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成本管理是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在國際工程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把工程項目建設的成本控制在批準的成本限額以內,隨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以保證項目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
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改進等。
成本計劃的編制
國際工程項目成本計劃的編制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工程項目的成本估算, 國際工程成本估算是編制成本計劃的基礎。只有對項目成本進行科學合理的估算,成本計劃中設置的目標才既具有可靠性,又具有實現的可能性,同時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項目執行者的進取心,并充分發揮他們的工作能力。
2.工作分解結構, 工作分解結構不僅是編制成本估算的依據,同時也是編制成本計劃的重要依據。工作分解結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為成本目標的分解服務的。成本估算和項目工作分解結構都是為成本計劃服務的,兩者不能截然分開。國內成本估算工作和成本計劃工作一般是由不同的人員完成的,由于二者的出發點不同,會造成項目工作分解結構的不一致性,進而給以后的成本控制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對于國際工程,這兩項工作可通過項目管理責任人組織協調或由一個工程咨詢公司來完成,以保證二者的連貫性。
3.項目進度計劃, 項目成本計劃的編制與項目進度計劃的編制、進度分目標的確定是緊密相連的。如果成本計劃不依據進度計劃制定,往往會導致在項目中或由于資金籌措不及時而影響進度,或由于資金籌措過早而增加利息支付等情況的發生。
成本計劃編制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是項目成本目標的分解。根據成本控制目標和要求的不同,成本目標可以按成本組成、按子項目、按時間三種類型分解。
按成本組成可以分解為建筑工程成本、安裝工程成本、設備購置成本、工器具購置成本和其它成本。按成本組成來分解的方法比較適合于有大量經驗數據的國際工程項目,尤其是大型國際工程項目建設早期較多使用該方法。
由于成本估算大多是按單項工程和單位工程來編制的,所以將國際工程項目總成本分解到各單項工程和單位工程上是比較容易辦到的。需要注意的是,按這種方法分解國際工程項目總成本,不能只分解建筑工程成本、安裝工程成本和設備工器具購置成本,還應該分解國際工程項目的其它成本。應對國際工程項目的其它成本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將其中確實與各單項工程、單位工程有關的成本分離出來,按照一定比例分解到相應的工程內容上。另外,對各單位工程的建筑安裝工程成本還需要進一步分解,在施工階段一般可以分解到分部分項工程上去。
通常,編制按時間進度分解的成本目標,可借助項目進度控制的網絡計劃技術進一步擴充而得,即在繪制網絡圖時,一方面確定完成各項活動所需花費的時間,另一方面同時確定完成這一活動的合適的成本支出。但在實踐中,將國際工程項目分解為既能方便地表示時間,又能方便地表示成本支出的活動是不容易的。因此在編制網絡計劃時應在充分考慮進度控制對項目劃分要求的同時,還要考慮確定成本支出預算對項目劃分的要求,做到二者兼顧。
在實踐中,往往將這幾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從而達到揚長避短的效果。包括按成本組成分解、按子項目分解和按時間進度分解一體化運行,比如在一個時間進度期間,某一個過程按照成本組成分解,在另一過程按照子項目分解,使之更加符合國際工程成本管理的需要。
成本控制的途徑
成本控制是國際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國際工程項目成本控制不僅是對項目建設全過程發生的成本的監控和對大量成本數據的收集,更重要的是對各類成本數據進行正確分析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從而達到將項目最終發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標范圍之內的目的。
1.成本控制的依據, 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成本計劃的目標,所以成本計劃是成本控制的基礎。成本控制依據進度報告(ProgressReports)、工程變更(Change Requests)、成本管理計劃(Cost Management Plan)和索賠文件(Document For Claim)等。
進度報告提供了每一時刻實際完成的工程量、工程成本實際支付情況等重要信息。成本控制工作正是通過實際情況與成本計劃相比較,找出二者之間的差別,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從而采取措施改進以后工作。此外,進度報告還使管理者及時發現國際工程實施中存在的隱患,并在事態還未造成重大損失之前采取有效措施,盡量避免損失。
工程變更一般包括設計變更、進度計劃變更、施工條件變更、技術規范與標準變更、施工次序變更、工程數量變更等。一旦出現變更,工程量、工期、成本支付都必將發生變化,從而使得成本控制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和困難。因此,國際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人員應當通過對變更要求中各類數據的計算、分析,隨時掌握變更情況,包括已發生工程量、將要發生工程量、工期是否拖延、支付情況等重要信息,仔細研究所在國的法規,判斷變更以及變更引起的索賠是否合理等。
