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合格、出色的項目經理選派到項目部,并激發項目經理的綜合潛能,使其在質量、工期、造價、安全生產方面滿足合同要求,為社會建造出優質工程,成為企業要優先解決的問題。
造成項目經理激勵約束機制不到位甚至缺位的原因
由于項目經理約束激勵機制的不健全,項目經理履行職責以及為企業、社會做出貢獻的程度,主要依賴于項目經理的政治覺悟、管理水平、職業道德以及責任心。管理混亂,違規操作,執行力差,造成虧損的工程項目仍占有一定比例。項目經理一支筆,個人說了算,中飽私囊的案例也時有發生。更有甚者,項目經理私自挪用工程款,給企業造成了很大損失。上述現象,都是由于項目經理的激勵(包括約束)不到位或者激勵機制缺位造成。
企業對項目經理在可持續發展中的價值和作用認識不到位。
我們國家實施項目法人制管理模式,是在“魯布革”水電站工程管理改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引入國外先進的項目管理運行機制而產生的。1986年,“魯布革”經驗被廣泛推廣和應用,一大批質量優良、工期短、成本低的工程項目不斷涌現,有力地推動了施工企業內部管理和運營機制的改革,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項目經理負責制就被企業和社會普遍認可,建設主管部門將項目經理負責制作為確保工程項目質量、工期和造價的良好制度設計而在全行業強制推廣,這就為項目經理對工程項目全面負責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由此可見,項目經理對于工程質量和創造效益至關重要。
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項目經理的主要工作是:履行施工合同的主要內容,全面完成項目的工期、質量、造價等內容,做好項目變更簽證;確保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完成公司下達項目部的利潤指標、質量創優等指標,做好項目的二次經營。除此之外,項目經理的職責還有組建項目管理班子、重大事項決策,尤其是重大技術的決策等等。這些職能都是輔助項目經理完成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最核心職能。
工程質量關系到國計民生,而項目的盈利與否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企業的制度設計如果不能圍繞這個主題,就會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項目經理背負的這兩項責任對企業的發展舉足輕重。因此,只有企業將項目經理的職責認識到位,才能從頂層設計上制定激勵制度。在我國基礎投資建設快速增長階段,大多數企業由于施工任務飽滿,再加上行業監管對工程質量要求不高,企業還未遇到重大挫折,這就使得項目經理激勵機制誕生顯得不迫切。
企業和社會對于項目經理的認識存在誤區。
我們常常可以感覺到,一旦擔任了項目經理,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人有利可圖的日子到了。因為伴隨著項目經理這個職位而來的,就是項目經理擁有生產指揮權、人事權、財權、采購權和技術決策權。一個項目合同額幾千萬甚至上億元、數億元,一個項目經理可以支配的資源非常龐大,多少給自己留一點就很可觀,而人們往往看不到項目經理榮耀的背后肩負的責任和重擔。如果企業再制定有利于項目經理的制度,恐怕就難以服眾。而制定不利于項目經理的制度,無疑打擊整個項目部的情緒,項目管理各項指標就不好落實。左右為難,企業為了減少麻煩,就制定一些模棱兩可的規定,使項目經理的激勵約束形同虛設,長期的惡性循環,迫使一部分優秀、品德高尚的項目經理也開始將個人利益放在了企業利益之上。
企業沒有較好地劃分企業、項目層、個人之間的利益分配。
承攬施工項目主要依靠企業的資質、歷年施工的優良業績、企業的資金實力(或融資能力)和項目經理班子配備等,也就是承攬項目在企業層,而管理好項目、實現項目的質量和效益卻在項目層,要管好項目依靠項目經理。因此,企業是否準確劃分三者的利益,使得項目實施后企業能夠持續發展、項目部因為良好的管理得益,項目經理從而實現個人價值。而大多數企業既劃分不清三者的利益界限,對于項目是否盈利核算不清,最后都成了糊涂賬。企業在承攬項目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項目實施后的利潤企業也應該分享。但由于項目的唯一性和復雜性,每個項目的盈利水平都不同,企業如何進行監管,并準確測算利潤水平,尤其是上繳企業的利潤比例至關重要。因此,準確核算項目的利潤水平、從而劃分企業層、項目部和項目經理的利益分成,是激勵機制的基礎和核心。
施工項目周期長、過程監管難。
施工項目生產周期長,一般一個項目工期都在一年以上,有些可能2-3年,對于滾動施工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可能周期都在5-6年,結算周期長,有的項目竣工后2-3年可能都不一定完成結算,這就對考核項目是否盈利以及盈利水平帶來困擾。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材料采購成本如何控制、如何優化施組方案以減少勞動力使用成本等等,都需要進行監管才能對項目進行核算,經核算只有盈利才能進行再分配。這些都依賴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對項目經理的激勵機制其實對企業的要求更高,不僅依靠項目經理的執業自律,更是對企業管理水平的考驗,也是對企業管理層智慧的考驗。
