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喜馬拉雅山南麓,素有“山國”之稱的尼泊爾,繼2015年4月25日發生8.1級地震后,又經歷了一次7.5級強震。忙于災后重建的尼泊爾人民,又一次遭受了災難。
然而,滿眼的殘垣斷壁面前,中國企業承建的大大小小的工程項目也經受了一次很嚴峻的考驗。
尼泊爾是中國電建在海外的傳統市場,也是中國企業拓展南亞市場的一個“根據地”。中國電建旗下企業在此精耕細作多年,建設了一項項被尼泊爾人民認可的精品工程。
此次強震,讓中國電建承建項目經受住一次嚴酷的考驗。雖風急雨驟,一個個由中國電建承建和投資建設的項目在強震面前巋然不動,凸顯出中國電建的高品質和品牌的“含金量”。
地震突來襲
尼泊爾時間4月25日上午8點,和往常一樣,上馬相迪A水電站項目職工吃過早餐就早早地趕到施工現場,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上午11點56分,大地深處傳來一陣轟隆隆的聲音,忙碌的工人們還以為是引水隧洞底板開挖的爆破聲,并沒有從工作中停下來。然而,緊接著,桌子、飲水機、房子、玻璃、鋼筋、模板、車輛明顯地劇烈晃動,大家這才反應過來:地震了!
整個大地似乎都在劇烈地顫抖中。只見道路開裂,房屋倒塌,美麗的城鎮瞬間成為廢墟。
站在抖動的地面上,項目領導大聲招呼大家不要慌亂,并立即安排了兩件事,一是馬上把還在大壩廠房、引水隧洞內施工的人員全部轉移到平坦地帶;二是抓緊了解現場施工安全情況,盡快掌握人員、大壩、廠房、營地宿舍等受災情況。
下午1點,距地震一個小時后,項目部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立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細化抗震救災各項措施,明確了生產工作、物資供應、生活保障、醫療救助、安全穩定和宣傳動員六大具體工作小組。
在余震時刻會發生的情況下,項目人員冒著大雨,還對現場營地、炸藥庫、油庫、高邊坡、道路進行險情檢查,及時排險。同時,為防止次生災害,項目部啟動發電機24小時不間斷供電,儲備了能供3天左右的食物、飲用水等物資,安排后勤值班人員,在緊急時期拉響警報、疏散人員;通過海外事業部尼泊爾地震應急群匯集信息,呈報公司和集團安全部門。
為確保安全度汛和發電目標,在余震時有發生的情況下,上馬相迪A水電站項目著手開始復工的準備工作,“盡快恢復生產”,是所有員工的共同心聲。
此時,卻傳來不好的消息:聶拉木、樟木等口岸及道路被迫關閉,尼泊爾部分主要交通要道破壞嚴重,大部分供應商停止經營,現場鋼筋告急、水泥告急、環氧砂漿告急、施工配件告急、火工材料告急……項目部緊急行動,安排專人積極和供應商溝通聯系,組織人員裝卸車。庫里卡尼水電站項目中方員工和當地警察及尼方勞務并肩作戰,最大化地減少地震的影響,想方設法恢復震后工程建設。
工程受考驗
震后第三天,一個由電站業主、監理、設計、施工單位組成的檢查組,對工地整個施工區域的所有作業面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檢查和評估。
經過一天的仔細排查,最終結論是:項目所有人員無一人受傷,大壩廠房、引水隧洞、閘壩等建筑物在強震中無一受損,質量完好。
距離震中約80公里的庫里卡尼水電站工程也經受著強震的顛簸。該工程主要施工內容包括進水口、4.76公里長引水隧洞、地面廠房及附屬結構等,地震發生時,工程進水口、引水隧洞、主廠房等主體結構已完成,經震后檢測,工程整體未發現質量隱患,電站進水口、隧洞、廠房等結構完好。
而在尼泊爾上塔馬克西水電站工程,水電十一局項目部緊急啟動應急預案,職工快速避難,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工程安然無恙。
與此同時,中國電建水電七局、六局、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尼項目,也紛紛傳來消息,所有工程均經受住強震的撕裂,安然無恙。
此景,也令人想起7年前的那場汶川地震。那場8.0級地震,給當地人民帶來沉重災難,岷江上游,由中國電建集團設計和建造的紫坪鋪水電站大壩,因為距震中最近,也受到廣泛關注。大壩的受損情況關乎整個下游平原的安全。
令人欣慰的是,震后國家發改委組織摸排檢測顯示,紫坪鋪水電站大壩經受住了強震的考驗,除部分附屬工程受到影響外,水電站整體運行平穩,高壩巍然挺立。
歷史往往驚人的相似,雖然地點不同,人物、事件有異,但不變的是企業形象和產品的內在精神。精工良建,品臻致遠,真正的考驗面前,才顯示出這幾個詞語的深厚內涵。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