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下午5時,南塔河1#水電站導流洞最后一倉襯砌混凝土順利完成,標志著導流洞完全具備了過流條件,大江截流勝利在望。
水電八局老撾南塔河項目部在老撾南塔河1#水電站導流洞施工中,發揮頑強拼搏精神,克服汛期暴雨、泥石流等外部困難,用先進的技術措施、優良的管理,將前期因材料短缺、供電不正常、超標洪水造成延誤的10天工期搶抓回來,安全優質地實現了開挖工程、混凝土襯砌工程與大江截流施工轉序,為11月8成功過流提供了保障,為爭取后續大壩主體工程奠定了基礎。
不畏挑戰 信心和勇氣戰勝一切
南塔河1#水電站工程位于老撾北部的博膠省湄公河左岸支流南塔河上,距與湄公河匯合處約62km。水電八局南塔河項目部在承建這一工程中,面臨著兩個巨大的挑戰。
挑戰之一:進入南塔河1#水電站工程,是無任何準備工期的,工程程的移民、場地規劃建設、道路交通布置、水電供應等問題尚未解決,進場施工條件并未完備。生存環境、施工環境惡劣,施工人員要克服無水電、無場地、無交通的現象,挑戰惡劣環境。
挑戰之二:老撾南塔河1號水電站是南方電網公司在老撾境內以BOT方式投資建設的第一個電源項目,電站壩址位于老撾北部湄公河一級支流南塔河上,總裝機容量16.8萬千瓦,工程靜態總投資約20億元人民幣,干好南塔河1#水電站前期工程,對公司和國際公司的發展乃至提升中國電建的施工資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自水電八局接到老撾南塔河1號水電站主體建筑安裝工程施工中標通知后,南塔河項目部領導班子就預感到這個艱巨任務的背后,一定是一條充滿困難和艱辛的道路。能否按期完工,是能否在南塔河1#水電站工程項目建設中走的更遠的試金石,而項目部和參戰員工卻早已堅定了迎難而上的信心和勇氣。
2014年9月,八局越老公司總經理李雪江就開始進行導流洞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萬事開頭難,工程的移民、場地規劃建設、道路交通布置、水電供應等問題尚未解決,進場施工條件并未完備。前期準備工作量巨大,進場人員配置不足,安全、質量、技術人手十分緊缺,為了工程早日開工,越老公司積極協調,增派人員、設備進場,充實隊伍,做好開工準備。同時,積極與南方電網和老撾當地政府部門協商,想方設法解決場地、交通、水電等問題。為導流洞順利開工創造了條件。 11月22日監理工程師正式對老撾南塔河1#水電站主體建筑安裝工程合同發布開工令, 11月23日,為打通左右兩岸施工通道,在工地經理萬志勇的帶領下,項目部迅速組織力量,聯系國內廠家經過五天的連續施工,架起了一座從南塔河右岸到左岸的貝雷橋,經過檢測、試驗,橋梁各項指標滿足安全技術要求,打通了從南塔河右岸到左岸的交通瓶頸,為左岸導流洞施工開挖作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2月28 日員工順利全體前期員工搬進新營地,解決了員工后顧之憂。
施工方案先行 技術改進緊跟其后
南塔河項目部副經理兼總工程師周宏量回憶當時的情景無奈地說:“導流隧洞為大斷面隧洞,該區域巖石裂隙較發育,構造形跡主要表現為斷層、節理裂隙和強烈擠壓破碎帶。共存在2條大斷裂帶,11條小斷裂帶,巖石極為發育,工程施工中,由于受結構面組合切割影響,洞頂發生掉塊,洞壁發生小坍塌,以及導流洞上半洞洞身與溢洪道開挖同時施工,相互干擾較大,安全問題突出。導流洞洞身段的構造破碎帶,是隧洞掘進的“咽喉”癥結,施工難度很大”。
