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10時,隨著最后一車石料倒入河中,奔騰不息的凱富埃河被攔腰截斷,河水被迫由圍堰左側的導流洞奔向下游,截流一舉成功。大河合龍之際,清脆的爆竹聲響徹山谷,參建員工歡呼雀躍。“熱烈慶祝下凱富峽水電站大壩截流成功”的巨型橫幅見證著這令人歡欣鼓舞的一刻;“中國電建”和中國水電”雙標識的彩旗迎風招展,仿佛在為中國電建這支戰無不勝的隊伍鼓掌、喝彩。
兩岸的青山也在側耳傾聽,斗志昂揚的電建人奏響了又一闕勝利的樂章。
逐浪凱富埃 天塹變通途
水,是生命之源。源源不斷的河水,猶如濃濃的乳汁,潤綠了秧苗,澆開了花朵,喂肥了牛羊,使一個又一個族群豐衣足食、繁衍生息。似乎每一個民族都有一條屬于自己的母親河。一如黃河之于華夏,贊比西河之于贊比亞,亦是生身之母,無以割舍。
凱富埃河自銅帶省一路南流,浩浩蕩蕩地奔向贊比西河的懷抱。在她流經的崇山峻嶺之間,有一個以她命名的峽谷——凱富埃峽谷。在這片峽谷之中,有一群“探險者”闖了進來,從此安營扎寨。他們有著黃色的皮膚,穿著藍色的工裝,說著土著居民聽不懂的言語。他們披荊斬棘,辟出了寬闊的道路;他們添磚加瓦,蓋出了漂亮的房屋;他們開動機械,使原本的冷清荒蠻變得人煙稠密。
他們,就是中國電建人。
中國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叫“大禹治水”。續寫傳奇,他們就地取材,以峰作筆,以河為墨,以地作紙,以谷為硯,潑墨揮毫,懸腕狂書,力透紙背。這股子力道,是看似柔弱卻富含堅韌纖維的麻蒿,是一縷一縷的麻蒿纖維擰起來的繩索,更是緊攥這根繩索沿著懸崖峭壁攀爬的手臂。
起初,整個凱富埃峽谷除了叢林,還是叢林,間或可見狒狒的身影,間或可聞狒狒的啼鳴。大壩所在的位置,沒有一座橋過河,沒有一條路上山。但是,白紙才能繪出最美麗的圖畫,才能寫就最錦繡的文章。正是在這“一窮二白”的地方,大壩工區施工隊伍和當地勞務一同剪除草木,扎起營盤。他們披星戴月,頭頂烈日,不管風吹雨打,不管毒蟲侵襲,將道路一寸寸開辟,將橋梁一塊塊拼起。
2016年大年三十,正值當地勞務發薪放假。中方職工就擼起袖子自己上,經過一番苦戰,上游貝雷橋順利完成安裝,使凱富埃河“天塹變通途”。架好橋,他們帶著滿臉汗水浸泡的喜悅回到營地,和后方職工一起包餃子、看春晚。他們的拼搏為過去的一年畫上了完滿的句號,為新的一年打開了美好的局面。
這樣的年,最有味兒!
別有小“洞”天 山高人為峰
人們經常戲謔地說,干水電的,去的地方都是窮山惡水,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此言確實不虛。但在水電人看來,山和水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們猶如衣食父母,離開了,就失去了著落。誰叫他們的職業頭銜里面就嵌著一個“水”字呢?
