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管模式是指:以集團公司名義中標的大型工程項目或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具有戰略性地位的工程項目。集團公司設立局指揮部為項目管理機構,資源配置由集團公司負責。各子公司作為參建單位分包工程,并成立實際施工項目部。
局托管模式是指:以集團公司名義中標,集團不設立局指揮部,授權子公司成立項目部代表集團公司直接管理該項目,履行集團公司與業主簽訂合同中的責任與義務,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局管和局托管模式,均為以集團公司名義中標,合同簽訂方為集團公司,但是施工方為集團下屬工程公司項目部,合同主體與施工主體不一致。局管模式下,發票開具均以集團公司名義;局托管模式下,成本類發票抬頭均為工程公司,但是給業主開具的發票為集團公司抬頭。
“營改增”后,集團與子公司均為增值稅納稅人,此時合同主體、施工主體均為增值稅的納稅人,雙方結算必須以增值稅發票為載體,進項稅額的抵扣也必須取得抬頭為增值稅納稅人的發票才可以抵扣,形式上相當于集團公司內部分包行為。因此,為了完善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可以由工程公司開具發票給集團公司,這樣成本類進項稅額留在工程公司抵扣,集團公司可以抵扣分包給工程公司收入部分的進項稅額。
但該種分包模式可能存在《建筑法》中的違法轉包行為,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
本文節選自李旭紅、趙麗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建筑業“營改增”操作實務解析》一書第四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