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天堂网,东京乱伦精品,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會員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郵箱登錄

保持登錄

用第三方帳號直接登錄

返回

您可以選擇以下第三方帳號直接登錄工程建設網,一分鐘完成注冊

登 錄 | 注 冊

我要投稿(工作時間:9:00-17:00)

投稿郵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聯 系 人:靳明偉

聯系電話:010-68576852

在線咨詢: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靳編輯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邵編輯 ×

工程建設網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PPP項目專題

正在建設中……

業務咨詢:(時間:9:00-17:00)

郵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聯系人:張艷芳

聯系電話:010-68066858

在線咨詢: 中國工程建設網張編輯 中國工程建設網何編輯 中國工程建設網魏編輯

×
所在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正文 企業管理

對施工企業信息化的反思

發布日期:2016-01-21來源:本站編輯:李波

[摘要]
文/楊思民


 由于管理信息化的復雜性,使管理與信息系統間有一定距離;由于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管理需求也會發生變化,使管理與信息系統間產生距離。這兩個距離越短,信息化發揮作用越大。

 

自上世紀80年代引入計算機輔助辦公開始,施工企業信息化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發展歷程,特別是近10年來的蓬勃快速發展,對企業管理標準化、規范化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無論是企業高管的信息化管理思維,還是普通員工的信息化應用積極性,均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同時也歷練培養了一大批信息化領域的復合型專才,為下一步整個行業的信息化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施工行業內的信息化發展遇到了瓶頸,與我們推動信息化的初衷還有較大差距。對實施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業內人士也找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管理粗放、從業人員素質低;投入不足、領導不重視;行業特殊性、咨詢方和軟件公司不了解企業管理;系統設計脫離企業實際等等,好像是一道解不開的難題,眾說紛紜。

客觀地講,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化,本質上是管理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是很難的一道命題。大家看到其他行業的信息化比較先進,其實也大都是業務的信息化。在施工行業內,通用工具軟件和系統如結構計算、繪圖、預算、辦公系統等,也同樣普遍使用的較好。這就引發我們的反思,本文試圖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信息化中遇到的問題,供同道參考。

管理信息化是用錢買不來的

管理信息化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企業上下共同參與,時間長、見效慢、阻力大、有反復。只有充分認識其復雜性、艱巨性,才能對目前的狀況有清醒的認識。管理信息化,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管理信息化是一次管理變革。它會沖擊一部分人、一部分部門的利益,沖淡高層和部門的“人治”優越感。因此,需要企業全體員工轉變觀念,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認識到這是合乎潮流的變革,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變革,要有犧牲個人和部門利益顧全大局的精神。

實施前的輿論宣傳、知識普及必不可少。實施信息化,特別是實施的前期,中層和基層員工工作量會增加很多。因此,只有讓所有員工了解和認同信息化、參與信息化,才能使信息化工作推進順利。同時由于業務部門要參與企業診斷、流程梳理,只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才能提出合理的需求,按信息化規律進行數據分類。有的企業一開始就進行流程梳理,對信息化的目標、需求、范圍懵懵懂懂,缺乏大局觀和系統理念,這樣設計出來的系統質量不可能高。

充分了解信息化建設的規律。企業高層領導認識要統一,提供必備條件,制定一個合適的規劃,配備強有力的班子,要讓清楚自己企業管理的人員參與到信息化建設中,形成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應該由各個層級的專家組成,共同探討、梳理、優化公司各層級的標準業務流程,提出業務需求。同時要幫助軟件公司的IT人員盡可能地理解企業提出的管理需求,要求他們按照企業需求設計系統。有的軟件公司為圖省力,把企業的需求往他們熟知的路上引導,這是企業應警惕和避免的。

另外,系統測試一定要與試點結合,不能只在機房關起門來測試,要讓用戶參與進來,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同時要有信息化實施標準,有考核有獎懲。管理信息化除上述需要注意的幾點外,還有很多具體的工作需要思考。

理性看待“兩個距離”

由于管理信息化的復雜性,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管理與信息系統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使管理與信息系統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每個實施信息化的企業都會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再則,由于外部和內部的環境變化,管理需求也會發生變化,信息系統與管理之間就會有一定的滯后期,使管理與信息系統之間產生距離。這兩個距離越短,信息化發揮的作用越大。有的企業這個距離太大,超出了接受范圍。

