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克塔高速建成通車,凝聚著中國電建路橋3000多職工心血和汗水的“巨龍”蜿蜒盤踞在荒灘戈壁,呈現在人們眼前。它的橫空出世不但讓守望多年的克拉瑪依和塔城兩兄弟順利實現“牽手”,而且也讓兩兄弟與內地和烏魯木齊及南、北疆有了更便捷的高速通道。隨著克拉瑪依和塔城搭上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快車道,昔日荒無人煙的荒漠戈壁也將呈現出勃勃生機。
4年前,3000余“電建路橋人”告別父母、告別家人和朋友,走入荒無人煙、浩瀚無邊的荒灘戈壁,與風沙、荒草為伍,在長達81公里的路段上安營扎寨。為了建好克塔高速公路這個共同的目標,冒著四五十度的高溫、8級以上大風和零下20多度的嚴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滿腔熱情地融入開發新疆路橋大軍。經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聚力鏖戰,克拉瑪依和塔城之間,一條蜿蜒的“巨龍”暢通了兩個兄弟城市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更拉近了兩個城市間兄弟般的情誼。
鐵軍挺進 奏響建設進行曲
乘著國家基礎建設的東風,踩著新疆公路建設的鼓點,憑借“公路施工特級資質”的知名品牌,2011年3月,電建路橋公司從參與新疆克塔高速招標的眾多施工企業中脫穎而出,一舉中標全長81公里,總造價21.94億元克塔高速KT-1標段。
2011年3月初,冒著零下10多度的嚴寒,“電建鐵軍”挺進浩瀚無邊的戈壁灘,在施工沿線荒無人煙的荒灘上開始引水、送電,修便道。進場短短數月,90多公里便道全線打通,施工用電陸續接進每個用電結構物,各工區營地如雨后春筍般屹立在荒灘戈壁之上。隨著8個大型砼拌和站、4個T梁、箱梁預制梁場相繼建成,8個以中國電建標準化各工區駐地建設完畢,“電建鐵軍”拉開了在克塔高速大干的序幕。
“三個施工區、3000多名建設者、800多臺套精良的設備,每日在荒漠上穿梭轟鳴,像擂動催征的戰鼓,也奏響了酣戰最強音。”克塔高速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初到戈壁,施工并不順利。因為當時克塔高速尚未立項,建設資金并不到位。炸藥供應嚴重不足一度成為工程建設最大的瓶頸。據了解,按設計要求,克塔高速KT-1標段路基、涵洞、橋梁基礎及隧洞石方爆破開挖量巨大,約715萬立方米,需要炸藥4500多噸。根據施工計劃,當年至少需要1000噸。但按照自治區炸藥管理的相關規定,炸藥施工單位需提前1年向廠家上報炸藥使用計劃,且當年整個塔城地區的總供應能力僅僅只有800噸。
面對資金短缺、炸藥不足等困難,項目部沒有退縮,而是根據實際不斷優化施工計劃,合理配置資源設備,以確保工程進度。一方面充分發揮中央企業自身優勢和對工程建設負責的態度,多方籌集建設資金,優先保障施工生產,在較短時間內全面展開主體工程施工;此外為破解炸藥不足的難題,項目部積極聯系地方政府協調民爆公司,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提高炸藥供應量,并暫停路基石方爆破施工,以減少炸藥用量,度過難關。
到過新疆的人,都領略過新疆地區的大風:來時飛沙走石、遍布蒼野,呼嘯的狂風裹挾著沙土漫天飛舞、遮天蔽日,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世界末日。
“工地值班車的玻璃,經常會被沙石砸碎,幾個混凝土拌合站砂石料倉雨棚也多次被大風掀翻,個別工區活動房也幾次被大風揭頂。”這是項目相關人員給我們回憶當時情況的介紹。
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為了確保安全、搶抓工期,項目部對所有參建電建路橋員工要求,大風期間,工地上除高空作業和吊裝作業停止施工外,鋼筋加工、混凝土澆筑、路基填筑挖運、路基開挖打爆破孔等施工作業必須咬牙硬頂……
工期緊,條件差、任務重。項目部想方設法!開展勞動競賽;建立健全考核獎懲機制;要求各工區緊扣目標任務,加強計劃保障,強化資源配置。一個大干快上局面在全路段迅速形成。
從2012年到2014年,項目部連續三次組織“百日大干”勞動競賽活動。通過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了《勞動競賽考評辦法》,在綜合獎勵的基礎上,增設了質量安全和工程進度單項獎。把綜合檢查與日常檢查相結合,每月動態考評,兌現獎懲,進一步健全了責權統一,獎懲分明的考評機制。
實踐證明,“百日大干”勞動競賽的開展,充分調動了各參建單位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公平競爭、多勞多得的機制,為克塔高速大干快上創造了高效優質的建設氛圍,激勵建設者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奏響克塔高速建設進行曲,有力保證了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
鉆山架橋 誓讓天塹變通途
鐵廠溝隧道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鐵廠溝鎮,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冬季風吹雪是當地特有的氣候。隧道地處聞名新疆的老風口,全年8級以上大風天氣超過150天,且有3個多月零下20多度的嚴寒冬季。按設計,鐵廠溝隧道最大埋深35米,屬淺埋軟巖隧道,地質條件差,開挖易冒頂、塌方。
面對復雜的地質和自然條件,開挖前,項目部領導帶領技術人員對地形地貌進行復測,認真調查地質情況,并提出隧道開挖專項施工方案,減少大開大挖帶來的風險和對環境的破壞。施工采用“臺階法”確保安全的同時,通過增加工作面,不斷加快工程進度。隧道爆破采用光面爆破技術,每道工序均配備4個專業施工班組,24小時循環作業,大大提高了開挖進度。
