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2015年4月18日清晨,大華橋水電站大壩基坑里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他們麻利地拿起現場備用工具,便開始忙碌起來,舉止間熟練得像在打掃自家的庭院。
基坑開挖施工已落下帷幕,為了加快完成基坑清理工作,提前進入大壩混凝土澆筑階段,這群來自水電八局大華橋項目各部門的機關員工們,曾三度來到前方,支援清基工作。 陽光還未翻過東方的山頭,基坑里的人們卻早已揮汗如雨,鐵锨翻飛,不時撞擊著巖層,發出一陣陣清脆的聲響。機關員工與現場施工人員同樣賣力,清理出的渣土一簸箕一簸箕地累積起來,堆成了一座小山。休息間隙,筆者采訪了一名參與勞動的機關員工,當筆者問他義務勞動有什么意義時,面對鏡頭,他笑著說:“我們不是來體驗生活的,我們是在和時間賽跑!”
走在前面,解決三道難題 時間回溯到2015年1月6日,彼時,圍堰防滲工作剛剛提前完成,迎來了基坑開挖這場更為艱難的攻堅戰。為了打好這場戰役,大華橋項目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部門及工區負責人召開了基坑開挖動員大會。會上,項目生產副經理王新國針對未來數月的基坑開挖施工布置了12大項工作任務,項目經理羅長青宣布了新的工期節點目標,并再一次強調了安全、質量、標準化生產的重要性,要求不僅要高效率,還要高質量地完成基坑開挖任務。參會的每個人都眉頭緊鎖,壓力幾乎寫在了他們臉上。 開挖工期緊,方量大,是擺在項目部面前的第一道難題。依照設計要求,大壩基坑1412米高程以下開挖及消能區壩下0+200樁號上游側開挖支護施工,需要在不足3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土石方開挖約87萬方的工程量。實際上留給我們的時間更少,由于春節臨近,施工人員返鄉,極可能導致施工進度放緩甚至停滯,如何配置春節期間施工人員,盡量爭取時間,保證施工進度,亟待我們設法解決。 壩基地質條件復雜,施工場地狹窄,施工布置困難,施工干擾大,是擺在項目部面前的第二道難題。巖性軟硬相間,裂隙發育,分布有弱微卸荷巖體,鉆孔時要穿越斷層帶、擠壓帶等結構面,鉆孔過程中易出現卡鉆,成孔困難。同時,原其他標段壩基1412米高程以上開挖施工時,大量大于0.7立方米的塊石落入江水中,給基坑覆蓋層開挖增加了難度,也增加了爆破工程量。基坑開挖坡度較陡、高差大,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邊坡開挖支護時,因錨桿、噴射混凝土和邊坡地面排水孔均需在腳手排架上施工,上下工序之間干擾嚴重。基坑開挖爆破與上下游圍堰混凝土澆筑同步進行,交叉作業,施工協調難度大。 道路布置困難,是擺在項目部面前的第三道難題。道路布置需同時滿足基坑開挖與上下游圍堰施工需求,如何合理布置也將直接關系到施工進度。 這三道難題,成了懸在項目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旦延誤工期,將會拖延后續工作進程,如不能在汛期到來之前完成既定任務,后果不堪設想。然而八局人從不畏難,面對巨大的壓力,我們選擇了加快步伐,不是為了和誰相比,只是為了不斷向前。“挑戰時間,活在前面,不甘平庸,走在前面”。
走在前面,遇事迎難而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程量大,我們就出動大型機械聯合施工作業。自2015年1月10日基坑抽水順利完成后,項目部先后投入了高風壓高鉆速的鉆機、大功率的推土機、大斗容的挖掘機等設備共計80多臺,大噸位的自卸汽車約150輛。攻克難關的初步條件已經具備,設備保障走在前面。 2015年1月12日,基坑開挖施工正式啟動。首日出渣車次940次,出渣量約1.2萬立方米,一月份最高單日出渣車次達1363次。項目部為基坑開挖配置了400余名施工人員,24小時輪班作業。人力物力,走在前面。 前進的勢頭很足,但即將到來的春節,著實讓項目部領導捏了一把汗。闔家團聚是春節的傳統,如果多數施工人員選擇返鄉,將會大大減緩基坑開挖的速度,給后續工作造成極大壓力。面對困境,項目部采用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兩套方案,通過發起“一枯”施工動員書簽署活動,喚起員工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通過提高后勤服務質量,并組織一系列春節活動,營造出“項目是我家”的節日氛圍。