面對眼前高聳的大山,他們摩拳擦掌,血脈賁張。他們要用雙手鑿透這“銅墻鐵壁”。終于,山被鑿透了,車輛隆隆地駛過。這天,是2016年8月28日。這條洞子,他們取了個名字,謂之交通洞。
對岸,上游,是另外一座山頭,也需要被鑿透,到時,河水會穿山而過。他們也給那條洞子取了個名字,謂之導流洞。2016年10月26日,這條洞子順利貫通。
導流洞,不僅在大壩工區職工的記憶里,在所有項目職工的記憶里,都是一抹抹不去的色彩。為了早日實現它的貫通,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上,各作業處發揚一盤棋、一條心的精神。施工局機關部室人員積極組織義務勞動,努力支援。他們七八個人一組,往洞子里抬鋼筋,往壩肩上送炸藥,手起了血泡,衣服磨出了洞,手指甲被擠得淤血,全身被雨水、汗水浸透。但是,沒有人退縮,號召一次,就響應一次。什么是最美的風景?最美的風景,就是在光禿禿的上山小道上,大家一字排開,彼此接力的長長隊伍;最美的風景,就是在泥水遍地的導流洞,大家完成既定倉號鋼筋的搬運任務之后所定格的那張合影。
或許是與山、與水始終相伴的緣故,他們的骨子里既透著山的剛毅,又透著水的靈動。他們對于自己與山、與水的關系作出了十分詳盡的解釋。但,一言以蔽之,大概就是:窮山惡水君莫道,一手鑿出小洞天。
左岸、右岸的山,草木蔥蘢,偉岸的猴面包樹總能掙脫群樹的環擁。但,猴面包樹還不是最偉岸的“大丈夫”。所謂大丈夫,其實是它眼皮子底下那些個“小螞蟻”。眾所周知,螞蟻,是一種神奇的小動物,能托起比自己身體重幾十倍的東西。
原來,它們是在為大山“削肩”呢。
在這群“小螞蟻”里,有一只,特別勤勞,是名副其實的“工蟻”。“它”叫吳玉輝,大學里學的是采礦和爆破專業。
在他來贊比亞五個多月的時候,閑聊中問他有什么感受和收獲。他有點兒書生氣地援引了那段經典:“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他是這樣援引的,也是這樣行動的。
贊比亞的旱季,炎熱而又干燥。毒辣辣的太陽烤黑了臉頰,水喝了一杯又一杯,但前方的道路還要一步步開辟。萬事開頭難。右岸壩肩開始下挖時,卻沒有道路可走。機械設備上不去,人要像猿猴一樣,拽著枯草,摟住樹,才能爬上去。
為了趕工期,他每天中午都在壩頂上吃盒飯,下班回來,渾身臟兮兮的,但既然選擇了中國電建,就應該風雨兼程。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大家一起努力,使右岸壩肩開挖得以從滯后于工期到趕上工期,再到工期提前。這來之不易的成績,離不開大家的艱苦奮斗、共同努力。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去做;有了條件,則會倍加珍惜地好好利用。一句話:發揮主觀能動性,把事情做好,只講責任不講條件。
如今,不講條件的他由一名技術員變成了一名責任工程師。他說,“責任工程師”這個頭銜再一次讓他想起了那句經典:“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其實,還有一句經典,形容他和他的伙伴們也是在貼切不過,那就是國畫大師張大千所陳之豪語:“山至高處人為峰,海到盡頭天是岸。”
大壩作業處副經理王述誠作為第一批進場人員,前期物資、材料短缺,道路、房屋等臨建設施都是一片空白。在困難面前,他帶領作業處的同志們,沒有猶豫、沒有退縮,而是擰成一股繩,披荊斬棘,硬是把道路一段段開挖出來,把房子一間間壘建起來。作為第一作業處主抓現場生產的負責人,他自知重任在肩,始終不敢懈怠。在他的組織帶領和作業處全體參戰職工的共同奮斗下,大壩工區的生產施工逐漸步入正軌,工地變化日新月異,無論是在“強化履約”、“提質增效”,還是文明施工等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左壩肩開挖,不僅工期緊,而且存在高邊坡、高危險、機械設備難以到達開挖面的困難局面。為解決這一系列難題,他想方設法,合理安排和調度現有資源、加強安全防護措施,確保目標節點的如期完成。由于任務繁重,他和奮戰在施工一線的職工中午都是在工地吃飯。飯匆匆吃完,來不及休息片刻,便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這,就是電建人,無論走到哪里,都將大寫的“人”字寫到哪里。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最近一個月,來自大壩工區的一個贊比亞土建工——弗蘭克?姆布巴特別樂呵,見了我們,還會用漢語問候“早上好”。而這,還得從他來下凱富峽說起。
弗蘭克家在銅帶省的一座城市,有六七百公里遠,光坐車,都得一天多的時間。由于贊比亞失業率居高不下,很多年輕人都找不到一份像樣的工作。乍到下凱富峽的時候,弗蘭克沒有什么工作經驗,也沒有什么特長,只能干個普工。普工的活又臟又累,工資也比技工低。得知他的心思后,中國工長用不怎么標準的英文勸他,說身為一個男人,苦點兒累點兒也是應該的,只有多干活,才能養家糊口。從此,他不僅一門心思地干了下去,而且還主動地向同伴們學習,向工長討教。漸漸地,他知道了如何綁鋼筋,如何立模板,心里也有了盼頭兒和勁頭兒。
聽說項目運營村的技工培訓學校就要開學,正在招收學員,他積極地報了名,原因就是想學一些理論知識,開闊一下自己的視野。