這兩個距離是實施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是客觀存在的。不能因為它的存在,我們就大驚小怪,更不能舉足失措,不能陷入“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的陷阱。只有深刻認識這兩個距離,才能使管理信息化進入正常的發展軌道,企業才能樹立信心,不斷努力縮短兩個距離,發揮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如何判斷這個距離的可接受程度呢?我認為,管理加信息系統大于二,或者說信息化的收益大于信息化的投入,這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管理加信息系統等于或小于二,企業就不可能接受,就需要動手術。管理信息化,不是幾個人、幾個部門努力就能做好的;同理,走了彎路也不是哪個領導、哪個部門需要負責任的問題,這是信息化規律所決定的。往前看、重視現實、踏踏實實堅持,才是正途;怕承擔責任、回避矛盾,造成丟掉可惜、用著又發揮不到應有作用的信息化,才是應該避免的。

認識到兩個距離的存在,就應當在前期工作上下足功夫,使第一種距離盡可能縮小。認識到兩個距離的存在,對管理信息化的診斷也應像ISO9000貫標一樣進行管理評審。評審信息系統應有最高管理者和主管領導參加,找出影響這兩個距離大的短板,進行優化、整合、改進,這是搞好信息化必須進行的工作。每年或遇到重大管理變革時,都應該進行評審。只有持續改進,管理信息化的作用才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好用,越來越成熟,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競爭力、提高效率、提高效益的目的。

認識到兩個距離的存在,就應當充分重視企業運維團隊的建設。不管是軟件公司,還是企業自身的信息技術工作者,對系統進行一次改進都要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改進系統不是軟件公司的特長,他們也不愿干這種麻煩沒有效益的事情。不斷擴展、持續優化、整合信息化系統,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凡是管理信息化好的企業,無一例外都有一個業務能力強、責任心強的運維團隊。要認識到未來自主信息化的能力也是衡量一個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之一。

認識到兩個距離的存在,在規劃信息化投入時就要為后面的優化、改進留足資金。有的企業一開始就投入上千萬元的資金用在軟件開發上,發現系統需要改進,沒有思想準備,心理難以接受。

認識到兩個距離的存在,就應當營造一個良好的信息化企業文化,調動全體員工主動參與的熱情,以參與信息化為榮,積極學習信息化知識,掌握信息化技能,企業的信息化才能健康發展。

施工行業信息化的曙光

最近,市場上出現了不用編碼就能開發軟件的產品,如:零編碼快速軟件開發工具“基干平臺”等,為企業依靠自身的力量實施信息化帶來了曙光。它為企業信息化的專業人員和對此感興趣的業務人員自己動手建立系統提供了可能,也使不斷改進既有系統和建立新系統的工作變得得心應手。使用這個平臺投入低,可使很多還沒有上信息化的企業不再因擔心成本高、效果不好而止步不前,上了信息化的企業也可使用這個平臺自己不斷優化系統。如果這個平臺能不斷改進,使用門檻逐步降低,使用效果不斷提高,將助推建設行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

管理信息化,只有開始,沒有終點。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影響著每個人、每個企業,改變著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運用信息技術,是一種潮流、是一個方向。誰率先掌握它、利用它,誰就贏得了先機。如果說,工具軟件的應用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話,那么管理信息化帶來的就不僅僅是效率的提高了,它可以促進企業標準化真正落地;可以使經營管理真正實現公開、公正,有據可查;可以提高管理智能化水平;可以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不斷深入;業界人士的不斷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施工行業管理信息化的曙光已經來臨。

(作者系中施企協信息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原總經理)

【相關閱讀】

專題策劃

資質管理改革大家談

資質管理改革大家談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管理案例

中建-結構轉型

中建-結構轉型

推進基礎設施業務,不能像“群眾都過河了,你還在摸石頭”的慢,也要防止“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亂,務必高屋建瓴,長遠謀劃,做好推進組織架構、人才隊伍、專項考核的頂層設計。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

返回頂部 返回建設網首頁 投稿 用戶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