項目部的努力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經過摸底調查,部門、工區及外協隊的絕大部分員工選擇了堅守崗位。人文關懷,走在了前面。春節期間,基坑開挖工作依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高峰期日均出渣車次達到了1200次,保障了施工進度的有序推進。 參建各方的領導非常重視大華橋水電站的施工進程,而基坑開挖作為本階段的工作重心,更是特別受領導關注。春節前后,多位領導來大華橋項目部檢查指導工作,對基坑開挖工作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指導意見和要求。 為確保基坑開挖施工能有條不紊、安全有序地推進,應對施工場地狹窄和地質條件復雜等問題,項目部組織召開了基坑開挖施工、技術、安全等專題會議,全面分析并針對性地制定了專項施工方案、安全防范應急預案,強化施工現場管理。本著“早發現,早解決”的原則,走在問題出現的前面,各部位專人嚴密盯守,嚴把質量關,牢防安全隱患,狠抓施工進度。面對施工場地存在多家協作隊伍承擔不同施工任務,交叉作業的情況,調度辦承擔起了工地“交警”的任務,通過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分塊規劃,統籌協調資源分配等措施,基本避免了交叉作業對施工進度的干擾。
走在前面,合理統籌安排 施工道路布置難從何來?這得先從大華橋水電站大壩基坑的地理位置說起。大華橋項目部各工作站點,包括拌和系統、三廠、渣場以及項目機關等均在基坑下游側,進入大壩基坑的入口分別由左右岸公路連接至下游圍堰,若要滿足基坑出渣的需求,基坑施工道路勢必將影響到下游圍堰施工,而上游CSG圍堰填筑所需的施工道路必須穿過基坑,也將對基坑開挖造成障礙。三者互相制約,如何取得其中的平衡點,同時滿足上下游圍堰與基坑開挖的施工道路需求,是保障施工進度的關鍵。
可供開挖利用的場內公路主要有6號公路(自右岸連接下游圍堰)、永久跨江大橋、左右岸施工場地公路及干筆河渣場公路。基坑抽水前,現場施工道路為6 號公路至下游圍堰堰頂施工道路、右岸施工道路、左岸施工道路,其中左岸施工道路可直達上游臨時圍堰。抽水完成后,我們迅速從左右兩岸填筑出兩條下基坑道路,并直線拉通一條施工主道至上游CSG圍堰開挖處。隨著基坑高程不斷降低,下基坑道路變陡,我們在下游圍堰上游側面板上自右往左斜拉出一條道路連接基坑。在上游CSG圍堰開挖完成之前,由于下游圍堰面板混凝土施工尚未開工,現場施工道路都在為基坑開挖提供“專門服務”,開挖工作進展順利。 2月中旬,上游CSG圍堰開挖至1372米高程,即將進入澆筑階段,圍堰澆筑對施工道路的需求,給基坑開挖施工帶來了不小的“麻煩”。3月11日,CSG 圍堰主體正式開倉澆筑,需要一條能隨圍堰不斷升高的入倉通道。為了將入倉通道對基坑開挖施工的影響降到最低,我們的技術人員經過反復琢磨和探討,得出一套解決方案:原用于上游CSG圍堰開挖的施工主道保留并改造,能同時滿足河床出渣及CSG圍堰1394米高程以下入倉要求。開挖到1396米高程的基坑左岸,在完成預裂爆破后將大塊石渣運出基坑,改造為能滿足1394米高程以上入倉要求的施工道路,啟用此道路后,便可將原入倉道路挖除。 4月初,CSG圍堰主體澆筑至1394米高程,啟用基坑左岸入倉道路,原入倉道路挖除。下游圍堰面板即將施工,左岸與下游圍堰連接道路挖除。此時的施工道路基本形成了上游CSG圍堰澆筑、基坑開挖、下游面板混凝土澆筑互不干擾的狀態,基坑開挖施工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
尾聲
4月10日,開挖完成至設計基巖面EL.1378m,基坑開挖施工成功收官。 89天,我們日夜兼程,工期走在前面,統籌安排走在前面,發現問題走在前面,然而這場比賽還遠沒有結束。基坑開挖完成后,項目部立即組織清基工作,于是出現了本文題記中所描述的一幕。
走在前面,走在問題出現之前,走在工期迫臨之前,走在質量品牌樹立之前。走在前面,是形勢所需,也是大華橋項目部所有員工的一貫精神。
如今,大華橋水電站上游CSG圍堰澆筑已接近設計高程,下游面板混凝土及兩側擋墻也即將施工完成,大壩基坑混凝土澆筑在即。我們將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汛期的挑戰。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