8月17日,作為首期培訓學員,弗蘭克和其他119名工友們走進了干凈整潔的校園,坐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站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年紀與他相仿的老師,留學中國,畢業于江蘇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學士學位,名叫約瑟夫?恩貢戈。約瑟夫很高興自己在剛剛走出校園不久,就能將自己學到的東西傳授給更多的人。他說,中國公司在贊比亞在干項目的同時,還專門建設一座培訓學校,這還是第一次聽聞。
為了方便學員們做課堂筆記,項目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個筆記簿。有些人二十天不到,就記了滿滿的一本。
除了理論課,他們還有實操的機會。這不,弗蘭克和同班同學們在老師約瑟夫的帶領下回到了自己的“原籍”——大壩工區。在這里,他們可要連續實習好幾天,因為還有期末考試等著他們。
大局一盤棋 風好正揚帆
下凱富峽規模宏大,涉及到的事情也是方方面面,而每個方面都須權衡利弊,謹慎行之。為了給下凱富峽開好頭、起好步,實現良好開局,公司領導給予高度重視,做好前期策劃工作,優化組織結構,海外事業部、參戰分局集中精兵強將,迅速集結。2016年10月項目開工以來,下凱富峽施工局圍繞“誠信履約、安全履約、規范履約”企業文化新風尚,秉承高標準開工、高水平建設的理念,以爭取“小金人”——魯班獎為目標,精益求精,傾力打造最美百億工程,展現中國電建品牌形象。
由于前期圖紙設計批復滯后,國內采購設備周期長,贊比亞市場供應不足,影響了工程進度。施工局黨員干部團結帶領全體職工奮戰在施工一線,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克服前期資金緊張、物資設備資源缺乏、施工條件復雜等困難,科學組織,周密施工,充分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相繼展開了入場道路、導流洞、交通洞、業主A型房、輸電線路、大壩和廠房開挖等工作面的施工。
導流洞的施工是關系截流的關鍵一環。爆破過程中,大壩作業處細化施工方案,準確技術交底,合理配置資源,采取超前錨桿、超前灌漿等超前支護方式對圍巖進行支護,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定期對道路和安全警示標志進行維護,爆破前對警戒范圍以內的人員和動物進行排查,爆破警報、爆破警示牌使人員遠離爆破區域,確保了導流洞進口高質量爆破。
2017年3月12日,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張玉峰到項目檢查指導工作,對工程形象給予肯定,同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下凱富峽施工局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嚴格控制工程質量,狠抓現場施工安全,為業主單位和贊比亞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展示中國電建的良好施工能力;注重提高HSE管理水平,關心職工生活,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努力打造綠色工程;積極履行央企的社會責任,處理好和當地政府、社區、部落等部門的公共關系,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贊比亞經濟發展和人民幸福;重視工程建設過程中潛在的履約風險和合規風險,優化體制機制,不斷提升履約水平和綜合管理能力。
為了確保截流目標的完成,2017年3月15日,施工局召開“大干120天、確保截流節點目標”動員會,號召大家利用旱季施工的黃金時機,擼起袖子加油干,確保截流節點目標按期實現。大壩作業處經理穆國鋒說,大壩按期截流是施工重中之重,直接影響著大壩基坑的開挖清理和后續的混凝土澆筑,將加強現場管理,科學合理編制施工計劃,倒排工期,層層分解進度目標,把責任落實到工區、班組和個人,成立“青年突擊隊”和“黨員先鋒隊”,圍繞大干目標努力拼搶。
在參建員工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10月26日上半洞貫通,12月15日全線貫通。2017年1月24日,導流洞邊頂拱首倉混凝土澆筑完成,拉開了導流洞邊頂拱混凝土施工的序幕。2017年5月24日,導流洞襯砌全部完成,7月19日,導流洞進口圍堰成功爆破拆除,導流洞正式進入分流階段。
在中國,下凱富峽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在贊比亞,它也是舉國關注的明星項目。贊比亞總統、贊比亞能源部長、中國駐贊比亞大使多次蒞臨考察。
你看,大壩截流儀式猶如一場閱兵儀式和誓師大會,“三軍將領”氣宇軒昂,準備接下軍令狀。
集結號已經吹響,宏偉的藍圖在徐徐鋪展。這支無往不勝的隊伍正揚起風帆,勇濟滄海。
這一群最可愛的人,正如鉆機司機李長海的七言絕句《戰贊比亞》所言:機械輕松奪天塹,勇士無畏搏激流;鏖戰為把蛟龍縛,造福友邦不言休。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