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作為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的最基本單元,加強項目成本管理,積極應對世界性金融危機的沖擊,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就筆者所在單位的經驗對水電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進行探討:
廣泛推廣項目成本核算,節支增效
從人、財、物的配置入手,根據工程施工實際考察結果反饋,結合行業統一定額,制定出合理的、可操作性強的內部成本核算定額,逐級進行部分成本核算和全成本核算管理;同時,實行多種分配方法,對主要工程的材料費、人工費、機械費和管理費進行核算與分析,人工費管理實行基本工資、產值工資和效益工資相結合;材料費管理實行以內部核算定額消耗為基準,嚴格控制采購庫存量;機械費管理實行以設備運行費為基準,充分發揮設備效率;同時,在各作業隊建立利益激勵機制,設立目標激勵獎和安全質量專項獎;把主輔材料消耗水平和費用支出與完成工程量掛鉤,嚴格考核獎罰,從而增強作業隊的成本核算意識,做到減少超挖、節省材料、提高工效和設備利用,盡可能多的完成工作量;實施核算中逐步建立成本分析的核算反饋制度,由財務部門對工程的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成本核算,分析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成本核算的經濟效益與利潤狀況,反饋信息以指導施工生產,完善成本核算操作程序。在實施成本核算過程中,應根據施工實際安排,如施工工期、進度安排等,適當調整定額,實施成本核算、定額分配。這樣運作的益處有三:一是明顯降低材料消耗,使直接生產成本減少,過程控制嚴格;二是實施阻力小,能夠循序漸進,邊摸索經驗邊進行,為全成本核算和采用其他成本控制方式打下基礎;三是較好地控制了成本,使人力、機械配合等各項潛能得到最大發揮,同時增加了分配的透明度,從而大大地提高了職工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施工企業理念的培養。例如:在甘肅昌馬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中,施工單位實施項目成本核算一年時間,僅鋼筋、焊條、鉛絲、電料等材料消耗就節約資金100萬元;與核算前相比,職工工作效率和生產積極性都得到較大提高,機械設備利用率也由75%~85%提高到85%~90%,質量控制、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等諸多方面都得到了促進和加強。
采取工程項目內部承包經營責任制,避險保利
水電工程施工項目由于規模、類別、施工工期及進度控制等的差異,造成有的施工項目無法均衡生產,實施成本核算存在問題。如有的項目規模比較大,施工項目工序復雜,定額的準確確定有困難,實施成本核算存在問題;有的項目每年只有6個月有效施工期,另外6個月由于其他原因而無法施工,實施成本核算也存在實際困難。在這些情況下,可以采取施工項目內部承包制,以加強成本控制。說是內部承包制,其實是有別于工程承包而言。實施承包制,就是劃小核算單位,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確定施工單位和承包體的責權利關系,促使承包體(單位內部職工或分包方組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它的基本原則是:“包死基數,確保上繳,超收多留,欠收自補”,工資與效益完全掛鉤。采取內部承包制可以分為單價承包和單項承包。單價承包操作較為簡單,而單項承包則較為繁瑣。這里只談單項承包。采取這種方式可以使成本在一定范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并為目前水電工程施工企業項目管理積累管理經驗,而且可操作性強,易于管理。
采取承包制,在具體操作上必須切實抓好組織發包機構、合同內容確定、承包基數測定、承包經營者選聘四個環節:第一,組織發包機構應以施工單位中經營、計劃、預算、財會、審計和人事等人員組成;第二,合同內容的確定要責權利明晰,尤其安全、質量條款要嚴格,分配條款要切實可行;第三,承包基數的測定比較復雜,應根據承包項目,以定額、中標單價為基礎進行測算,這是通過承包制進行成本控制的關鍵;第四,承包經營者的選聘可以采取直接選聘和競標兩種方式,在具體實施中考慮技術比重占的較多。在昌馬工程建設中,溢洪道開挖施工期在冬季,任務艱巨,工期緊迫,施工單位采取內部承包制,定員、定時、定量、定方案、定獎罰,通過承包,工期提前了15天,超額(108.6%)完成施工任務,人均產值10萬元/人。
由此證明,采取承包制的益處在于:使成本在一定范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促進急、難、險、阻施工任務順利完成和單項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易于操作和管理,有利于施工單位經營管理者集中精力投入到其他項目的管理工作中。但是,它也有弊端,主要問題是管理較為粗放。由于是內部承包,如發生重大失誤導致成本嚴重超支時則不易處理。因此,要抓好重要施工部位、關鍵線路的技術交底和質量控制。
優化過程控制機制,減耗增收
