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好一個工程,開發一片市場。日前,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收到了老撾南歐江7級水電站進場公路及跨江大橋工程中標通知書,合同金額3090萬美元。“老撾水能資源非常豐富,全境有20 余條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老撾領導人表示要把老撾打造成‘亞洲蓄電池’。在老撾打造‘亞洲蓄電池’的過程中,十五局要扮演‘先鋒隊’的角色。” 中國水電十五局總經理梁向峰說,“自1997年進入老撾市場以來,十五局先后參建了南累克水電站、南俄5級水電站、南烏江2級電站等。目前,正在承建的有 南歐江6級、南康3級水電站、南杉3B水電站、東薩洪水電站等四個項目。南歐江7級水電站進場公路及跨江大橋工程的成功中標就是十五局依托在建的南歐江6 級水電站、南康3級水電站等重點工程良好的履約能力和信譽、形象,在深耕細耕老撾市場上結出的又一碩果。” 中國水電十五局是如何憑借南歐江6級水電站、南康3級水電站誠信履約,樹立形象,展示實力,再拓新市場的?日前記者到這兩個水電站進行了探訪。
南歐江6級水電站:鑄造世界大壩新地標
南歐江6級水電站位于湄公河北部在老撾最大的支流南歐江上。南歐江流域梯級水電站開發項目是中資公司在老撾唯一獲得整條流域開發權的項目,該項目分7個梯級電站進行開發,總裝機容量達115.6萬千瓦。
“2012年9月,我局中標南歐江6級水電站土建、金屬結構及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合同額1.48億美元。電站大壩為復合土工膜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88 米,是目前世界上同類壩型的最高壩。而且大壩超過80%是用軟巖填筑的,施工難度更大。”中國水電十五局老撾南歐江6級水電站項目部常務項目經理李小峰介 紹說。
南歐江6級水電站的成功中標,是中國水電十五局向國際業務優先戰略目標邁出的堅實一步。這個工程也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自然環境惡劣,嚴重影響施工,老撾 半年雨季、半年旱季,雨季施工道路變成了“水泥”路,效率極低;旱季最高溫度約40攝氏度,高溫潮濕。工期緊,施工不均衡,工期僅有49個月,而且前18 個月要完成70%的工作量,組織管理難度很大。老撾經濟落后,大量生產、生活物資來自中國,供貨周期較長。當地人少,很難招到合適的工人。交通條件差,料 場距離工地25公里,高差1000多米,平均坡度5度,最大坡度12度,而且彎道多,“有117個彎道”。項目地下工程多,包括導流洞、引水洞、半地下廠 房等,地質條件復雜,施工中塌方不斷。工程中標后,十五局發出總動員,吹響集結號,迅速抽調精兵強將、組織精良設備向施工現場進發。2012年10月1 日,主體工程正式開工。經過兩年日夜苦戰,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寬闊的大壩上,裝載機、自卸汽車、推土機、振動碾等各種大型設備川流不息、往來穿梭,填筑 施工正忙;溢洪道、引水洞、發電廠房等作業面上,弧光耀眼,焊花飛濺,施工忙而不亂、井然有序;遠處,滾滾江水從導流洞傾瀉而出。“現在工程進度滿足合同 要求,質量全部合格,優良率達到87%,沒有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李小峰說。回首往事,語調平淡似水,可一幕幕難忘的艱難歲月已經銘記在中國水電十五局人 心中。
難忘雨季施工,項目部成功應對兩次特大洪水。老撾雨季時降雨頻繁、雨量大,給施工帶來了很多困難。最難忘的是2013年8月4日,南歐江流域上游地區普降 大暴雨,南歐江6級水電站遭遇超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而設計防洪標準只有十年一遇。項目部及時啟動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率領廣大員工、投入數臺大型機械 設備與不斷刷新的超高水位和滔滔洪流搏擊,成功抵御特大洪峰。
