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額,占中國對外投資總額不到20%。盡管中國倡議成立了資金規模為1000億美元的亞投行和資金規模為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但相對巨大的資金需求而言,這似乎遠遠不夠。 上周五,原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在北京舉辦的“絲路論壇”上表示,目前一帶一路在項目融資方面的難題比較突出,資金瓶頸仍然很大。而多位相關人士表示,這些缺口主要集中在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被寄予很大希望的亞投行,可能需要到今年底方能正式運營。但消息顯示,其首筆貸款最早要到明年2月才能發放。這對那些希望及早獲得資金支持的沿線國家,或者是打算進行投資的中國企業來說,彈藥并不夠及時。
其他金融機構已經開始行動。國開行副行長李吉平表示,目前國開行與“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簽約項目金額達1373億美元,累計發放貸款為1315億美元。
這些貸款超過國開行國際業務的三分之一。資金主要用于沿線國家的能源、礦產、交通以及基礎設施、產業園、裝備制造等領域。
工行前行長楊凱生周五也透露稱,目前工行正追蹤沿線國家的150多個項目,投資總額達200多億美元,單個項目投資超過15億美元。
考慮到基建項目的長周期性,這些投入資金的安全性就變得比較敏感。李吉平稱,截止目前,國開行的不良率已經連續45個季度保持在1%以下——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國際標準一般為3%-5%。
他表示,國開行主要通過向國內金融機構發放中長期債券來籌資資金。照以往經驗來看,依靠投資項目的收益,完全能夠按時還款付息。即使對于一帶一路中尚不太成熟的項目,國開行也會選擇并加以培養,而不會像側重短期效益的商業銀行那樣,設置較高的資金支持門檻。
對一帶一路感興趣的中國企業也在銜枚疾進。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表示,截止目前,中信方面參與投融資的項目近300個,總投融資規模近7000億元人民幣,涉及沿線10余個國家。
“現在擺在我桌上的項目就有很多,其實中信方面也討論過收益率的問題。但是20年后一個項目的收益,現在很難預測,前景應該是廣闊的。”常振明稱。
除了政策性銀行和商業性銀行的資金支持外,通過國內資本市場融資正變得日益重要。中車集團副總經理徐宗強就表示,考慮到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巨大的資金缺口,對于收益比較好的項目,需要社會資本和私人資本的積極參與。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