項目經理激勵約束機制的構建
施工企業生產組織的特點對激勵約束機制提出了五項基本要求,即:明確目標、充分授權、過程控制、量化考核、及時激勵。因此,項目經理的激勵也要圍繞這五項基本要求展開。建筑企業項目經理激勵約束機制的基本框架體系一般包括五個方面,即:目標管理、內部授權、業績考核、激勵方式、職業通道。
依據項目的性質,設置不同的目標管理體系,充分發揮項目經理在企業實現戰略目標中的排頭兵作用。
目標設置應具體且可接受,并能進行分解;目標與績效密切相關。一般企業都會通過向項目部下達利潤、工期、質量、安全、費用等指標,作為管理和考核項目的依據。雖然指標是目標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能將指標等同于目標。在不同的環境和情況下,項目管理的主要目標(任務)是不同的。例如:在開拓一個新市場、新區域時,主要目標是確保履約,積累業績,而不是強調利潤;對于長期合作的大業主,過于追求利潤最大化,將損壞雙方的合作關系;對于創業績、創品牌的項目,企業不應過份強調“開源節流”,而應加大投入,確保在工程創優、科技進步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因此,離開了目標談指標,將會導致項目部的目標與公司期望目標的不一致,進而損害企業的整體利益。因此,只有設置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的目標,才能為激勵機制的考核奠定基礎。
內部授權。在承包模式下,項目定位為利潤中心,企業較少參與項目生產經營,因此幾乎將所有權限都授予項目經理。在目標責任制模式下,企業參與項目生產經營,通常將分包選擇、材料采購、資金使用、人員獎懲等權限上移到總部層面。這時的項目應該定位為成本中心。實際上目標責任制模式是現在很多企業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為了發揮集中采購的優勢,以及資金集中管理帶來的集群效用,在降低材料采購費用、資金成本方面效果顯著,確實給企業給帶來了可觀效益。但遺憾的是,很多企業在集權的同時,仍然把具體的事務、責任壓給項目部,造成責任與權力不對等,由此產生一系列問題。實際上,無論采取哪種項目定位模式,都需要明確內部授權,使責任和權力對等才是關鍵所在。
業績考核體系的確立。包括指標設定、考核程序、考核標準、考核方法等內容。其中重點是指標設定。目前,基于內外部的需求,企業參與項目生產經營的深度、廣度不斷加大,這是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的必由之路。但問題是,不少企業對項目下達的考核指標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繁雜。所謂業績,是指重要的功勞和成果。對項目的業績考核,應該是對項目部功勞和成果的考核,而不應是對職能部門要求實現程度的考核。企業不能把要求當管理,把考核當管理,把業績考核變成“要求考核”。從強化管理的角度看,企業對項目提出更廣、更細的要求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區別對待目標類指標和考核類指標。通常,考核類指標只應包括:收入、利潤、業主滿意度、工程創優、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那么,其他目標類指標如何落實呢?在實踐中,可以對所有項目開展定期性(一般每季度一次)的全面檢查,監督項目對目標類指標的實現情況。檢查結果除了做正常應用(例如:公布大排名、表彰等)以外,還應與超額利潤獎、項目人員職級晉升等掛鉤。
激勵約束方式。激勵方式包括:薪酬激勵、福利激勵、工作激勵、培訓激勵、參與管理、職業發展、帶薪休假、榮譽激勵、情感激勵、股權激勵等形式;約束方式包括:市場約束、法律約束、行政約束、制度約束、道德約束、紀律約束、輿論約束等形式。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充分了解項目部的現實需求,有針對性地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既對項目部有嚴格的約束,又有“以人為本”的激勵方法。
職業發展通道。一個項目干得好壞,主要看項目班子特別是項目經理。但行業的現狀是:幾乎每家企業都缺少優秀的項目經理、項目總工和骨干人員。不少企業甚至為投標發愁,導致掛名現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根源是項目經理缺少發展空間,優秀的項目經理紛紛轉入行政崗位。解決辦法是:按照專業線構建“寬幅式”的職業發展通道,通過正常的職級晉升,使項目經理能夠獲得與同級次行政崗位人員相同的薪酬和待遇。
作者單位:中國新興(集團)總公司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