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國脈互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聯合發布2015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吠ㄟ^對多個城市的數據采集,分析我國當前各個城市的“智慧化”程度,梳理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并為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支招”。
《報告》指出,國家數字紅利持續釋放,智慧城市發展環境不斷優化。2015年,智慧城市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推進任務。隨后,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如《關于積極推動“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互聯網+”益民服務、綠色生態等重要策略,均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財政部出臺《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鼓勵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創新智慧城市融資模式……在這些利好政策的驅動下,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步入“快車道”。
與此同時,《報告》還指出,智慧城市建設效果初現,但整體水平有待提升;各領域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整體發展水平不均衡;中西部智慧城市建設迎頭趕上,但區域發展仍有差異。此外,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城市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落地實施力度有待提升?!秷蟾妗凤@示,地方政府越來越重視政務服務、民生服務和新技術的結合,更加重視服務的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目前,許多政府管理與城市服務實現了形式創新,但并沒有實現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服務創新的本質。我國現階段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對智慧城市建設關鍵性技術的探索,如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目前的技術體系仍是基于傳統的業務流程進行研發設計,不能夠滿足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技術路徑要求。
最后,《報告》建議加強一體化頂層設計,突出特色創新模式。完善標準制度建設,健全智慧城市保障體系。建立統一的信息化架構標準,實現跨系統技術集成與信息共享,盡量減少“信息孤島”、“信息煙囪”,促進各部門的信息共享。建立智慧城市考核評估機制,完善智慧城市建設考核評估體系,加快制定智慧城市建設的獎懲制度,推動智慧城市的健康建設。發揮市場主導機制,建立多元化的運營模式。按照智慧城市的發展規律,加快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模式的實踐探索,建立多樣化的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市民等積極性,促進智慧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
《報告》還從智慧基礎設施、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經濟、智慧人群保障體系等多個方面入手,對全國151個城市的智慧城市進行評估,無錫、上海、北京等城市領跑全國智慧城市建設,為其他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參考。
當前,正值傳統電力工程企業轉變生產方式、推進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調結構、轉方式、強管理、增效益和塑品牌成為引領電力工程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關鍵詞,也是促進電力建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