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象形,船也。古人言舟,漢人言船。在西方,我們聽到最多的便是諾亞方舟的故事。舟,就是人的庇護所。在昌平區京新高速東側,一艘高聳雄壯的生命之舟正在逐漸顯出身形,水平舒展的裙房與高起的塔樓構成穩固的形態,猶如平穩起航的巨輪,給人安全感和歸屬感,這就是由中國新興建設開發總公司總承包部承建的昌平區定向安置房配套醫院人民醫院北院區工程。
共進的大團隊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項目大團隊的建設少不了精神建設的高度集中。
2016年6月29日,工程項目部召開誓師大會,大會集合了人民醫院、設計、甲方、監理、總包、勞務等所有工程參建單位,旨在以工程項目為載體,建立一個由甲方牽頭組織,各方協作發展的工程建設大團隊。正是在誓師大會上,各方領導一致通過共同的項目管理宗旨:“超越客戶期望,合作共創精品”,用以指導各參建方統一思想、戰略合作、規范行為、共建精品。這一管理宗旨,不僅涵蓋了總公司、甲方北京華融金暉置業有限公司、監理北京帕克國際工程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文化,還為每個參建單位特別是分包單位樹立了精神標桿,有效促成了項目管理大團隊的建立。
2017年5月7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對西城區“紅墻意識”學習活動進行了專題報道,隸屬金融街集團的北京華融金暉置業有限公司隨后也開展了專項學習活動,并作為大團隊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黨支部共建的學習中。17日,項目大團隊聯合黨支部召開“紅墻意識”集中學習研討會,將“紅墻意識”正式寫入大團隊精神內核。作為西城區人口疏解的對口項目,昌平區的重點民生工程,“紅墻意識”不僅為項目部樹立了首都形象,更為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社會抓手。依托“紅墻意識”,項目部提出了“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的工程建設要求,要求項目部全體工作人員,包括所有參建單位人員,必須講政治、敢擔當、肯奉獻、高標準,讓工程參建全員樹立自豪的首都意識,頑強攻堅意識和無私的服務意識。思想引路,行動堅決,大團隊在高度凝練的精神內核引領下,正在向一個又一個高峰峻嶺邁進。
戰斗的大團隊
墻體厚度大、高度大、砼方量大,澆筑時間長且不能出現裂縫,這些典型的結構施工難點,再加上北京嚴重擁堵的交通,嚴苛的運輸要求,復雜的施工環境——這就是直線加速器室施工面臨的情況。為了攻克這一難關,項目部多次組織專題會,討論直線加速器室施工方案,先后修改十余次,最終選擇利用中秋節的空檔,加班加點強攻直加高地。直線加速器室頂板厚,單位平方米自重大,模板支撐屬于超出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項工程,為了確保安全,項目部借助信息一體化平臺,聯合甲方、監理進行三方聯檢,利用圖片、視頻等形式,反復核驗模板支撐系統的設計、施工。由于直線加速器具有高放射性,直線加速器室墻板厚度均超過1m,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后必須采取專門的保溫養護措施,避免混凝土裂縫,項目部通過Zigbee大體積混凝土測溫技術,遠程監控混凝土澆筑和養護全過程,確保施工作業不留隱患。2016年9月15日晚,經過一天一夜的連續奮戰,終于攻克了直線加速器室的施工難關,圓滿完成了施工任務。
2016年11月的北京,隨著氣溫的不斷降低,項目部的施工工作迎來了重大的天氣挑戰——霧霾。16日一早,北京市預警中心、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啟動空氣重污染預警,將于17日0時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這是北京入冬以來首個重污染橙色預警。預警就是命令!9點整,項目部緊急召開三方工作會議,討論預警處置工作。甲方、監理、總包結合各自已有資料,根據項目部施工工作的計劃安排,先后討論了多個緊急應對措施,最后決定趕在17日0時前,完成原定3天的施工生產任務。工程三個標段管理人員、監理工程師、甲方負責人從會議室直接奔赴施工現場,在現場組織驗收、整改工作。混凝土工長根據現場施工情況,一次性與攪拌站確定混凝土方量,保障混凝土不間斷供應。同時,項目部緊急抽調兩臺泵車,施工全作業面同時推進,整個施工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連續工作了將近11個小時,最后一輛混凝土罐車駛離現場,凜冽的寒風中,一個個疲憊的影子舒展著身體,一聲聲短暫的寒暄縈繞在耳畔,大團隊的強大戰斗力,在霧霾的籠罩下再次迸發。
創新的大團隊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一直是近年來總公司乃至整個建筑行業的重點建設內容。昌平區定向安置房配套醫院人民醫院北院區工程功能性用房多,機電系統復雜,專業分包多,管理難度大,質量要求高,將BIM技術應用到項目管理中,參與全過程的施工管理,不僅可以實現對施工質量,工程進度的監控,還可以減少設計變更、減少工程變更、合理調配資源組織方案預演,從而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項目部管理的核心競爭力。項目部自進場開始,就將BIM工作作為指導施工的重要依據,配備了最頂尖的設備和最強大的管理團隊,下設建筑、結構、機電等多個專業,每個專業配備專用的圖形工作站,專門解決圖紙交叉問題,切實有效地指導現場施工。
BIM作為一種新型建筑信息模擬技術,為建筑企業施工帶來很多便利,是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基礎性技術。它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實力的提升,更關系到昌平區建筑業的長遠發展。2017年6月28日,昌平區住建委質量監督站組織全區約34個在建項目共80余人,到項目部開展BIM技術應用觀摩交流活動。質監站站長孟凡軍在講話中對項目部的BIM工作成果給予高度贊揚,并將項目部的BIM應用技術作為昌平區新技術應用的標桿,面向全區進行推廣。
結構長城杯金獎、北京市綠色安全樣板工地、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一座座獎杯成為通向終點的臺階;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信息一體化平臺管理系統,一項項新技術成為跨越發展的翅膀。“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昌平區定向安置房配套醫院人民醫院北院區工程項目部大團隊,正依靠團結的力量、集體的智慧,堅定地向著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的頂峰大踏步前進。(鄭卓)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