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海南以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為目標,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堅持科學規劃引領,堅持守住生態底線,堅持富民惠民導向,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通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農村特色風貌,培育農村特色產業,弘揚特色鄉村文化,探索出一條農村就近就地城鎮化的新路子,建成了海口美社村、萬寧文通村、瓊海北仍村、文昌葫蘆村等200多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各市縣根據自然稟賦、資源優勢、文化傳統,積極創新、主動作為,探索出了以產業推動的海口仁里村、以文化推動的屯昌咸六村、以旅游推動的瓊中什寒村等美麗鄉村建設模式。為加強美麗鄉村的示范帶動作用,海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本著“政府主導、專家領銜、部門合作、綜合考評”的原則,組織美麗鄉村考核驗收,命名授牌表彰海南省第一批40個美麗鄉村,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已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
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亮點紛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規劃先行,政策引導。一是根據“多規合一”成果,加快編制縣(市)域鄉村建設規劃,完善提升1000個美麗鄉村規劃,推進鄉村建設發展有目標、重要建設項目有安排、生態環境有管控、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有保護、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有措施。二是以省政府名義出臺《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為全面指導美麗鄉村建設提出了目標和任務。海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2016年還完成了全省美麗鄉村建設標準、考核辦法、專項規劃等,明確了美麗鄉村建設的五大要求和八大引導類型,通過嚴格的考核驗收,引導美麗鄉村有序建設。
加強管理,風貌管控。一是加強農村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發揮鄉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作用,以農村危房改造報建為重點,實行農房建設規劃報建制度,引導農房建設規劃報建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二是推廣使用《海南國際旅游島村莊特色風貌規劃建設指引》、《海南省村鎮居民建房推薦建筑設計方案圖集》等,引導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塑造鄉村建筑特色風貌。三是開展環島高鐵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加強沿線田洋整治,恢復田園景觀。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帶動沿線村莊經濟發展和鄉村規劃,打造高鐵沿線經濟帶。
整治環境,完善設施。一是深入開展“農村清潔家園”行動,全省三級清掃保潔體系初步建立,清掃保潔覆蓋率90%以上。建立了督察和每日信息通報制度,形成促進工作的輿論氛圍;建成了農村垃圾轉運站152座,覆蓋142個鄉鎮,建成90個村鎮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工程。二是推進全省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試點項目建設,指導監督白沙、萬寧、儋州等市縣垃圾轉運站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垃圾無害化處理率70%以上,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三是以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全力做好扶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因地制宜,有序推進。一是堅持走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各市縣都結合自身村莊情況、資源特點、交通區位、歷史文化等特征,突出優化村莊建設布局、整體風貌塑造、優勢產業發展、傳統文化培育等,建成的美麗村莊各具特色。二是美麗鄉村建設有序推進。各市縣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高度重視,都有幾處典型示范村,呈現有序推動態勢,取得了較好的建設成效。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海南時強調,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海南要富,農民一定要富,海南要強,農業一定要強,海南要美,農村一定要美。海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丁式江表示,建設美麗鄉村,就是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海南省城鄉協調、綠色、共享發展的重要舉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科學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以“多規合一”成果及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規劃為依據,2017年7月底前要編制完成所有縣(市)域鄉村建設規劃,完善提升1000個美麗鄉村規劃。在鄉村生活空間布局上,要堅持“小尺度、融自然、承鄉愁”為重點管控目標,處理好鄉村建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引導鄉村就地美化提升,延續村莊山、水、田、居的整體格局。規劃編制中,應廣泛聽取并充分吸收村民合理意見,報批前應經過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并在村內公示,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同時,充分調動農民自我建設家園的自覺性、主動性。
集中力量抓好農村垃圾和污水治理。主要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是垃圾哪里去。深入開展“清潔家園”行動,加快城鄉垃圾焚燒發電廠、填埋場、轉運站等硬件建設,并抓好后續運營管理工作;要按標準配備必要的垃圾收集、轉運設備,建立起專職或兼職保潔員隊伍,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環境清掃保潔的自組織機制和管護經費的分擔機制;要加大督導檢查和督辦力度,堅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日常巡查和通報制度,切實解決垃圾亂倒、糞便亂堆、畜禽亂跑、柴草亂放等現象。二是污水哪里排。對可納入城鎮污水收集管網的村莊,優先考慮將村莊生活污水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統一處理;對不能納入城鎮污水收集管網的村莊,生活污水量大且易于統一收集的,宜建設雨污分流收集管網,采用污水處理廠(站)、一體化處理設施、集中式人工濕地等方式處理;對居住相對分散、生活污水難以統一收集的村莊,應盡可能合理利用現有邊溝和自然溝渠收集生活污水,積極推廣分散式人工濕地、氧化塘、穩定塘等方式分散處理。三是資金哪里來。積極引入PPP模式,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搭建投融資平臺,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美麗鄉村建設的信貸投入,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資金以多種形式“下鄉”,參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