企業的勞務人員和與施工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其他社會勞動者(統稱勞務作業人員)為主要作業人員的工程隊。,以確保大規模鐵路又好又快地建設。
1、架子隊管理推廣與實施及標準化建設
我項目經理部根據承擔施工任務及專業特點,在制梁、架梁、無砟軌道板、現澆梁、橋面系、隧道等工程開展試點工作;按照“優選隊伍、加強培訓、監管到位、過程控制、運作高效”的原則,積極推廣架子隊模式,并推進“四個標準化”建設,加強架子隊管理。
1.1管理制度標準化。我項目經理部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勞務管理制度》、《勞務用工管理標準》、《架子隊管理標準》等制度,編制了《勞動合同》、《勞務用工合同》、《機械租賃合同》、《內部考核經濟責任書》等范本,下發各工區參照執行。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堅持持續改進,對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并咨詢專業商務律師,對合同范本進行了修訂,加強風險防范。
1.2人員配備標準化。我項目經理部所有架子隊的主要管理人員都由企業正式職工擔任,在組建架子隊時,挑選有一定施工經驗和組織能力的人員組成架子隊的骨架,并有針對性對架子隊管理人員分專業進行培訓,提高管控能力。通過優選隊伍,挑選有經驗的施工隊伍與社會青壯年勞動者,通過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登記造冊等標準流程,編入架子隊,進行統一管理。
1.3現場管理標準化。我項目經理部對引起勞務作業人員進行三級教育,在班前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交底。做到每個作業面有工班長帶班,有安全員監護。并對勞務隊伍進行考核,發現不合格的勞務隊伍,嚴格清退出場。同時,建立合格勞務協作隊伍信息庫,在標段內實現信息共享,優選合格隊伍。
1.4過程控制標準化。在施工過程中實現嚴格監控,通過技術培訓和交底,把高速鐵路工程的工藝流程、操作技術、質量標準等灌輸到每一個作業人員心中,使勞務人員增強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文明施工意識和勞動紀律性,做到“不違規指揮,不違規作業,不違規操作”,達到“質量在心中,標準在腦中,工藝在手中”。
2、架子隊管理模式中存在難點
2.1 “架子隊”的作業人員主要由勞務企業的勞務人員和與施工單位簽訂合同的勞動者組成。勞務資質序列較晚,現有勞務公司規模遠遠不滿足鐵路大規模建設需求。因此,尋找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勞務企業難度比較大。另外,由施工單位直接簽訂的勞務人員,部分人員為當地農民,不像勞務公司的人員已經職業化,農忙時節,會造成施工現場人員不穩定,尤其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加大了企業的管理難度,也增加了施工企業的“進度風險”。同時,未職業化的勞務人員的操作水平也低,不利于提高工程質量。
2.2近年受物價上漲影響,市場人工費一路飆升,而概預(算)編制辦法的“定額人工費”偏低。而定額人工費的單價調整也不到位,造成施工單位的人工費成本偏高。
2.3目前大多數勞務企業屬于新成立的企業,按目前的稅收政策,每一項工程,總承包企業已經按工程總額繳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稅,其中工程總額就已經包含了人工費。然而勞務公司作為獨立法人的建筑勞務企業,又要交相應的營業稅,從而出現了重復交稅。不僅如此,目前稅務部門把建筑勞務企業歸并到服務性行業范圍納稅,而服務行業的營業稅率一般比建筑行業高,造成了建筑勞務企業的稅費標準失當。由此,建筑勞務企業相應提高勞務費,造成整個項目的人工費提高。另外,勞務企業為維持正常經營的管理費、勞務人員社會保障費用及利潤等在勞務價格中沒有明確規定,不利于勞務企業提升作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2.4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建筑行業的特殊性,項目管理機構的臨時性,注定建筑勞務人員的流動性。在社會保障方面受區域限制,給勞務人員和施工單位帶來極大不便。如果社會保障機制改革,能達到“社會保障一卡通”,不受區域限制,就能更好地保障勞務人員的社會保障。
2.5每一個架子隊的主要管理人員必須是施工單位的正式員工擔任,如果架子隊數量多了,需要的管理人員就比較多,這不利于打造智力型、管理型企業,同時,增加了項目的管理成本和難度。也與國家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等資質安排和產業規劃不符。
3、架子隊管理模式實施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3.1架子隊管理人員素質不足,影響架子隊生產效率
近年來,國家4萬億投資拉動內需,主要投資領域為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各施工單位的施工任務大幅度增長,其管理人員的素質及發展跟不上企業發展趨勢,部分單位利用工作經驗有限或新招聘的大學生擔任架子隊管理人員,其現場施工經驗有限,管理經驗不足,協調能力不足,造成架子隊管理散亂,影響架子隊生產效率。
3.2架子隊管理模式推廣流于形式
部分單位把專業分包、切塊分包的施工承包合同,改為勞務合同,把專業承包企業的管理人員編為架子隊管理人員,施工結算依然按照綜合單價方式結算。其實只是形式上變化了,但本質仍然是專業承包。
3.3 “包工頭”隱匿易于架子隊
個別沒有勞務公司的包工隊,直接編入架子隊,其施工企業聘任“包工頭”擔任架子隊管理人員,其勞務費的結算主要以包工頭直接結算,勞務費未直接發送到勞務人員手中,存在“包工頭”不按時發放工資,或許克扣工資的風險,同時也加大了企業勞務糾紛風險。
3.4高素質勞務人員匱乏
據統計,目前中國建筑勞務人員有3000多萬人,但是通過正式培訓,具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不足15%。而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工程逐漸增多,熟練的勞務人員較少,要尋找高素質的勞務人員難度較大。
