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將這些新型組織定義為創業型組織,是它們基本都在鼓勵自雇傭、自我激勵、自經營、去復雜度,少了管控與監督,其根本邏輯是“只有尊重人的本性,才能調動他的積極性”。
把所有的新型組織定義為創業型組織后,可以發現它們的基本特征,筆者概括為 “八大”特征:
其一:橫向淡化邊界。在組織內部,員工以團隊、項目組、事業部等形式自發或者按一定組織行為,組成數量眾多的業務單元。這些業務單元大小不一,業務性質可以雷同,也可以差異化,形成“百舸爭流”的局面。團隊負責人和團隊成員之間進行雙向選擇,以決定團隊的人員構成。為了某個業務目標,團隊人員在一定時期內是穩定的;但一旦項目結束或者失敗,團隊自行解散,也可以重新組建。業務單元更多以Team、Group相稱,而不是有明顯邊界的Department。
其二:縱向簡化層級。因為有了橫向眾多的平行業務團隊,創業型組織在縱向上會“減負”很多。組織的絕大多數權限下放到基層組織,即團隊一級。其優勢是大大縮短了決策鏈條,讓團隊自行決策。當然,團隊也需要對決策結果負責任,依然體現了責、權、利對等原則。很多企業直接壓縮到兩層結構。如在某建材企業,干脆將全部中層直接“摘帽”,與員工一起參與競聘小團隊的 “牽頭人”。
其三:允許組織失控。既然決策權下放,數量眾多的團隊在賽馬過程中,總是存在無法實現目標的團隊。這是新型組織的“試錯”機制。其好處是,通過實踐檢驗,可以發現優秀團隊、挖掘優秀人才,實現組織的新陳代謝,完成組織的自適應。當然,這種“失控”通常不是因為內部競爭引起,而是市場檢驗的結果。只要團隊成員愿意承擔風險與相應責任,創業失敗后可以選擇繼續創業,也可以自主選擇加入其它團隊。這種小范圍的“失控”,是為了保證系統的“可控”。對到達一定級別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高階蛻變過程,因為有時候不經歷一次徹頭徹尾的打散和重構,就根本無法躍遷到一個全新的形態。
其四:考核寬嚴相濟。既然提倡自我創業,理應談不上績效考核。但無論是團隊,還是事業部,都只是組織的一部分,組織還是需要設計一定的游戲規則。在Facebook,其他同事的“點贊”表明對員工的認可,“點贊”數量就是一種考核;在和君咨詢公司,客戶滿意度與團隊成員滿意度,是重要的考核指標;小米團隊工程師的滿足感,來自于用戶的極力追捧。
其五:強調自我管理。在創業型組織中,上級管控少,更加強調自我管理與行動自覺。什么時候上下班、上班時間干什么,這些條條框框都不是硬性的約束。總之,當他律減少時,需要的是更多自律。
其六:強調資源整合。各個團隊負責人相當于一個個的小BOSS,需要整合各種資源來開展工作。在組織內部,你可以通過市場機制協調其他團隊,如借人、借信息、借資源;組織外部,可以形成更大的資源網,可以網羅行業專家、協會、大學教授、客戶甚至競爭對手。這也是通常所說的“無邊界”。相比于大的傳統組織,創業型組織中的團隊或事業部相對較小、實力較弱,因此整合資源的欲望更強。
其七:重視企業文化。創業型組織沒有嚴格的考核,缺乏嚴苛的管理,看上去“形”很散。因此,更要重視“神”聚。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通過企業文化將數量眾多的創業型團隊聚合在一起。如某知名企業,在新員工入職時,要進行非常嚴格的企業文化考試,不認同企業文化的員工一律不接收。同樣,在Facebook,崇尚win or out文化,不能接受的也只好走路。
其八:建好服務平臺。總部的精力從直接管理抽出,放在了打造系統平臺上,后者能夠帶來整個企業強大的協同效率。有別于傳統組織中的職能部門,平臺人員不能有“管”的思維,更多體現的是服務與保障。各個創業團隊相當于組織中的花,服務平臺就是土壤。土壤是否足夠肥沃,決定了花開的數量,也決定了花的質量。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