“過程是輸入轉化為輸出的一組彼此相關的資源(人員、資金、設施、設備、技術和方法)和活動。過程管理,主要是側重于對動態形勢的活動的認識、控制和優化”。充分地利用資源,最有效地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及時準確地克服不利因素,求得相對高質的管理效果是過程管理追求的目標。嚴格過程控制,可以有力地避免或克服傳統管理中“反復抓、抓反復”的管理弊端,使整體管理水平不斷地提高。當施工單位中標承建一個工程項目,就必須從人、財、物的有效組合和使用過程中狠下功夫。諸如對施工組織機構的設立和人員、機械設備的配備,要在滿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機構要精簡直接,人員要精干高效,設備要充分有效利用。對材料消耗、配件的更換及施工工序控制,都要按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進行,這樣,既可以避免或減少不可預見因素對施工的干擾,也使自身生產經營狀況在影響工程成本構成因素中的比例降低或控制在合理范圍,從而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過程控制要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這與施工企業項目人員的素質、施工組織水平有很大關系。例如,一個水電工程的地下廠房施工由洞挖與襯砌施工專業人員承擔,施工組織科學合理,安全、質量與進度控制嚴格,其施工成本自然會得到有效控制。
改革分配和激勵機制,培優創利
施工企業以人為本,人是生產力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強化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中,為充分發揮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就要改革現行分配制度,建立起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有條件的施工項目可以實行項目經理年薪制,進行崗薪制方面的改革與試驗。實行年薪制,必須把經營管理者的收入與其經營業績掛鉤,根據經營管理者的實際業績和企業經濟效益狀況來制定年薪水平,讓其既要承擔管理責任和經營風險,又要獲得與良好經營業績相適應的報酬,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注意三個要點,一是制訂的分配制度要合理、切實可行;二是經營業績評價要系統、科學、有效;三是監督、考核要有制度,嚴格規范進行。進行崗薪制方面的改革與試驗,主要是采取細化崗位劃分、以崗定薪與競聘上崗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調動經營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是實施各種成本管理方法的基礎。
推廣新工藝、新技術,減投降本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是減少施工投入、降低生產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要加強項目施工技術、試驗、質檢、機械制配等專業施工人員的力量,實施技術攻關,大膽嘗試,積極推進技術創新,并把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小創造、小發明納入本單位的獎勵序列,鼓勵技術改造和新工藝、新產品的應用。同時,要學習同行業施工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實踐應用經驗,通過技術創新和新工藝、新產品的應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昌馬工程大壩填筑施工中,施工單位采取微波爐烘烤快速測定含水量法,使質檢取樣速度提高一倍,為大壩填筑達到攔洪渡汛高程搶得寶貴時間;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通過技術革新,設計并制作了壓花機,使瀝青木板浸泡滲透時間縮短了一半,為混凝土澆筑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這兩項新方法、新技術的實施,既縮短了工期,又提高了工效,對生產成本起到了較好的控制作用。
將索賠納入成本控制體系,止損創收
目前,建筑工程投標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投標報價決策面對的是復雜的待建項目,難以預測的不可控因素很多,低價中標不可避免。而要搞好低價中標項目的成本控制,除采取現代化管理方法外,工程索賠也是一個重要方面。進行索賠時,要針對合同里明確規定的索賠條款,成立由熟悉合同、懂經營管理的計劃經營人員組成的索賠機構進行處理,在施工過程中注重原始紀錄和監理簽認手續,詳細收集整理與索賠項目有關的各種資料,準備充分的索賠證據資料和計算索賠帳目,編制完成并按規定時限報送正式索賠文件;理出索賠的重點,加大重點索賠的力度,轉變思路,講究策略,做好溝通和談判工作,結合國內實情,在施工中以干好在建工程,創出良好信譽為前提進行索賠。這樣做會使索賠取得事半功倍的實質效果,從而使成本也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結語
隨著以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為標志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成本控制的方式有所轉變,但成本的重要意義不會因此而改變。成本管理是施工企業管理的永恒主題之一。無論是在金融危機到來還是正常經營運作時期,進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企業項目成本控制方式的探索、實踐和創新,是與企業改革、發展的探索和實踐合拍的,是很有必要的。
(來源:《施工企業管理》 作者:孔令勤 )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