要打開項目部開挖工作面,采用合理的施工開挖方法、工藝對該工程十分關鍵。施工方法工藝將直接影響圍巖的穩定、施工質量和施工工期,南塔河項目部針對工程施工特點,對于不同階段的開挖施工時段,分別編制了導流洞開挖施工具體措施方案,將導流洞洞身分為上半洞、下半洞兩部分開挖,上半洞采用全斷面一次開挖。切實合理的方案使得導流洞施工作業面逐漸增多,形成進水口、溢流面與尾水面同時進行的項目部面。進入施工高峰后,考驗才正式開始。
一次,在導流洞進水口施工中,洞內施工人員看到有碎石崩落,加之有巖石斷裂聲,現場管理人員立即組織人員往外撤離。一位員工描述說:“我們剛剛撤出來不到兩分鐘,就塌下來了,如果不是預防到位,后果不堪設想。”工地經理萬志勇及時趕到施工現場,親自督促,加強現場蹲守監管力度,由于有安全專職人員24小時實時監控,險情發現得比較及時,這次塌方并沒有造成人員的傷亡。為了避免類似的險情再次發生,項目部嚴格按照“超前預支護、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緊封閉、勤測量”的原則進行施工,盡量減小爆破對圍巖的擾動。為確保導流洞工程進度,工地經理萬志勇帶領總工周宏量和幾名技術員多次組織召開施工現場專題會議,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指揮能力,精心組織,穩中求進,嚴格按照合同要求,狠抓工序銜接,嚴格控制工藝,加強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等的管控力度。這一方案實施后,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得到了保證,排除了后續開挖工作的安全隱患。
防治結合 安全度汛不誤生產
“8月2日下午5時許,導流洞上游水位384.8m,同比下午4:07分水位384m上升0.8m,此時,水位距離上游圍堰設計高程EL387.45相差 2.65m,水位上漲速猛。南塔河項目部工地經理萬志勇針對防汛險情,立即下令項目部啟動三級防洪度汛應急響應……。參加搶險的領導及職工持續忍受饑餓,連同外協隊人員,積極組織各施工面的裝載機、挖機、推土機、工程車輛、吊車等設備全力投入搶險”——這是今年8月1日以來,老撾北部地區持續遭受強降雨襲擊,導致南塔河水位暴漲,遭遇了超10年一遇大洪水,導流洞洞口施工平臺遭超標洪水沖毀后項目部人員搶險的一段畫面。
南塔河1#水電站工程所處位置降雨量充沛,近40年來年降水量最少年份為125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達3750毫米,一般年份降水量約為2000毫米。按照近兩年的情況來看,7、8月份為主要防汛期,由于電站上游沒有其它電站來調控下泄流量,全靠項目部自己修葺的圍堰來擋水,因此局部地區暴雨一下,泥石流就來了。
項目部在汛期來臨前就已經組織了防汛救援應急演練,并編制防汛、度汛措施辦法,成立防洪度汛領導小組,主動與當地氣象部門、監理單位聯系,及時掌握水文、氣象、洪水預報,估算洪水出現的時間與水位高度。在洪水到來之前對工程機械進行加固,并大量地儲備防洪物資。今年汛期來臨前,項目部儲備了防汛砂石料立方米,儲存鋼筋籠立方米。
2015年南塔河項目部9-10 月分別再發生了一次暴雨和泥石流,施工區內的多條溝壑都發生了泥石流,導致導流洞洪水積水嚴重,導流洞出口被淹。面對這種人力無法抗衡的自然災害,南塔河項目部并沒有退縮,針對不同的災情打出了預防與治理相輔相成的組合招式,同時合理安排施工生產作業,達到安全度汛、不誤生產的效果。