難忘項目部成功應對導流洞出口塌方,組織搶險和技術攻關的日日夜夜。由于地質圍巖發育、結構復雜,2013年5月13日,導流洞出口發生塌方。由于項目部 及時觀測,提前撤離人員和設備,塌方中無一人員、設備傷亡,成功避險得到上級單位和業主單位的認可和贊揚。在隨后的180多個日日夜夜,中國水電十五局主 要領導及專家組成員多次現場踏勘并長期留守工作,梁向峰總經理指示:“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價,確保實現截流目標。”業主、監理單位領導多次到現場辦公協 助項目部共度難關。項目部近千名建設者鼓足干勁,不怕艱苦、不怕疲勞、連續作戰,采用超前小導管、超前固結灌漿、鋼拱架強支護等施工工藝,施工穩步推進。 2013年11月25日,導流洞工程全線貫通。業主單位對中國水電十五局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踏實肯干的工作做風給予高度肯定,贊揚中國水電十五局是一支富有 戰斗力的優秀隊伍。“導流洞出口塌方后,士氣非常低落,那是項目部最困難的時候。沒有局里的大力支持,根本不可能成功處理塌方、不可能實現截流目標。” 李小峰說。
難忘如期實現截流,南歐江流域響起祝福的鑼聲。2014年1月26日,兩岸十多臺大型自卸車依次將石料傾倒入龍口,將南歐江攔腰截斷,洶涌的江水從導流洞 向下游奔騰而去。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副總理宋薩瓦•凌薩瓦為截流成功敲響了象征希望和祝福的銅鑼。導流洞出口塌方后,所有專家都認為不可能按 期截流,此次成功截流再一次展現了中國水電十五局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品質。
2014年2月20日,大壩開始填筑,較原計劃整整提前39天。“目前,大壩填筑高程為472.1米,壩頂高程為515米,施工完全可控。”李小峰說。國 內采用復合土工膜堆石壩作為壩型的實例非常有限,因此,從土工膜方案設計、土工膜材料選擇到土工膜施工等方面,國內可供借鑒的經驗非常有限。中國水電十五 局專門設立了“復合土工膜面板土石壩軟巖筑壩技術研究”課題,加強科研攻關,以提高我國土工膜堆石壩的施工水平。
南康3級水電站: 誠信履約譜新篇
9月22日,記者來到老撾南康3級水電站,“三秦兒女南康河上筑大壩,水電鐵軍老撾市場譜新篇”紅底白字的對聯格外醒目,10多名工人冒著大雨在進行引水 隧洞的掘進。“老撾半年旱季、半年雨季,我們必須搶趕工期,確保明年如期完工,以優異的成績向老撾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為我們鞏固和拓展老撾市場添磚 加瓦。”中國水電十五局老撾南康3級水電站項目經理何海生說。
南康3級水電站距老撾瑯勃拉邦市31公里,由混凝土重力壩、溢洪道、沖砂孔、引水發電系統組成,最大壩高67米,壩頂長154米。中國水電十五局承擔混凝土重力壩、導流洞、引水隧洞、壩身溢洪道、消力池、砂石料場及護岸工程,合同金額3736萬美元。
“合同工期從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但是前期施工具有不連續性,而且時段強度相對大,施工期限短,對組織管理帶來困難。”何海生說。
做好材料的采購儲備工作,對于項目進展很關鍵。老撾市場物資供應周期相對較長,后勤保障是關鍵。項目開工初期,設備免稅批文不能及時辦理,設備從國內運不 進來。項目部一方面從老撾剛完工的水電站調運過來一些物資設備,抓緊工程建設。一方面協調供應商從國內進口,利用公司其他項目的手續,確保設備盡早進關。
