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是保險資金支持國家戰略的主要著力點。8月8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底,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累計發起設立各類債權、股權投資計劃926項,合計備案(注冊)規模22334.34億元。與截至2017年7月底的數據相比,注冊項目數量、規模分別提高29.33%、24.85%。
其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表現良好。預計未來一段時期,保險資金還將通過更多方式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重大基礎設施是主要著力點
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計算,2018年7月,9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共注冊各類資產管理產品13項,合計注冊規模190.20億元。與之對比,2017年7月,7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注冊債權投資計劃共9項,合計注冊規模183.00億元。這意味著,注冊公司數量同比提高28.57%,注冊項目數量、規模同比提高44.44%、3.93%。
具體而言,2018年7月,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7項,注冊規模141.50億元,相比于2017年7月的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7項,注冊規模163.00億元,注冊項目數量并無變化,注冊項目規模同比下降13.19%;同期,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5項,注冊規模38.70億元,相比于2017年7月的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2項,注冊規模20.00億元,注冊項目數量同比提高150%,注冊項目規模同比提高93.5%;股權投資計劃1項,注冊規模1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資管新規出臺后,禁止明股實債、打破剛性兌付,符合保險資金需求的高收益、長期限固定收益類產品可能更加缺乏,新增保費和資管產品到期形成的資金,將面臨沒有產品可配的局面,進一步加大資產配置的壓力。
為此,7月20日,央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明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就過渡期內有關具體操作性問題進行了明確。《通知》表示,過渡期內,金融機構可以適當發行一部分老產品投資一些新資產,但這些新資產應當優先滿足國家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建設續建項目,以及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進一步放在1-7月的坐標中看,2018年1-7月,21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注冊債權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共83項,合計注冊規模1580.20億元。與之對比,2017年1-7月,21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注冊債權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共89項,合計注冊規模2210.62億元。這意味著,2018年1-7月注冊公司數量不變,注冊項目數量同比下降6.74%,注冊項目規模同比下降28.52%。
其中,2018年1-7月,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40項,注冊規模926.40億元,相比于2017年1-7月的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27項,注冊規模813.97億元,注冊項目數量同比提高48.15%,注冊項目規模同比提高13.81%;同期,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42項,注冊規模643.80億元,相比于2017年1-7月的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51項,注冊規模908.15億元,注冊項目數量同比下降17.65%,注冊項目規模同比下降29.11%;同期,股權投資計劃1項,注冊規模10.00億元,相比于2017年1-7月的股權投資計劃11項,注冊規模488.50億元,注冊項目數量同比下降90.91%,注冊項目規模同比下降97.95%。
不難發現,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表現良好。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未來一段時期,重大基礎設施仍然是保險資金支持國家戰略的主要著力點。
一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事實上,資管新規對保險業影響相對較小,未來保險業會受益于資管新規。“過去一段時間,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對財務成本高度敏感,因而為了控制融資成本,往往采取高杠桿和短貸長投的方式,預期收益率難以滿足長期資金的要求。”
根據風險耐受度匹配資產
此外,近段時間資本市場的波動,對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收益率產生了一定影響。一位具有國有背景保險公司的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權益投資是關鍵少數,雖然權益類倉位占比不高,但對投資收益的快速攀升較為重要。“資本市場波動對保險資金收益率影響較大,綜合收益率明顯承壓,權益資產可能是負貢獻。”
這種影響在一些非上市保險公司披露的2018年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即可窺一二。華夏人壽2018年一季度(末)凈利潤32.49億元,二季度(末)-2.03億元。華夏人壽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二季度受到股票市場下行影響,投資收益率較一季度有一定程度下滑,但整體維持穩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認為,現階段固定收益類資產吸引力依然較強,但是會有所分化,比如低評級信用債的利差可能還會拉大,信用風險識別能力會越來越重要。
國壽資產副總裁于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強調,要根據自己的風險耐受度去尋找合理的產品配置,以控制信用風險。當然,這考驗資管機構的基本功,路遙知馬力,實踐當中能不能真正做到、尋找到和風險匹配度相適配的產品,本身也是對資管機構能力的考驗。
對于未來的投資機會,國華人壽總裁助理章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無論是哪一類資產,在未來都具有長期價值。在中國經濟體中不同的資產具有不同的特點,例如,優質股權的長期價值相對符合保險資金收益率需求和久期特征,這類資產持續具有高ROE回報,不存在到期再投資風險,但實際上又具有良好的流動性,真正可以賺時間的錢。
中國太保副總裁潘艷紅此前曾在“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壽險資金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戰略資金來源,可以大量用于長期國債、高質量收益穩定的長期企業債、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目前保險資金為拉長資產久期,除購買長期和超長期國債外,就是通過另類投資,這其中既有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型工程,也有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高速公路、地鐵、城市基礎設施項目,還有服務重點民生工程的棚改、保障型住房的建設項目。未來完全可以增加長期企業債等收益穩定、同時又兼具流動性的品種配置,在支持實體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