招式之一:在汛期前完成導流洞進水口靠河側混凝土邊坡和導流洞出口靠河側混凝土護坡澆筑,高程不低于386米高程,滿足汛期洪水要求,保證汛期導流洞出口正常施工。
招式之二:汛前完成進水口擋水臨時圍堰混凝土澆筑,在臨時圍堰上采取堆砌沙袋的應急措施,預防外圍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對于臨河側圍堰采取加高圍堰和碼放沙袋等措施預防河水翻堰。
招式之三:在導流洞進、出口正下處設置一個集水坑,在圍堰與導流洞交接處設置一個集水坑,設置水泵進行抽水,確保導流洞施工安全度汛。
招式之四:汛期采取加高圍堰以及在圍堰加長段設置一定數量的防洪鋼筋籠和沙袋,用于搶險抵擋超標洪水,臨河側均采用鋼筋籠進行護坡。
無論擁有怎樣高超的“武藝”也得統籌全局合理出招。項目部班子成員進行了內部分工,合理安排各自“進攻、防守”的任務。工地經理萬志勇帶隊駐守在汛情最危險的部位,其他本子成員也有明細分工,白天由項目部生產副經理朱小林主抓防汛、生產,夜里安排總工程師、總經濟師、安全總監輪流在現場值班盯守,24小時監控汛情。大家各盡其責,有條不紊地開展防汛和生產工作,順利的度過了今年的汛期,為此,業主、公司發來慰問信,贊揚項目部在施工中創造了不凡的業績。
優化管理 充分發揮團隊力量
南塔河導流洞施工工作,由于前期洞開挖施工與支護之間的相互干擾,勞動力偏少等原因造成支護施工滯后,加之施工中遭遇交通不便、材料供應不及時和超強洪水、暴雨等多重因素,直接影響工期10多天。項目部認識到要完成艱巨的施工任務,保證2015年10月底導流洞工程具備過流條件的目標,必須調整思路,解決勞動力匱乏的問題。
施工高峰時期在導流洞洞內、洞外陸續增調三家支護隊伍,由原先的一家變為三家,勞動力也由原先的90人達到了230多人。洞內陸續增調混凝土施工隊伍3支,由原先的1支變為3支,勞動力由原先的30多人達到了300多人。設備投入也增加到了10臺套。
2015年南塔河項目部共吸其他項目納共招調配來了6名大學生,同時不斷地補充協作隊伍流失的勞動力,在確保人力物力充足的情況下掀起了一輪接一輪的大干熱潮。
優化管理、明確分工。項目部將現場施工組織機構分為開挖工區、混凝土工區和工程管理辦,開挖工區全面負責導流洞開挖及溢流面的施工組織管理,混凝土工區負責導流洞襯砌施工,根據工作內容,混凝土工區又分為混凝土澆筑、風水電、設備供應,由2名工區主任分管,分別負責施工隊伍的相應施工服務工作;工程管理辦主要負責現場施工的設備協調及生產計劃安排落實。通過一系列地管理優化措施,將滯后的進度彌補了上來。
記者采訪結束時,記者來到會議室告別,一推門看見會議室里坐著各部門的負責人,都拿著筆和本子,一邊交流工地上發生的情況,一邊記錄下當天的工作重點。這是南塔河1#項目部每天下午5點30分鐘雷打不動的碰頭會議,沒有一個人缺席。
在采訪南塔河1#項目部工地經理萬志勇時,談到對項目部領導班子成員和隊伍的評價,他欣慰地說:“我們的團隊是一支團結、能吃苦耐勞、能打硬仗、有鐵的紀律、有朝氣的隊伍,只要是留下來的,都想在南塔河干一份事業,做一番成績。包括我們的班子成員,沒有任何流失,班子成員老、中、青結合,結構也比較合理。不管是搞商務的,搞技術的,搞生產的、搞安全的大家都是一盤棋。”
拼實力,創業績。南塔河1#項目部正是發揚了水電人“吃得苦”“把得蠻”“耐得煩”的南塔精神,為公司培養了一批能在海外深山作業,吃苦耐勞的專業隊伍,并在施工中、管理中不斷改進技術,不斷優化提升,在南塔河1#水電站上做出了成績。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