克服諸多不利因素的情況下,廣大建設者們團結奮戰,晝夜奮戰,高峰期每天最大進尺6米,月強度達到120米。經過199天的大干,2012年10月 17日道鐵廠溝隧道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順利完成隧洞貫通任務。提前42天完成節點目標,道鐵廠溝隧道成為克塔全線首個完成的貫通的控制性工程。
達爾布特特大橋地處活動斷層部位,地質地形條件復雜。全長1010米的橋身分為25跨,單跨跨度40米,最大墩高81米,大橋跨度大、墩身高,其施工難度和規模在新疆已建或在建大橋中居第二位。
面對14#墩特大橋第一高墩兩邊陡峭的山勢和達爾布特河急流的河水,項目部憑借自身不懈努力,于2012年10月底完成特大橋全部下部結構物的澆筑,于2013年4月30日完成300片T梁架設任務……。大橋順利合攏,為通車目標的順利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坪樞紐互通立交是克塔高速的起點,占地747.54畝,含橋梁6座1272.13米;18到互通涵洞,長526.72米。“原本預定提供圖紙的時間是2011年4月,但我們真正拿到草圖的時間是2012年9月6日。”項目部負責人介紹說,除去新疆惡劣天氣,每年有效施工時間實際只有8個月,這注定又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決戰工程。
2012年9月18日,施工藍圖確定后,項目部隨即開始橋梁樁基施工,先后組織挖掘機、旋挖鉆機、運輸車輛等各類機械20余臺(套),調整建設人員 400多人。在日夜不歇的機器轟鳴中,2012年10月20日,三坪樞紐互通立交順利完成全部樁基工程施工任務;2013年9月25日圓滿完成最后一聯現澆箱梁砼澆筑任務,為整個克塔高速公路實現10月底全面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道鐵廠溝隧道、達爾布特特大橋和三坪樞紐互通立交作為克塔高速的三大控制性工程,它們相繼按期完工,為全標段實現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此,新疆交通建設管理局在克塔高速項目調研時講道:“該項目因前期建設資金、設計圖紙不到位等原因,比原計劃工期滯后。但施工單位“后發趕超”,抓住關鍵環節,重點突破,特別在達爾布特特大橋和鐵廠溝隧道及三坪互通立交三個克塔全線的控制性工程施工中,加大資源投入,精心組織,全力加快施工進度,按期完工,值得肯定。”
發揮專長 充分展示央企良好形象
克塔高速建設中,為提高工作效率,節約生產成本,項目部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2011年7月份,率先引進的3臺數控鋼筋彎箍機功效是人工的28 倍,誤差僅在1毫米左右。該技術大大提高了鋼筋制作精度,保證了工程質量,而且該彎箍機的使用,項目每年節約人工成本和材料費約370多萬元。2012年 6月份,在達爾布特特大橋T型橋梁預應力張拉中,項目部又引進國內最先進、全疆第一臺“全自動智能張拉控制系統”。借助系統的智能張拉和智能壓漿功能,不但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節約了50%的人工,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3.5萬元??怂椖坑糜诳萍紕撔碌?00多萬元,為工程建設順利進行注入了新動力。
充分發揮中心試驗室在業務方面的專業優勢,項目部在克塔高速工程建設中以試驗檢測為抓手,指導施工生產、促進工程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在路基填筑施工中,為尋找合格料源,項目部會同試驗室對沿線附近幾公里范圍內進行了多次詳細勘探,成功找到13個能滿足填料質量的料場和3個碎石場,極大緩解了路基填筑料的缺乏和路面碎石料源不足的問題,既保障施工順利進行,又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依靠實驗室,項目部以混凝土配合比為切入點,通過對全部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優化,使單方混凝土降低生產成本約20元。嘗到甜頭,項目部又安排實驗室對路面瀝青混凝土配和比進行重新設計,在保證工程質量和瀝青用量最低的同時,也為瀝青路面的全面鋪設贏得時間。實踐證明,通過試驗檢測嚴把質量關,項目部的有益嘗試實現了“降本增效”,有力地促進了工程建設。
在全力以赴抓好施工生產的同時,項目部狠抓文化建設,不斷提升展示企業文化。以自辦刊物《克塔快訊》簡報為平臺,項目部先后征集各類稿件400多篇,并積極為電建集團網站、自治區交通廳網站、交通建設管理局網站投稿多篇。通過唱響“好聲音”、傳播“正能量”,積極為工程建設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2013年,在新疆交通建設管理局組織的“文化建設年”和“援疆風景線‘大道之魂’”征文活動中,項目部推薦優秀文學作品、書法、攝影作品20篇。其中6 篇被收錄入新疆交通建設管理局主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各地發行的“交通建設職工文學作品系列叢書——散文集《大道在線•心路》、詩集《大道在線•詩路》”兩本書中;3幅書畫和攝影作品被錄入《新疆交通建設職工書畫作品集》。
走在克塔高速公路上,看著親手打造的寬闊平整路面,漂亮美觀的護欄,雄偉壯觀的大橋,作為建設者,心中總會涌起莫名地興奮與激動?;叵肫饖^斗的歷程,更多地卻是綻放在每個施工階段目標如期完成的喜悅和幸福。隨著克塔高速通車,“電建路橋”建設者們的名字被錄入新疆交通建設史,和達爾布特特大橋一起載入新疆大橋博物館史冊。相信,隨著新疆高速公路的不斷延伸,戰無不勝的中國“電建鐵軍”必定能隨公路的延伸走得更寬、更遠。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