4 、架子隊管理創新研究
4.1一級管理,一級核算”扁平化管理
目前,項目經理部工區的主要管理模式有一下幾種:
1)工程局成立工區項目部,分局成立施工處,施工處設架子隊;
2)工程局分局成立工區項目部,其他分局配合,直接管理架子隊;
3)工程局成立工區項目部,分局抽調管理人員,直接管理架子隊;
根據架子隊管理模式,主要管理人員由企業正式職工擔任,如果采用設工區項目部——施工處——架子隊,管理層次太多,核算層次太多,管理鏈條太長,利益主體較多,管理難度較大。從人力資源方面,施工處與架子隊管理基本交叉較多,浪費人力資源,降低管理效率,增加管理費用。因此,如果全面推行架子隊管理模式,較適合的管理模式 “一級管理,一級核算”的扁平化管理。
4.2把勞務企業管理人員納入架子隊管理人員編制,共同協管架子隊。
根據目前對工區調研,目前架子隊作業人員主要由勞務公司的勞務人員和社會勞動者構成,尤其在管理勞務公司勞務人員,由企業正式職工直接管理,在安排生產任務時難度較大。因此,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按照要求全部由正式職工擔任,但可把勞務企業主要管理人員納入架子隊管理人員,擔任副職,共同管理作業隊伍,能更好地調動積極性。
4.3對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進行強制性資格審查條件
通過調研,因為部分工區管理層次較多,架子隊需要一定的管理人員,在人力資源比較匱乏的情況下,工區把剛分配的大學生編入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擔任施工隊隊長及技術負責人,實質上完全不具備管理架子隊的能力,不能發揮架子隊管理模式的優勢。因此,建議主要管理人員制定一定的強制性資格審查,以工作經驗和執業資格為主要考核指標。
4.4制定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管理辦法。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是架子隊的核心,是組織基層作業隊伍實施的關鍵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技術知識、管理能力。有針對性的培養,選用,留住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是推廣架子隊管理模式,創新基層作業組織方式的關鍵。因此,需制定架子隊管理人員的管理辦法,包括崗位職責,任職資格,激勵約束,績效考核等,使有能力的人愿意擔任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
4.5制定架子隊內部經濟責任制及考核制度。架子隊是項目經理部、施工處下面的作業機構,可從質量、安全文明施工、進度、成本、完成投資等方面制定考核指標,形成完整的考核體系,使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收入與業績直接掛鉤,以便調動架子隊的主動性、積極性,發揮架子隊的潛力,又好又快的完成施工任務。
4.6、建立良好履約信譽協作隊伍信息庫。在京滬高鐵施工的勞務人員和作業人員不但了解了高速鐵路施工技術,并與企業相互配合了一定時期,并已認同和融入本企業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對于好的協作隊伍,要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因此,要建立良好履約信譽協作隊伍信息庫,為中國水電集團后續中標的鐵路項目推薦隊伍,減少因新隊伍造成的磨合時間,也減小履約風險。
5、架子隊管理取得成效和經驗
5.1規范勞務用工管理,加強了勞務人員的進場審批、技術培訓、過程考核、退場審簽等全過程管理,真正實現以人為本、共創和諧社會。
5.2成本管理得到明顯加強。采用架子隊模式管理后,取消了包工頭,消除了中間環節,降低了因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隊伍單方中途退場造成工期、經濟損失的風險;通過制定各項成本考核指標,使架子隊能夠充分挖掘潛力,降低損耗,減少費用支出,節約了施工成本。
5.3加強了項目整體管控能力。采用架子隊管理模式后,質量、工期、安全、成本管理能得到完全掌控,現場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5.4勞資糾紛明顯減少。我項目經理部各工區積極采用工資卡和現金相結合的方式兌現勞務用工工資,做到足額、及時發放。同時,建立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監督和促進勞務公司及時發放勞務工工資,確保了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
5.5拉近了企業職工與勞務人員的關系,便于創建和諧施工環境,有利于培育長期合作戰略伙伴,達到與企業“榮辱與共”,增強民工的主人翁感和責任意識,同時,通過激勵方式,提高了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及勞務人員的積極性,為創優質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礎。
結束語
架子隊是一種經實踐證明較好的施工生產組織方式、較為理想的勞動用工管理模式。采用架子隊管理模式,能夠充分利用社會勞動資源,實現施工企業管理層與作業層的有機銜接和有效運行,防止施工現場質量安全保證體統流于形式,對確保建設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是施工單位推進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強基固本的最有效途徑,是深入作業層、取消包工頭、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一種根本方法。但是,一項政策執行和一項措施的推廣,是要相應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來保障的,否則就會存在一定的難度,而且會被扭曲。 (作者: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楊松 王欽俞)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