南康3級水電站項目屬于工程總承包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不斷總結規律,積累經驗,精心策劃,總結出一套頗具特色的施工理念。他們仔細研究施工合同, 積極主動做好設計優化,爭取項目利益最大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公開招標,引進本地施工單位,加強對協作單位的管理。當地人力資源成本較低,項目部 充分利用當地人力資源,在普工、機械師方面盡量雇用、培訓使用當地人。但當地雇工慣用的是日工資、周工資制,項目部想方設法引導使用月工資制。但每到月底 工資發放后,有些當地人就不辭而別。他們將掙來的錢花完后,又跑到工地,要求繼續工作,這讓項目部頗為頭疼。雇用當地工人,難在如何長期留住人。他們開動 腦筋,建立了人力資源庫,“走了穿紅的,就能立即聯系來戴綠的”。何海生還鼓勵項目部人員學習老撾語、英語,和老撾人交朋友,將老撾雇工當作長期協作隊 伍。項目部一方面通過培訓、長工資、親情處理等方式,凝聚人心,一方面組織華人作為分包商,發動當地人為項目建設盡心出力,確保項目建設有序有力推進。
項目部安全總監王風雷告訴記者,雖然老撾沒有冬季施工的困擾,但是每年長達半年的雨季讓防洪度汛壓力很大。在保證人員及項目部財產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大壩混 凝土施工,防洪度汛是關鍵。在圍堰修建上,中國水電十五局按照汛期圍堰建設要求高標準執行,導流洞進口采用土石圍堰,并用鋼筋石籠進行防護,出口采用混凝 土圍堰,這樣的防護措施經受住了洪水考驗,為施工提供了可靠保障。
2013年8月20日,項目正處于施工關鍵期和高峰期,由于降雨大,進場道路的臨時橋梁被沖毀,混凝土運輸和左右岸交通中斷,截流壓力巨大。項目部積極想 辦法,雇傭當地軍隊的輪渡,解決了交通問題;因時制宜,雨季期間降低施工節奏,旱季期間冒著連續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搶趕工期,確保項目履約。 2013年10月31日,導流洞具備過水條件,并于11月3日完成截流。2014年1月1日,大壩澆筑第一倉混凝土,5月底達到設計的攔洪高程。
老撾國家電力公司南康3級水電站項目經理蘇利亞說:“中國水電十五局能按照工程節點要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進度也符合合同要求。作為業主,我們很滿意。”
履行央企社會職責 助力老撾經濟社會發展
無論是在南歐江6級水電站,還是在南康3級水電站,中國水電十五局都格外重視履行中資企業的社會責任,造福當地民眾,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南歐江6級水電站開工伊始,項目部就在當地報紙上發布招工廣告,為當地人提供就業崗位。項目部共有805名職工,其中老撾人就有154人。項目部對他們進 行了技術培訓,當地工人的操作技能明顯提高,收入也大幅度增加。改擴建公路27公里,修建了南歐江大橋、南龍河橋,極大地改善了當地交通狀況。
在南康3級水電站,砂石料場附近的一個簡易窩棚里居住著老宋和他的妻子,他們一邊看護料場,一邊經營著一個小賣部,買些香煙、飲料、小食品等。
老宋今年53歲,有4個兒子、2個女兒,均結婚成家。項目未開工之前,老宋一大家子居住在庫區上游的河邊。記者在老宋以前居住的村落看到,房屋全部都是木 結構,經濟條件稍好的人家,屋頂用鐵皮遮風擋雨;條件差的,屋頂還是茅草。水電站開工后,老宋就幫項目部看守料場,然后將妻子、兒子、女婿都介紹到項目部 工作。老宋說,以前他們一大家子一年的收入,折合人民幣大致在6000元左右。現在6口人都在工地干活,每月收入約1萬元人民幣。
因為修水電站,老宋一家也成了移民,分了7套房屋,被安置在一個新建的移民村。移民村的房屋由政府規劃、中國企業建造,學校、醫務室、村公所、市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為滿足移民的宗教活動要求,還專門修建了寺廟和焚化臺,成為老撾村鎮建設的樣板。
老宋說,自中國人來修水電站后,他們一大家子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希望這個項目干完后,他們還能在中國水電十五局的其他項目上繼續干活。
“建電站的地方,經濟發展速度要比沒有建電站的地方高三四倍。老撾水電資源豐富,歡迎更多有實力的中資企業來老撾開發水電資源,為老撾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幫助。”這是很多老撾民眾和官員的心聲。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