成本管理計劃不同于前面講到的成本計劃,它主要是為明確如何處理國際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成本偏差而編制的。一個國際工程項目,管理者不同,他們對各種問題的理解和處理方式也會不同。特別是對各國的文化理解不同,通過成本管理計劃,可以明確不同問題的不同處理方法,為國際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人員的決策提供參考。
國際工程項目建設過程,特別是國際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現場條件、氣候環境的變化,標書、施工說明、圖紙中的各種錯誤以及其它原因,經常會導致索賠的發生,造成成本超支。
除了上述幾種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據以外,有關法律、合同文本等也都是成本控制的依據。, 2.成本控制的程序, 在規定了國際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目標之后,應當定期進行成本計劃值與實際值的比較,當實際值偏離計劃值時,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適當的糾偏措施,以確保成本目標的實現。
成本控制的重點環節如下:
動態測量 及時比較--由項目成本管理人員動態測量項目成本的變化情況,按照某種確定的方式將成本計劃值與實際值逐項進行比較,以發現成本是否超支。
圍繞結果 仔細分析--在客觀的基礎上,圍繞測量的結果,對比較的結果進行分析,以確定偏差的嚴重性以及產生偏差的原因。這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主要目的在于找出產生偏差的原因,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減少或避免相同原因的再次發生或減少發生后損失。
系統研究 準確預測--在系統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國際工程項目實施情況估算整個項目完成時的成本。預測的目的是為決策提供支持。關鍵是要充分評估國際市場對項目承包過程的風險影響,未雨綢繆,預測分析,為成本控制提供基本依據。
過程控制 糾偏到位--應根據成本管理計劃的要求控制成本形成的全過程。當國際工程項目的實際成本出現了偏差,應當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偏差分析和預測結果,采取適當措施,以期達到使成本偏差盡可能小的目的。糾偏是成本控制中最具實質性的一步。只有通過糾偏,才能最終達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成本核算 檢查周密--成本核算的關鍵是中間控制和管理。檢查是對國際工程的進展進行周密的跟蹤和確認,及時了解工程進展狀況以及糾偏措施的執行情況及其效果,為今后的工作積累經驗。
上述五個步驟是一個完整有機的整體,在實踐中它們構成一個周期性的循環過程。
成本核算與改進
1.成本核算的要求
(1)結合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確保成本核算對象、核算方法與項目責任成本范圍相一致。
(2)劃清當期成本與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成本核算對象之間成本的界限、未完合同成本與已完合同成本的界限。
(3)項目成本核算應堅持施工形象進度、施工產值統計、實際成本歸集三同步的原則。采取會計核算、統計核算和業務核算“三核算”的方法。
(4)根據施工所在地國家的市場特點,確保工程、物資、費用盤點工作及時、嚴謹,應有完善的組織。
(5)在核算中做好實際成本與責任目標成本的對比分析、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對比的分析。每月末預測后期成本的變化趨勢和現狀,制訂改善成本控制的措施。
(6)建立成本核算的輔助性臺帳,如人工耗用臺帳、材料耗用臺帳、周轉材料使用臺帳、機械費使用臺帳、臨時設施臺帳、產值構成臺帳、供料臺帳以及分包臺帳等,確保成本數據的可追溯性。特別是有關國家人工費用和勞工待遇等成本費用的合理歸計。, 應從經濟核算的“三同步”入手,檢查成本盈虧異常的原因:
一是產值與施工任務單的實際工程量和形象進度是否同步?
二是資源消耗與施工任務單的實耗人工、限額領料單的實耗材料、當期租用的周轉材料和施工機械是否同步?
三是其它費用(如材料價差、超高費、井點抽水的打拔費和臺班費等)的產值統計與實際支付是否同步?
四是預算成本與產值統計是否同步?
五是實際成本與資源消耗是否同步?
項目經理部應將成本分析的結果形成文件,為成本偏差的糾正與預防、成本控制方法的改進、制訂降低成本措施、改進成本控制體系等提供依據。并在跟蹤成本核算分析的基礎上編制每一統計期的項目成本分析報告上報企業成本管理部門。
2.成本改進, 應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及時評價項目成本的改進需求,評估成本改進的時機和部位。要動員項目的各個專業的管理人員參加到成本分析和改進的過程中,從工程施工方案入手,圍繞國際市場生產因素的價格變化,編制先進合理的技術方法和匹配的成本管理方法,同時強化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及時進行索賠管理工作,全面提升項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