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晉能集團有限公司和山西國際能源有限公司進行合并式重組,重組后的公司更名為山西晉能國際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的兼并重組,是山西省推進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 在市場經濟中,兼并重組是常有的事,不過,晉能集團和山西國際能源的這樁“姻緣”,卻引發了不少關注。這是因為,晉能集團是一家集煤炭等產業于 一體的大型綜合能源集團,而山西國際能源的前身則是以電力為主業的公司。因此,這樁兼并重組案例也被解讀為“煤電聯姻”,共同打造煤電聯營產業格局的一次 嘗試。
煤炭和電力行業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但煤電兩家卻一直是相互角力的“死對頭”。作為上下游行業,當煤炭價格高的時候,煤炭企業掙錢多了,以 火力發電為主的電力行業利潤將減少;而當煤炭價格低的時候,煤炭企業掙錢困難了,電力行業的利潤反而增加。正因如此,煤炭和電力雙方,都盼著對方的日子不 好過。
利益糾葛造成煤電相互頂牛的現象長期存在,也就注定雙方很難形成真正的煤電一體化。其實,煤炭和電力的聯營,有利于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煤 電合作機制,緩解煤電矛盾。但煤電聯營進展緩慢,煤電一體化未能大面積鋪開,表面看是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在利益分配上“談不攏”,都想多爭取一些主導權和 利益;但從本質上看,還是因為在“市場煤”和“計劃電”的背景下,煤炭和電力行業的話語權不匹配,雙方很難真正本著“幫對方一把”的心態去搞聯營。
最近幾年來,一些地方在煤電聯營方面的探索也有成功經驗。例如,淮南礦業自2008年起就主動參股電廠,拓展煤電聯營業務,目前已經參股了國電、華能、華電等大型電力企業,大大彌補了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帶來的損失。
不過,從更大范圍上看,要讓煤電聯營的路子走得更遠,不能簡單地搞“拉郎配”,而是要繼續深化改革,在進一步理順煤炭價格形成機制的同時,加快 推進輸配電價改革,使電力價格走向市場化。只有電力價格由市場形成,煤炭和電力行業之間的市場話語權“旗鼓相當”,煤電聯營才有更可靠的體制基礎。
在解決了這一根本性問題之后,推動煤電聯營,則需要更多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和市場主體的選擇,由煤電雙方自 主協商,理順股權結構和利益分配機制,最終才能“姻緣美滿”。而在煤電開展聯營合作的過程中,政府的主要職責還是做好政策規范與引導,更好地為雙方的合作 保駕護航,而非越俎代庖地搞“拉郎配”。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